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吳仲庶龍圖終南山詩
泰山魯所瞻,終南乃秦望。
西侵井絡闊,北壓鶉野曠。
條梅韞名材,金玉富珍藏。
飄風何烈烈,萬物盡搖蕩。
屹立不傾倚,勢與厚坤壯。
有如牧伯賢,斯民蒙保障。
雪霜舉世寒,千里獨重纊。
病夫伏閭里,非能事微尚。
顧無孤高實,藻飾安可強。
景行雖不忘,詎敢承嘉貺。
泰山魯所瞻,終南乃秦望。
西侵井絡闊,北壓鶉野曠。
條梅韞名材,金玉富珍藏。
飄風何烈烈,萬物盡搖蕩。
屹立不傾倚,勢與厚坤壯。
有如牧伯賢,斯民蒙保障。
雪霜舉世寒,千里獨重纊。
病夫伏閭里,非能事微尚。
顧無孤高實,藻飾安可強。
景行雖不忘,詎敢承嘉貺。
泰山是魯國所瞻仰的名山,終南山則是秦地所仰望的勝景。它向西延伸侵入井宿分野,地域廣闊;向北壓制著鶉首星野,十分曠遠。山中蘊藏著梅樹等優質木材,還富有金玉等珍貴寶藏。狂風呼嘯多么猛烈,萬物都被搖蕩。但終南山屹立不傾斜,氣勢和大地一樣雄壯。就像賢能的地方長官,讓百姓得到保障。當舉世都被雪霜籠罩而寒冷時,這一帶卻像裹著厚棉衣般溫暖。我這個病人隱居在鄉里,不能追求微小的志向。我沒有孤高的品質,怎能勉強去粉飾自己。我雖然不忘您高尚的品行,但怎敢承受您的美好贈詩。
魯所瞻:出自《詩經·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指泰山為魯國所瞻仰。
秦望:秦地所仰望的。
井絡:指井宿的分野,古人以星宿分野對應地域,井宿對應秦地。
鶉野:指鶉首星野,也是秦地分野。
條梅:條,山楸;梅,梅樹。韞:蘊藏。
牧伯:古代州郡長官的稱呼。
重纊:厚棉衣。
伏閭里:隱居鄉里。
景行:高尚的德行。
詎敢:怎敢。嘉貺:美好的贈物,這里指贈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王安石與吳仲庶交往密切,吳仲庶作終南山詩相贈,王安石便寫下此詩酬答。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存在一定不穩定因素,賢能的官員對百姓的生活保障顯得尤為重要,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賢能官員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終南山和賢能的地方長官。其突出特點是將寫景與抒情、比喻相結合,形象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但也體現了他詩歌古樸大氣、寓意深刻的風格特點。
古木參天水一溝,潮來曲折可藏舟。
招提密映晴嵐起,滄海潛通夜氣浮。
丹荔薦盤驚北客,赤??供饌識炎洲。
卻疑江左知名士,不作乘桴浩蕩游。
編貝皓齒,含朱絳唇。
甄陶圓熟,琢削細勻。
不笑不言,倚席以顰。
商略有此,為若而人。
露液無聲降自天,清英含味滿丘園。
日中垂溜真珠落,風后寒澌雜珮翻。
呈瑞未央曾紀歲,襲芬儀鳳亦更元。
廣寒應德彰嘉祉,臣子相看眉宇軒。
良月當初吉,昌時葉半千。氣鐘奎壁粹,壽稟角亢全。
殖學優前哲,香名自妙年。文章魁桂籍,風采冠櫻筵。
要路諧先據,清班閱屢遷。蕓書讎甲乙,黼坐謁溫宣。
丹陛趨文石,彤庭詠綺錢。云梯滋穩步,風翮正孤騫。
