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虹橋
泉聲何砰訇,石骨自堅瘦。泉飛石亦飛,直挾風雨斗。
石勁不能敵,云根穿欲透。長橋亙如虹,雪浪噴巖岫。
作勢騰白龍,余音震飛狖。何人劈雙峽,注此一線溜。
幻作千百折,恍覺波濤驟。停鞭一延佇,奇景實罕覯。
陰寒逼毛發,對此不敢漱。
泉聲何砰訇,石骨自堅瘦。泉飛石亦飛,直挾風雨斗。
石勁不能敵,云根穿欲透。長橋亙如虹,雪浪噴巖岫。
作勢騰白龍,余音震飛狖。何人劈雙峽,注此一線溜。
幻作千百折,恍覺波濤驟。停鞭一延佇,奇景實罕覯。
陰寒逼毛發,對此不敢漱。
泉水聲多么響亮,石頭質地堅硬且瘦削。泉水飛濺石頭好似也在飛,直接與風雨搏斗。石頭剛勁卻不能抵擋,仿佛要穿透云根。長橋橫臥如彩虹,雪浪噴向巖石峰巒。好似白龍騰躍,余音震動著飛猿。不知何人劈開雙峽,注入這一線水流。水流幻化成千百道曲折,恍然覺得波濤突然涌起。停下馬鞭久久站立,這奇景實在罕見。陰冷寒氣逼人毛發,面對此景不敢漱口。
砰訇:形容聲音宏大。
石骨:石頭的質地。
云根:深山云起之處,這里指石頭仿佛與云相連的根部。
亙:橫貫。
狖:猿猴。
延佇:長久站立。
罕覯:罕見。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自然景觀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歷山水時,被眼前的壯麗景色所震撼,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玉虹橋一帶的奇景,展現了大自然的雄偉壯麗。詩中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描寫手法,使詩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力和高超的表現力。
日暮誰能不倚閭,夫人賢哲古無如。介山隱日曾承命,江左行時未絕裾。老去每聞加飯報,病中猶寄緩歸書。天涯孫子分南北,慟哭寒原走素車。
國師三喚小空時,眼矚東南意在西。風雨蕭蕭曉如晦,嘐嘐望爾一聲啼。
邊地烽煙奈若何?四夷無事輒生波。一波未息一波起,待旦難忘不枕戈。
當年文采風流士。今日衰顏滿鬢絲。曾將彩筆寫幽思。耄耋時。回首盡皆癡。
氣逼梅天溽,衣沾溜雨篷。暗潮留地灢,闊水架天風。黯黑初星出,顛狂一瓠空。孫翁無片紙,說得五湖同。
春至林木變,洞房夕含清。單居誰能裁,好鳥對我鳴。良人久燕趙,新愛移平生。別時雙鴛綺,留此千恨情。碧草生舊跡,綠琴歇芳聲。思將魂夢歡,反側寐不成。攬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孤影中自惻,不知雙涕零。
秋到豫章城,登樓入夜清。未能分樹色,空自有江聲。客散尊仍綠,山橫月半明。風波看滿目,行者莫須行。
信宿精藍未擬還,坐臨流水聽潺湲。峰蓮倒映仙人掌,沼鏡寒浮玉女鬟。不盡白云生遠岫,最深綠竹隱禪關。古來去住元無著,莫笑巢由未買山。
縮地如今幸有方,何時重整舊行囊?問君自問均難語,但記頻傳錦繡章。
尚有青云舊,誰云白首新。孤尊相對日,萬死可憐身。曝衲驚黃鳥,開軒跳紫鱗。名臣何必貴,衰腐據要津。
閏月新秋重七日,金風玉露夜如何。似憐天上佳期少,特遣仙姬再渡河。
閱盡恒河水上波,聲塵何似泡漚多。還師拍板鉗錘后,更唱誰家別調歌。檐鐸吟風月半凹,黃金布地欠誅茅。三更出日真光景,大好欽身正笠包。
圈點江峰一語深,十年分付幾登臨。浮生日月浮生夢,太古乾坤太古音。一枕煙霞聊我鼾,滿川花柳是誰心。與公笑把明朝事,共倚欄干酒一斟。
裊裊孤煙出遠林,更無人語晝陰陰。數聲縹緲聞難定,莫是仙龐吠白云。
進一步,退一步,钁頭钁底無回互。以一機,奪一機,沒便宜處討便宜。插鍬叉手田中事,是即擔泉帶月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