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十一
莫問關門意,從來寡往還。
道應歸淡泊,身合在空閑。
四面苔圍綠,孤窗雨灑斑。
夢尋何處去,秋色水邊山。
莫問關門意,從來寡往還。
道應歸淡泊,身合在空閑。
四面苔圍綠,孤窗雨灑斑。
夢尋何處去,秋色水邊山。
不要問我閉門不出的心意,我向來與人交往甚少。道義本就應歸于淡泊,自身也適合處于閑適之中。房屋四面被綠色的苔蘚環繞,孤獨的窗戶被雨灑出斑斑痕跡。夢要到哪里去追尋呢,是那秋色中的水邊山巒。
寡往還:很少與人交往。
淡泊:不追求名利,恬淡寡欲。
空閑:閑適、清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遠離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狀態,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紛擾,使得詩人更傾向于過淡泊閑適的日子。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心境,語言自然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和情感表達。
海內詩家流,按察名不細。仰溯風雅源,俯拾文選例。詞鋒捷如神,學海蕩無際。灑翰迅風雨,旁視驚巨麗。士衡允如流,正平豈停綴。居諸幾何間,充棟積篇系。奇葩燦繁英,野鶴抗孤唳。眾人惡其上,轉面生怒恚。矧茲豪士懷,高論激當世。萬乘猶可干,豈復避貴勢。鑠金每潛機,下石憎毒厲。青云竟塌翼,黃壤俄揮涕。楄心憤難平,幾欲愬上帝。觀風臨德鄉,感舊重悲逝。慘怛堂上容,酸悽草間祭。結念江漢靈,愁云暗松桂。
吾鄉多士屢蜚聲,報道都充六館英。玉鐸流音君更遠,行看丹闕薦陽城。
風煙放蕩花披猖,鞦韆女兒飛短墻。繡袍馳馬拾遺翠,錦袖斗雞喧廣場。天地氣和融霽色,池臺日暖燒春光。自憐塵土無他事,空脫荷衣泥醉鄉。
我亦牽離緒,披圖憶舊游。浮云千里夢,流水半生愁。落落文章契,茫茫湖海秋。得君差慰藉,客路更何求。
物我乖離果孰親,色空捏合本非真。金狨馬上慚窮相,玉鏡臺中識幻人。南北宗禪皆具眼,東西施貌各含顰。眉間一點元無喜,頰上三毛豈有神。
小集宜群季,春游喜北陂。一觴愁亦盡,四矢晝能移。晚日明皮鵠,微風叫餓鴟。將軍推善射,不信數仍奇。柳碧關南路,花飛郭外村。時平邊候少,寺古佛燈昏。取醉忘衰病,行歌有弟昆。百年多聚散,此會莫輕論。
欄干愁倚遍,幽懷怎消遣。看花悄步閑庭院。海棠開一半,海棠開一半。綠窗自掩,珠簾還卷。羅帳揭,香衾展。繡奩未整熏爐暖。如何人不見,如何人不見。
雪梅連日礙層陰,昨夜銀臺瑞霰深。待詔多年無屐齒,窗間猶作洛生吟。
古人投子續宗枝,相逢作者便呈機。含光知有庵中主,提起油瓶應不疑。
春江變氣候,孤嶼發云霞。散影搖青草,流文漾碧沙。紅泥迷燕子,丹洞失桃花。水宿淹晨暮,應憐謝永嘉。謝客弄春色,江皋生綵云。紛紛初散綺,葉葉漸成文。蔽日皆相映,流風乍不分。何因可持贈,欲以慰離群。百丈牽江路,行穿夾岸花。時憐一水曲,遠愛數峰斜。林下見垂釣,溪邊逢浣紗。武陵如在眼,髣像羽人家。舟行轉江峽,處處響哀猿。極浦云方合,連山雨正昏。接條時自掛,飲水復相援。不待三聲盡,先傷游子魂。
覓線尋針,看鈿盒、常開一扇。憑繡出、牡丹搭膝,隔窗曾見。釵角評書誰雅俗,柔荑試酒知寒暖。倚東風、閑品柳絲長,花須短。君買鶴,新成券。儂放雀,誰含怨。好厭禳春病,藥壚疏遠。香茗最消園令渴,繡床也學嵇生懶。奈無眠、重撿玉臺詩,從頭看。
永夜便僧話,茶膏一味真。破墻通月色,空閣接云親。切切笛中雨,浮浮甕底春。五更清夢曉,門放欲來人。避囂來野寺,學靜慣參禪。般若臺風靜,多羅樹雨連。老龍寒劍影,孤鶴避茶煙。玄到無言處,推窗一枕眠。絕巘馮虛望大江,江花似浴白鷗雙。自家適意閑藜杖,隔岸愁聲老木梆。吊古豈無芻比玉,崇文直有筆如杠。村深寂寂無人到,山月茅檐照睡厖。
秀句清圓掩百家,錦心幽思定餐霞。風騷誰敢窺嚴律,誦數惟應滿洛叉。已有文名肩杜曲,卻憐羈旅賦彭衙。自嗟下里陪高唱,羞說花時鼓子花。
放逐臣之常,胡為乎汨江。不先于楚死,未免作秦降。
解衣盤礴真畫史,不待濡毛知可矣。葛巾草服常畫我,意欲置我山巖里。虎頭于今幾百年,與渠誰后復誰先。翛然蛻跡乘風去,一笑相逢喜拍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