清切陪華蹕,雍容進邇聯。夜歸驚寶燭,曉直候花磚。
余力兼京輔,能聲映簡編??芮彖豕慕^,訟息缿筩捐。
入謝雖言邁,徂齊遽式遄。詞林俄再入,政轄遂詳延。
鯁議違時去,丹心許國堅。賜環朝帝所,曳履上星躔。
樞憲仍圖舊,巖廊慶得賢。珥珰鸞渚上,鳴佩鳳池邊。
默識通倫類,先幾炳眇綿。龍辀迎舜日,鼇柱拱堯天。
夾轂占轓鹿,飛冠兆冕蟬。鶴齡偕集木,龜算等巢蓮。
丙魏君臣契,韋平父子傳。功成五福具,永作地行仙。
小麥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傷春目。
盱母江頭喚渡人,遙指麻源第三谷。
裹鹽包飯各匆匆,回首煙霞樓觀中。
詩成更覓羊何和,猶是前身內史公。
南州一炬火,我歸無所歸。六月下驚湍,一葉正復敧。
空城何所有,城闕雙闔扉。遺氓四五輩,??眙蟲鳥棲。
潭潭大都府,灰滅余空基。委重者誰子,汝實凡且卑。
螻蟻輕民命,泥沙捐國貲。犬狼肆噬嚙,敺逐乃其宜。
胡為使群吠,如惡草蔓滋。哀哉三萬室,鐘此百六期。
故居不可識,將是復疑非。階前手種花,自憐托根微。
露草相對泣,吟風作悲詩。人言城門火,魚禍自靡遺。
我亦無淚哭,且復一解頤。
晉末何所似,波心躍長鯨。生民畏擾攘,蹙頞視欃槍。
淵明當此時,棄爵務躬耕。葛巾漉家酎,杯干壺再傾。
恢然聊寄傲,無心事將迎。眼底不足語,筆下漫攄情。
襟懷有佳趣,落紙字字清。有如碎寒冰,貯之琉璃?。
又如湛秋水,含茲霜月明。秀氣如可掬,妙理不可名。
辭中有余意,此致尤更精。班豪誠可厭,曹侈無足評。
斯文孰比擬,誦之清風生。
念昔扶衰別故城,敢期身見稍休兵。
連年防患秋更急,此節浮家夜亦行。
夢里不應追昨夢,生前聊復且偷生。
空中鳥跡誰能記,萬古由來一妄情。
往歲別君去,匆匆殊未饜。來茲諧宿愿,一笑忘虀鹽。
俛仰復去我,促裝難暫淹。重江逼潮信,掛席程欲兼。
諸暨號繁劇,牒訴紛黎黔。君才古循吏,公庭耿秋蟾。
借留適民愿,坐變六涼炎。政術久彌勵,謠頌喧閭閻。
朝廷方吁俊,延訪降宸嚴。行矣決顯用,此理君奚占。
比來維日捧詩筒,久廢吟哦覺懶慵。
韻險不容更屬和,意勤須索強隨從。
深思往往花盈睫,得句常常汗浹胸。
萬事始知關習否,賡酬本合類撞鐘。
仲氏趣玄遠,造詣非尺尋。
誰云干戈際,獲睹金玉音。
七日南山霧,一鳴幽谷禽。
依然拂塵壁,愁絕見予心。
夢澤正天寒,南峰帶秋色。詩人句不盡,余意傳粉墨。
年來兩眼昏,吏牘苦侵迫。明窗展橫素,刮膜謝砭石。
往時蓬萊宮,圖畫燦東壁。拾遺老陰峭,思訓麗春碧。
經年一過眼,行繞不暇食。太行逢李生,筆勢妙思索。
未成真營丘,不俗已高格。安得十萬錢,盡致鵝溪白。
不須念衣裘,?灰日滋殖。寫我江湖心,浩蕩滿千尺。
宿雨雖乍晴,輕云猶出岫。
春深卉木繁,千巖衒芳秀。
誰云山逕幽,涓涓響寒溜。
時禽助好音,百囀引鳥脰。
老僧邀客留,蒲簾卷圭竇。
側耳石鼎傍,蠅聲辯湯候。
茶品頗自修,擊拂振襟袖。
勤劬????香,挹試殆三嗅。
稍定與之言,飄然出塵垢。
坐久月華生,澄潭明列宿。
巍巍層閣倚云開,閣上書從帝所來。
率土士民瞻慶會,華筵樽俎幸參陪。
宸文正比天文麗,春力應隨筆力回。
主圣臣賢千載遇,欲形歌頌愧非才。
塵襟滌盡更無余,兩字名齋信起予。
物外清標輕紱冕,閑中樂事付琴書。
蘭生階砌青春好,槐覆門庭過客疏。
更有孤吟寫幽思,篇成渾似琢璠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