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四十四首 其四十
三人證龜成鱉,
井底泥牛氣噎。
直饒辯瀉懸河,
有理亦難分雪。
耿耿孤光常皎潔。
三人證龜成鱉,
井底泥牛氣噎。
直饒辯瀉懸河,
有理亦難分雪。
耿耿孤光常皎潔。
三個人竟能把烏龜說成是鱉,就像井底的泥牛氣得說不出話。就算能口若懸河般辯論,有理也難以分辨清楚。那明亮孤獨的光芒一直皎潔明亮。
證龜成鱉:將烏龜說成鱉,比喻故意歪曲,顛倒是非。
泥牛:用泥土做的牛,這里強調其虛幻不真實。
直饒:即使,縱然。
辯瀉懸河:即口若懸河,形容能說會辯,說起來沒個完。
分雪:分辨清楚。
耿耿:明亮的樣子。
此詩為宋代僧人道川所作。當時佛教禪宗盛行,僧人常以偈語形式表達對佛法、人生的感悟。道川或許是看到世間存在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的現象,借這首詩來表達對真理被歪曲的批判,以及對純凈佛法、真理的堅守。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是非顛倒的現象,強調真理有時難以在混亂中彰顯。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語言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這類禪詩豐富了詩歌的題材和表現形式,展現了佛教文化對文學的影響。
滿園風凜不聞鶯,偏有寒鴉處處鳴。莫只嫌他聲聒耳,憐他返哺重親情。
幘為登高岸,亭因眺遠孤。河流天不盡,山色雨頻扶。千古雙雄略,中原一病夫。阮生廣武嘆,感慨亦吾徒。
青袍此日拜生辰,且喜城南第宅新。慈竹萬竿輸節操,江梅一樹倍精神。表門自荷君恩重,移祿誰兼子職親。但愿年年有今日,不妨蘭茁肅賓姻。
嘉陵江上望,三折勢成巴。水面添文跡,波心燦筆花。
藹藹花絮亂,紛紛蜂蝶多。今年春復爾,不飲奈愁何。新綠陰將就,殘紅在亦稀。雨中千點絮,來伴落花飛。怒風吹老屋,急雨鬧空庭。莫嘆林花盡,懸知隴麥青。毛桃猶帶蕊,青杏已團枝。老不禁春惱,應知老易欺。但喜朝朝醉,那知夜夜風。老人貪睡美,春夢五更中。化國有馀暇,豐年多醉人。典衣謀一飲,對酒卻慚春。悵望白銅鞮,醉聽金縷衣。花間愁落日,老更惜春歸。嬌馬寧馨郎,氈車薄媚娘。蕭蕭兩蓬鬢,愁入少年場。逃閒閉關坐,忽有賣花聲。老大自多感,依然京洛情。
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影虧同漢陣,輪滿逐胡兵。天寒光轉白,風多暈欲生。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雞鳴。
盤龍移繡柱,倒鳳照瓊妝。獨覺丹心苦,空馀玉箸長。得錢頻送喜,吐桂欲生香。寄語東鄰子,何妨借壁光。
繡衣屢拜渥恩濃,憲府重臨位秩崇。此日威名馳列郡,昔時風采著朝中。清秋鶴化鐘山月,落日猿啼浙水風。北望鳳臺吟楚些,可勝抆淚聽哀鴻。
印社經營存國粹,名流雅集日攀躋。即今斷碣埋衰草,篆法分明缶老題。
一新欄檻水中央,更植疏梅向水傍。只恐花繁亭太小,黃昏無處著清香。
何為而累累,丟下此磷磷。鵲起明光浪,銅拋剝蘚痕。無金懸肘重,似篆結紋新。想是解官去,遺封石上塵。
抱樸諸孫負異材,丹成直欲訪蓬萊。高堂霜鬢雙親老,遠浦征帆一舸開。山入金陵云郁勃,江環鐵甕水縈洄。鵝黃色上宮墻柳,鄂綠香飄禁籞梅。獻賦定趨鳷鵲觀,題詩擬在鳳凰臺。少微光動三臺近,重譯音翻九域來。正旦迎春仙仗集,端門待漏曙鐘催。公車獨數嚴徐學,戰國猶稱范蔡才。直節事君真不忝,高懷絕俗又何猜。拾遺杜曲詩千首,逆旅新豐酒一杯。威鳳己巢阿閣日,神魚終化禹門雷。他時駟馬歸鄉里,錦繡宮袍次苐裁。
匡月湖煙尚未收,幾人此日憶同游。河山剩有霜筠色,云水飄馀桐樹秋。五馬重嘶金井畔,三車還擬墨池頭。拭眼因緣今古合,一書先報李江州。
粉署凝香畫省中,歸來一笑大江空。客星躔度連卿月,王國衣冠盛士風。玉帛四夷重譯貢,車書一統萬方同。東華門外塵如海,尚憶天街踏軟紅。
閱世有順逆,飛埃曀空虛。曠懷略外物,曲士乃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