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楊八唐州二首
淮西春草長,淮水逶迤光。燕入新村落,人耕舊戰場。可憐行春守,立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壘。梨花方城路,荻筍蕭陂水。高齋有謫仙,坐嘯清風起。
淮西春草長,淮水逶迤光。燕入新村落,人耕舊戰場。可憐行春守,立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壘。梨花方城路,荻筍蕭陂水。高齋有謫仙,坐嘯清風起。
淮西的春草生長起來,淮水波光蜿蜒流淌。燕子飛入新的村落,人們在舊日的戰場上耕種。可憐那巡游春景的太守,立馬看著傾斜的桑樹。淮河上春日一片迷蒙,荒草在舊營壘中生長。梨花綻放在方城的路上,荻筍生長在蕭陂的水邊。高雅書齋中有如謫仙般的人,閑坐吟嘯清風拂起。
逶迤:形容水流蜿蜒曲折。
可憐:可嘆。
行春守:指地方長官春天出巡。
漠漠:迷蒙的樣子。
莠苗:雜草。
故壘:舊的營壘。
方城:地名。
荻筍:荻的嫩芽。
蕭陂:地名。
高齋:高雅的書齋。
謫仙:指才學優異的人。
坐嘯:閑坐吟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淮西地區可能剛經歷戰亂,社會處于戰后恢復階段。詩人寄詩給友人楊八,可能是在表達對戰后景象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的問候。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淮西春日景象,展現戰后的變化。其特點是將春日生機與戰爭痕跡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與細膩的寫景抒情能力。
病起見庭竹,君應悲我情。
何妨甚消瘦,卻稱苦修行。
每謝侵床影,時回傍枕聲。
秋來漸平復,吟遶骨毛輕。
莫問依劉跡,金臺又度秋。
威儀非上客,譚笑愧諸侯。
禮許無拘檢,詩推異輩流。
東林未歸得,搖落楚江頭。
莫問關門意,從來寡往還。
道應歸淡泊,身合在空閑。
四面苔圍綠,孤窗雨灑斑。
夢尋何處去,秋色水邊山。
彼此無消息,所思江漢遙。
轉聞多患難,甚說遠相招。
老至何悲嘆,生知便寂寥。
終期踏松影,攜手虎溪橋。
北極新英主,高科舊少年。
風流傳貴達,談笑取榮遷。
洛水秋空底,嵩峰曉翠巔。
尋常誰竝馬,橋上戲成篇。
杉竹映溪關,修修共歲寒。
幽人眠日晏,花雨落春殘。
道妙言何強,詩玄論甚難。
閑居有親賦,搔首憶潘安。
病起見生涯,資緣覺甚奢。
方袍嫌垢弊,律服變光華。
頗愧同諸俗,何嘗異出家。
三衣如兩翼,珍重汝寒鴉。
莫問無機性,甘名百鈍人。
一床鋪冷落,長日臥精神。
分已疎知舊,詩還得意新。
多才碧云客,時或此相親。
莫問多山興,晴樓獨憑時。
六年滄海寺,一別白蓮池。
句早逢名匠,禪曾見祖師。
冥搜與真性,清外認揚眉。
竟陵兵革際,歸復舊園林。
早歲為官苦,常聞說此心。
海邊山夜上,城外寺秋尋。
應訝嵩峰約,蹉跎直到今。
病起見秋扇,風前悟感傷。
念予當咽絕,得爾致清涼。
沙鷺如搖影,汀蓮似綻香。
不同婕妤詠,托意怨君王。
舊林諸姪在,還住本師房。
共埽焚修地,同聞水石香。
莫將閑世界,擬敵好時光。
須看南山下,無名冢滿岡。
莫問衰殘質,流光速可悲。
寸心修未了,長命欲何為。
坐臥身多倦,經行骨漸疲。
分明說此苦,珍重竺干師。
晝公評眾制,姚監選諸文。
風雅誰收我,編聯獨有君。
余生終此道,萬事盡浮云。
爭得重攜手,探幽楚水??。
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
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
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