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元日 其一
樓高百尺日曈曈,白發蕭蕭八十翁。
寶歷遙頒宸極北,玉衡高轉斗杓東。
安眠卻便眸雙眊,噤口何妨耳不聰。
一歲兩春春最好,扶藜緩步語花叢。
樓高百尺日曈曈,白發蕭蕭八十翁。
寶歷遙頒宸極北,玉衡高轉斗杓東。
安眠卻便眸雙眊,噤口何妨耳不聰。
一歲兩春春最好,扶藜緩步語花叢。
高樓百尺之上,太陽正光芒四射,我這白發稀疏的八十歲老翁站在這兒。朝廷的歷法從遙遠的北方帝王之處頒布下來,玉衡星高高運轉,斗杓指向東方。安靜睡眠倒適合我這雙眼昏花的人,閉口不言也不妨礙我耳朵聽不清。一年有兩個立春的年份是最好的,我拄著藜杖慢慢走著,在花叢中輕聲言語。
丁丑:具體年份需結合詩人所處時代確定。元日:正月初一。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蕭蕭:形容頭發稀疏。
寶歷:指歷法。宸極:北極星,借指帝王。
玉衡:北斗七星之一。斗杓:即斗柄。
眊:眼睛昏花。
一歲兩春:指一年中有兩個立春的現象。
扶藜:拄著藜杖
由于缺少更多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的具體時間和詳細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丁丑年正月初一,以八十歲高齡,面對新年景象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在生活中保持著平和的心態。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新年表達自己的心境。突出特點是將新年景象與自身年邁狀態相結合,情感豁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和創作風格。
病客終何似,須髯日日深。能詩今見子,閱世自憐心。濕礎生花氣,晴枝墮鵲陰。村村風物好,我自愛禪林。
孤筇雙屐。栗里還彭澤。爛熟白家長慶集。不是陶公生客。推敲拈斷吟髭。負他鳥去云歸。到眼只余一笑,南山正滿東籬。
敬亭山遠白云層,如此高堂豈易升。舉足不能忘父母,介眉猶可及賓朋。夏萱傍砌欣同賞,春酒盈觴憶自稱。錫類極知誰考叔,夜窗看畫重挑燈。
杉松冥冥煙霧濕,青合兩崖愁壁立。方池怪石小窗妍,家具圖書劣容膝。十年官道暗黃塵,錦里蕭條少四鄰。峻嶺截云天禦暴,樵歌一曲斷行人。古林先生身種德,芝田蘭畹無荊棘。心閒雞犬亦清寧,虎倀狐妖俱屏跡。木葉歸根蟲閉關,雪深半夜失前山。兒童挾策莫言冷,信有陽和地底還。
老天開異境,瓊島落塵寰。鳥沒黃云外,人行玉樹間。石陘翻齒齒,冰溜激潺潺。剩得新詩料,奇觀慰往還。
燕頷鳶肩都易寫,從前只道點睛難。近來阿堵君休問,燈下時將頰影看。
道是宗風盛,戒居定慧先??椿w作雨,聚石擊無煙。堂上三車法,燈前一指禪。往來乘愿力,大地擁金蓮。
雞鳴春日曉,鐘落上方幽。樹濕云猶住,山空翠欲流。酒床隨客去,詩草付僧收。虛羨巖棲子,塵鑣不可留。
溽暑辭朝市,言從此地游。樹深芳徑小,花密石堂幽。野蕨同僧飯,陰崖得句留。分明絕塵想,身外更何求。
輕圓兀其顛,不受暑雨厄。時將篷外掛,旋轉卷七澤。
江南素無此大雪,一夜覆地忽三尺。平明走覓江上村,不辨東阡與西陌。眼看世界入混茫,蔽野垂天同一色。訪舊虛回剡曲舟,閉門正臥袁安宅。山中古樹已開梅,甕里新醪未潑醅。秪應吟倚湖邊棹,何用歌斟帳下杯。
觀天能盡,向三山四海,氤氳風趁。金木玄冥,云聚一時,六卦火記潛進。七返功宜緊,煉丹質、蕙蘭香陣。到此鬼神欽,不許三尸親近。塵情碎為殘粉。潑無明?;穑骼錉a。智藏揮開神耀,占上清選院。名科精俊。實相崢嶸障、步虛際,爛霞光襯。體顯九陽騰,出塵堪信。
不知原在鞍轎里,將謂空馱席帽歸。火爐床上平身立,便與夫人作鏡臺。
相看自非節,月是昨宵圓。露下江山靜,天虛象緯連。開尊從到處,憶弟定三年。坐念吳江夜,清光滿客船。
共挹高秋色,茗杯遠意存。囊云來古澗,繪雪艷耑門。花影當風亂,歌絲入夜繁。禪參清醉里,聽曲莫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