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一八
青社分封,前星啟燄。
繁弱綏章,厥光莫揜。
容稱其德,蓄學之驗。
芳譽敷華,大圭無玷。
青社分封,前星啟燄。
繁弱綏章,厥光莫揜。
容稱其德,蓄學之驗。
芳譽敷華,大圭無玷。
皇子被分封到青社之地,如同前星閃耀光芒。他手持繁弱之弓,佩著綏章,那光芒無人能掩蓋。他的儀容與品德相稱,這是他積累學識的驗證。美好的聲譽如繁花般鋪展,他就像大圭一樣毫無瑕疵。
青社:古代東方諸侯國的代稱,這里指皇子的封地。
前星:指太子,這里指皇子。
繁弱:古良弓名。
綏章:指有彩色羽毛裝飾的旗章。
揜:同“掩”,掩蓋。
容:儀容。
蓄學:積累學識。
敷華:鋪展繁花,引申為聲譽傳播。
大圭:古代天子所執之玉笏。
玷:玉的斑點,比喻缺點。
寶祐二年為公元1254年,此詩是皇子舉行冠禮時所作。冠禮是古代男子成年的重要儀式,在皇家更是極為隆重。當時南宋朝廷雖面臨外部壓力,但仍維持著皇室的禮儀制度。創作此詩時,朝廷希望通過對皇子冠禮的重視,展現皇家威嚴,也表達對皇子未來能承擔起皇室責任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子,突出其品德學識和尊貴身份。它作為皇室禮儀詩,體現了當時的禮儀文化和對皇室成員的美好期許,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特定時期皇家詩歌的風格和功用。
化成同軌表清平,恩結連枝感圣明。
帝與九齡雖吉夢,山呼萬歲是虛聲。
月低儀仗辭蘭路,風引笳簫入柏城。
老病龍髯攀不及,東周退傅最傷情。
京華曾記劍橫磨,霧黯銀河水不波。
前度中秋成夢幻,今宵明月擁愁過。
沈沈畫角溶溶夜,耿耿繁星踏踏歌。
照遍流黃縈舊恨,曼聲休唱憶秦娥。
側砌新苔透暖融,
回波搖影碧痕通。
東風向晚吹疏雨,
卻送歸云上淺紅。
楊岐栗棘蓬,臨際清涼樹。
钁頭無柄,正好栽培,版齒生毛,不妨吞吐。
一抽三,二添四,跛腳云門,乾坤獨步。
瞎人天眼分緇素。
殘菊重陽一醉回,虞卿飄泊正堪哀。
入春詩夢池中草,落日書傳壟上梅。
綠野依然游子去,青山無恙故人來。
五云北望天高外,知是黃金郭隗臺。
紛紛叩闕索逋人,
高筑危臺不諱貧。
堪笑一朝天子貴,
頭銜至竟亞錢神。
定情雖假白螺錢,
麻達歌諧禮數捐。
幾處社寮清月夜,
鼻簫吹徹手隨牽。
結發誓同死,如彼秋月娟。倏忽二八夜,輪虧光亦偏。君心初豈異,歲月情隨遷。我心諒非席,易直不可卷。
今適逢彼怒,恩情中道捐。淺深徒方泳,匍匐亦枉然。獨持向月心,欽欽望復弦。式微塞上草,露晞霜稔沾。
自分適脆薄,安能懟彼天。綠鬢埋青銅,猶自恃華鈿。青樓萃妓女,朱箔垂紅袖。凝妝鎮日閒,弦管留清晝。
千金少年子,雕鞍駝紫繡。一閱兩情歡,不止成虛覯。星河誓死生,魚水擬綢繆。如何塞上郎,分恩有新舊。
十年邈音書,關車脫輻輳。郎心露下柳,妾心蓮中藕。柳兮露易晞,藕兮思長久。更馀孔孔懷,抽葉和露守。
寒拆伴秋砧,殘星迥明滅。陟階裒廣埏,回飆迅枯札。銅龍玉漏沈,籌箭遙更掣。良人祗皇役,驅駕河梁雪。
期逝胡不歸,多恤心如結。飛鴻悵冀瞻,蘭光照孤孑。郁我獨處心,一日成三月。近聞王事殷,敵兵來倉猝。
烽火戍煙紅,于征歲三越。靡盬臣子心,勉旃事征伐。捷書報承明,妾心死亦歇。陟彼古城闉,采采水中蒲。
所懷逾云遠,各在天一途。憶昔結發時,情深魚水娛。曲折值驚濤,分流異江湖。眷言始終心,擬彼文竹軀。
抱竹坐永宵,愁心倚寒襦。冰霜耐歲寒,云雨巫峽孤。癯軀良可捐,天恩豈容辜。勁節抱虛心,望望凝蒼梧。
幽衾當永夕,蘭膏焰不揚。撫茲夙夕心,迂我九回腸。辟門值暝夜,皎皎星河光。林杪下悲風,偃草棲寒霜。
昔為比翼鳥,雙雙水中央。今為失群鴻,分飛郁未翔。志愿豈容謬,會遇不能忘。君有萬里行,妾無百歲長。
流光過奔電,春草秋復黃。人生在契合,沈溺豈云望。臨淵羨魴鯉,徜徉得真常。
白露下青草,微涼透葛衣。
江天靜煙靄,風日有光輝。
鵝鴨家家鬧,雞豚在在肥。
秋成人共樂,社報醉忘歸。
蟻子尋香滿地旋,
豈知鍋釜久無膻。
贈渠一滴華嚴水,
好去生他忉利天。
誰將暖律入寒荄,紅染枯枝特地開。
可是仙人顏不老,霜朝喚得臉朱回。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后。言不盡,觀頓首。
北斗崢嶸鑒薄帷,讀書聲緊漏聲遲。
烏啼偃月初暝后,鼠竄枮鐙欲跋時。
壯志漸隨春夜老,苦吟未許硯冰知。
放翁詩卷嗣音少,后五百年狂者誰。
欲向青山問。問青山、白云多處,幾番春信。著意尋春春尚淺,侵曉薄寒能忍。又早是、段家橋近。
流水無言人影悄,但盤空撲雪鴉成陣。還只恐、北風緊。
打門仙鶴曾相認。剩枝頭、夜來殘月,半鉤黃暈。石古林深煙磴滑,一路鞋痕細印。渾不管、蒼苔立損。
我欲此間橫玉笛,把萬花吹暖都開盡。林處士,料應肯。
禪家妙用似孫吳,奇正相生非一途。若見施銀甘行者,須教紅焰起冰壺。
獨行如犀未足嘉,廛中隨處自那伽。多應平等隨緣度,豈必王侯將相家。
非朝非市亦非山,萬頃江頭舊祖關。七百道人同一缽,付君分衛到人間。
如聞大匠構明堂,自有兒孫作棟梁。今日著衣持缽去,東風殘雪野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