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七首 其二二
八十日中,千說萬喻。
說也說到無說時,聞也聞到無聞處。
既是無說又無聞,功成果滿憑何舉。
吹龍笛,擊鼉鼓。
皓齒歌,細腰舞。
桃花亂落如紅雨。
八十日中,千說萬喻。
說也說到無說時,聞也聞到無聞處。
既是無說又無聞,功成果滿憑何舉。
吹龍笛,擊鼉鼓。
皓齒歌,細腰舞。
桃花亂落如紅雨。
八十天里,千般言說、萬種比喻。說到最后已無話可說,聽到最后也無音可聞。既然既無所說又無所聞,功成果滿又靠什么來彰顯呢?吹奏龍笛,敲擊鼉鼓。潔白牙齒的佳人歌唱,細腰的舞女起舞。桃花雜亂飄落如同紅色的雨。
偈頌:佛經中的唱詞,也泛指佛家的詩歌。
鼉鼓:用鼉皮蒙的鼓,鼉即揚子鱷。
此詩為偈頌,作者可能是僧人。創作時間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文化盛行,僧人常通過偈頌表達對佛法的感悟。作者或許在修行一段時間后,對功成果滿的境界有所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探討功成果滿的難以言說性,特點是將空靈與熱鬧場景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佛家偈語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思想內涵。
華陽道上又何如。
碧翠蓮花簇太虛。
驢背頻頻回首望,
旁人錯喚倒騎驢。
班超萬里歸無期,
張翰雖歸如不歸。
君看晝錦堂中相,
十五年前一布衣。
別駕生涯似蠹魚,
簡編垂老未相疏。
也知賦得寒儒分,
五十燈前見細書。
紅塵飛十丈,中有子云居。
座設談經席,門多問字車。
煙花春晼晚,水竹境蕭疏。
胸次有真樂,何須問宿儲?
登賞因逃暑,吟哦幸遇君。
雨馀山水漲,風細野芳芬。
近渚鷗尋侶,排空雁逐群。
庾公千載后,高興計誰分。
流水何嘗有競,
閒云本亦無心。
靜者不殊云水,
悠然自樂山林。
咫尺天顏許暫違,臣忠子孝本同歸。瑞虹亭舊開華宴,濯錦江清舞彩衣。
喜信遠憑雙鵲報,鄉心先逐白云飛。門迎笑語真堪畫,老大全勝玉帶圍。
此行人羨是登仙,蜀道從來似上天。漢代家聲推石奮,王家世譽數僧虔。
夢依北極常千里,詩補南陔可一篇。所至蒼生煩問喘,歸來宣室豈虛延。
胡羯自干紀,
唐綱竟不維。
可憐德業淺,
有愧此碑詞。
九關守虎豹,崇墉方言言。
餒也自其分,秉耒耕荒原。
江左瑜蓋輩,豈必賢虞翻。
湯網無厄羽,文治無困麟。
一物有疾痛,圣王視猶身。
如何杏壇上,鳴鼓攻門人。
材有善不善,大匠嚴選掄。
所以獲麟筆,有秋斯有春。
徐庾空浮艷,
何曾有一篇。
我朝惟二宋,
絕唱兩三聯。
過江名士競從龍,佐命先邀五等封。
閫外新開都護府,師中群噪大司農。
文章江令嫻歌譜,游宴長星勸酒鐘。
忽訝雙眉愁不展,佳伶稀選未央供。
草入行宮綠,花開舊館紅。金枝香漸遠,玉輦恨無窮。
澗已無脂到,山猶妒黛工。叢叢原上蝶,留客立東風。
古甃蒼苔斷,寒渠碧瓦深。燕頏猶掠鏡,草纈尚同心。
有井分宮路,無塵接禁林。百年恩澤盡,惆悵沁園陰。
對畫簾卷,正鉤掛蝦須。細錦幄,展鳳屏,開朱戶。初啟寶獸,香飄龍麝,裊裊煙成穗。
神仙宴滿座,瑞色籠金翠。□□□窈窕,秦娥唱,行云散,梁□墜。
花滿帽,酒盈樽,長富長貴。唯愿如松似□,永保千秋歲。
紅日晚笙歌,擁入瑤池醉。
一念旋教淚欲垂,
那堪深思倍神馳。
燈前空屋重回首,
最是黃昏鐘靜時。
幽人棲隱處,
白云望且重。
老樵浩歌來,
指點王刀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