次韻簽判太博謝府公新詩墨跡
幕府雍容但省文,筆精詩格兩難倫。
臨池得法毫端健,擊缽成篇藻思新。
征虜雅歌追樂事,蘭亭賡唱掩芳塵。
梁王賓友鄒枚在,末至慚非賦雪人。
幕府雍容但省文,筆精詩格兩難倫。
臨池得法毫端健,擊缽成篇藻思新。
征虜雅歌追樂事,蘭亭賡唱掩芳塵。
梁王賓友鄒枚在,末至慚非賦雪人。
幕府中政務處理從容不迫,只需處理文書。書法精妙和詩歌格調都難以比擬。學習書法領悟了要領,筆力剛健;靈感一來,很快就能寫成詩篇,文思新穎。如同征虜將軍雅歌一樣追尋樂事,像蘭亭集會唱和那樣掩蓋了往昔的風流。梁王府中的賓友鄒陽、枚乘還在,我慚愧自己才疏學淺,不是能作賦詠雪的人。
幕府:本指將帥在外的營帳,后亦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雍容:形容態度從容不迫。省文:處理文書。
筆精:書法精妙。詩格:詩歌的格調。難倫:難以比擬。
臨池:學習書法。得法:領悟要領。毫端:筆端。
擊缽成篇:形容才思敏捷。藻思:文思。
征虜:指東晉征虜將軍謝尚,他能詩善樂。雅歌:高雅的歌唱。
蘭亭賡唱:指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集會,飲酒賦詩。賡唱:唱和。芳塵:指往昔的風流事跡。
梁王:指西漢梁孝王劉武,他廣納賢才,鄒陽、枚乘等都曾是他的賓客。鄒枚:指鄒陽和枚乘,二人皆以文才著稱。
賦雪人:指有才華能作賦詠雪的人,如謝道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作者次韻簽判太博答謝府公新詩墨跡而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幕府環境,府公展現出卓越的書法和詩歌才華,引發眾人唱和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府公的書法和詩歌才華,突出其風雅。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交流中展現出當時文人的文化素養和社交活動,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杜門卻掃馮敬通,何人載酒暖此翁。晝長書罷啼鳥寂,山水似我清而窮。
山僧攜來兩詩卷,筆勢迅疾如追鋒。漁歌風斷郭功父,碧云暮合湯休公。
寒梅自照太古雪,孤松壓倒妖春紅。一時見此光怪物,丈室忽換化人宮。
近者重游寶林寺,山行小辟炎毒攻。唱酬坐覺山鬼泣,談笑不知酒海空。
當時分韻十五客,冠童亦有童非童。惜哉梅松不在眼,自與修竹為吾宗。
傳聞浄覺更殊勝,極欲往求三日聾。補天久已付昨夢,面壁更欲收奇功。
百年金碧亦塵土,須有好語留山中。山中道人許我否,飽飯摩腹聽松風。
總角坐成老,孤生自可憐。
遂為眾父父,又賀一年年。
桃板無新語,屠蘇妨早眠。
柴門無可掩,來者自蕭然。
老瞞智計籠天下,歌舞未終銅雀夜。可憐用破一生心,不及當時臺上瓦。
屑金作瓦費精神,那知身后旋成塵。流傳千百僅一二,付與所不知何人。
快閣仙人諛墓得,品題更費東坡墨。研磨辛苦政未休,憐爾何年返真宅。
摩挲歲月白發生,建安七子俱雕零。安得春醪三萬斛,醉來快寫短歌行。
滿襟和氣任天真,豈意俄成千載人。
篤厚西都諸老傳,宦游南海宰官身。
竹君所幸存中子,荀氏何妨有二仁。
早及相門今白發,傳來哀訃倍酸辛。
唐時呂巖叟,換骨成神仙。遺丹傳老樹,變化延其年。
丹香忽融液,散入蒼崖巔。長生孕靈草,莖葉何鮮鮮。
枯根掛碧落,吞吐流虛煙。不受水土力,不隨寒暑遷。
誰能登云梯,移來此簷邊。凡花與群木,麗質徒娟娟。
彭澤雖愛菊,兩院荒金錢。濂溪空愛荷,開落秋風前。
峭峰山中客,道眼明先天。一線同壽眼,萬古長綿延。
君不見祖龍癡欲采為藥,海山何處駕樓船。
東西十萬,南北八千。
纖塵不立,寸草不生。
往來無礙,妙用縱橫。
直饒親到者里,正是棄本逐末,引禍招殃。
且道如何是本,拋出輪王三寸鐵,分明遍界是刀鎗。
三更星月寒炯炯,四更霜風吹斷梗。
曉來宇宙忽成空,萬里天河墮無影。
人間世界積滓穢,化作太清無色境。
天上何人巧戲劇,笑我癡眠方怯冷。
溪頭梅花老于我,臥樹生鱗欲誰省。
飲羔金帳非我事,煎水何妨試雙井。
眼前清致不可辜,諸公白戰續清潁。
此生未展云藍墓,鬰鬰甘棠孫子情。
今度忽為寒食客,欣欣喬木歲時榮。
堯天日月重光顯,越國江山幾變更。
回首千年有歸鶴,練溪新漲匝春城。
噫噓嚱,人奔奔,皆為名利之所役,賢反愚兮明反昏。
夜卻金兮尚高潔,擇一錢兮義同頡。萊蕪甑中塵撲飛,懸魚老子肝似鐵。
四公皦皦何不墨,圖中但見齊田稷。蠹吏虧綱勿足夸,特貌慈闈耀貞德。
奉君本欲娛親喜,阿母怒兮驚且愧。若使當年一納間,那得芳名播青史。
主圣親賢臣滌衷,公金賜嫗恩愛隆。非獨舍之罪不誅,昭昭淳化揚仁風。
我披此傳重踟躕,豈獨田卿貪若斯。謂語今人知不知,偷安茍富誠何如。
老萬翁,志不渝,費千金,畜此圖。此圖傳后世,后世重義輕金與。
我與梅花別一期,停云倚樹鬢成絲。
偶于蹊路相逢處,正似故人初見時。
清里有和夷惠圣,寒邊帶瘦島郊詩。
客中無酒能消得,共撥寒灰坐欲癡。
廢苑春風楊柳青,啼鶑猶學館娃聲。
百年氣數花開落,一代興亡潮長平。
香徑跡荒輿輦絕,屧廊基在蘚苔生。
繁華已逐英雄去,留得斜陽伴古城。
八十日中,千說萬喻。
說也說到無說時,聞也聞到無聞處。
既是無說又無聞,功成果滿憑何舉。
吹龍笛,擊鼉鼓。
皓齒歌,細腰舞。
桃花亂落如紅雨。
怡怡亭畔路,兄到弟隨肩。
花徑同調瑟,蘭窗共擘箋。
看山攜老杖,分果憶兒筵。
底事常相忍,張家未是賢。
江南冬前蟲未蟄,獵師篝火熏穴急。
山中玉面何處藏,供奉期程如束濕。
茅簷十日無炊米,蓬鬢鶉衣瘠如鬼。
但教得貍何顧爾,易牙奉君尚烹子。
十五日已前,{毛畏}{毛畏}????,魍魍魎魎。
十五日已后,巍巍堂堂,煒煒煌煌。
正當十五日,虛空為鼓。須彌為槌,輕輕擊動,佛祖攢眉。
若將耳聽應難會,眼處聞聲方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