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伯常之郢見過因話荊楚故事仍貺佳什
一見心親十載前,相望南北久茫然。
喜傾白發論文酒,重訪清江下瀨船。
志大肯同悲抱璞,識高寧許笑求田。
已闚品藻傳荊楚,更味陽春白雪篇。
一見心親十載前,相望南北久茫然。
喜傾白發論文酒,重訪清江下瀨船。
志大肯同悲抱璞,識高寧許笑求田。
已闚品藻傳荊楚,更味陽春白雪篇。
十年前初次見面便心生親近之感,此后南北相隔長久音信茫然。如今高興地與你白發相對,一邊飲酒一邊談論文章,你又乘坐著順流而下的船重訪清江。你志向遠大,怎會像卞和那樣懷抱美玉空自悲嘆;見識高遠,怎會被人嘲笑只知謀求田產。我已經看到你對荊楚人物的品評文字,更品味了你如《陽春白雪》般高雅的詩篇。
心親:心里親近。
茫然:渺茫,沒有音信。
傾:盡情地談。
下瀨船:一種輕便的戰船,這里泛指船。
抱璞:指卞和獻璞的故事,比喻懷才不遇。
求田:指只知謀求個人私利。《三國志·陳登傳》記載許汜曾向劉備抱怨陳登讓他睡下床,劉備批評許汜“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
品藻:評論、品評。
陽春白雪: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后用來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詩人與張伯常十年前相識,之后南北相隔。此次張伯常到郢地拜訪詩人,兩人相見后談論荊楚故事,張伯常還贈送了佳作,詩人便寫下此詩回贈。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文人之間有交流詩詞、品評人物的文化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重逢的喜悅及對友人的贊賞。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詩詞唱和的風氣。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胡為不訖功,余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鱉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新年多暇日,晏起褰簾坐。睡足心更慵,日高頭未裹。
徐傾下藥酒,稍??煎茶火。誰伴寂寥身,無弦琴在左。
遙思毗陵館,春深物裊娜。波拂黃柳梢,風搖白梅朵。
衙門排曉戟,鈴閣開朝鎖。太守水西來,朱衣垂素舸。
良辰不易得,佳會無由果。五馬正相望,雙魚忽前墮。
魚中獲瑰寶,持玩何磊砢。一百六十言,字字靈珠顆。
上申心款曲,下敘時坎坷。才富不如君,道孤還似我。
敢辭官遠慢,且貴身安妥。忽復問榮枯,冥心無不可。
道傍老枯樹,枯來非一朝。
皮黃外尚活,心黑中先焦。
有似多憂者,非因外火燒。
鳥鳴庭樹上,日照屋簷時。
老去慵轉極,寒來起尤遲。
厚薄被適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體穩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頭坐,兀然無所思。
如未鑿七竅,若都遺四肢。
緬想長安客,早朝霜滿衣。
彼此各自適,不知誰是非。
平旦起視事,亭午臥掩關。除親簿領外,多在琴書前。
況有虛白亭,坐見海門山。潮來一憑檻,賓至一開筵。
終朝對云水,有時聽管弦。持此聊過日,非忙亦非閑。
山林太寂寞,朝闕空喧煩。唯茲郡閣內,囂靜得中間。
仲夏齋戒月,三旬斷腥膻。
自覺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絕粒人,四體更輕便。
初能脫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馭泠風,赤松游紫煙。
常疑此說謬,今乃知其然。
我今過半百,氣衰神不全。
已垂兩鬢絲,難補三丹田。
但減葷血味,稍結清凈緣。
脫巾且修養,聊以終天年。
秋水淅紅粒,朝煙烹白鱗。
一食飽至夜,一臥安達晨。
晨無朝謁勞,夜無直宿勤。
不知兩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稱守土臣。
猶須副憂寄,恤隱安疲民。
期年庶報政,三年當退身。
終使滄浪水,濯吾纓上塵。
茅覆環堵亭,泉添方丈沼。
紅芳照水荷,白頸觀魚鳥。
拳石苔蒼翠,尺波煙杳渺。
但問有意無,勿論池大小。
門前車馬路,奔走無昏曉。
名利驅人心,賢愚同擾擾。
善哉駱處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獨多君,丘園居者少。
含桃實已落,紅薇花尚熏。
冉冉三月盡,晚鶯城上聞。
獨持一杯酒,南亭送殘春。
半酣忽長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
刺史二千石,亦不為賤貧。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
同年登第者,零落無一分。
親故半為鬼,僮仆多見孫。
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歡欣。
捧籝獻千金,彼金何足道。
臨觴贈一言,此言真可寶。
流光我已晚,適意君不早。
況君春風面,柔促如芳草。
二十方長成,三十向衰老。
鏡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
胡為坐脈脈,不肯傾懷抱。
筋力未全衰,仆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賞非寂寞。
捫蘿上煙嶺,蹋石穿云壑。
谷鳥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籠復攜榼,遇勝時停泊。
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
獨吟還獨嘯,此興殊未惡。
假使在城時,終年有何樂。
吾雛字阿羅,阿羅才七齡。
嗟吾不才子,憐爾無弟兄。
撫養雖驕??,性識頗聰明。
學母畫眉樣,效吾詠詩聲。
我齒今欲墮,汝齒昨始生。
我頭發盡落,汝頂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
緬想古人心,慈愛亦不輕。
蔡邕念文姬,于公嘆緹縈。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三年典郡歸,所得非金帛。天竺石兩片,華亭鶴一支。
飲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誠知是勞費,其奈心愛惜。
遠從余杭郭,同到洛陽陌。下擔拂云根,開籠展霜翮。
貞姿不可雜,高性宜其適。遂就無塵坊,仍求有水宅。
東南得幽境,樹老寒泉碧。池畔多竹陰,門前少人跡。
未請中庶祿,且脫雙驂易。豈獨為身謀,安吾鶴與石。
結構池西廊,疏理池東樹。此意人不知,欲為待月處。
持刀gN密竹,竹少風來多。此意人不會,欲令池有波。
白蘋湘渚曲,綠筱剡溪口。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內,水竹交左右。霜竹百千竿,煙波六七畝。
泓澄動階砌,澹濘映戶牖。蛇皮細有紋,鏡面清無垢。
主人過橋來,雙童扶一叟。恐污清泠波,塵纓先抖擻。
波上一葉舟,舟中一尊酒。酒開舟不系,去去隨所偶。
或繞蒲浦前,或泊桃島后。未撥落杯花,低沖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不知此何處,復是人寰否。
誰知始疏鑿,幾主相傳受。楊家去云遠,田氏將非久。
天與愛水人,終焉落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