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四首奉敕撰進 其四
化成同軌表清平,恩結連枝感圣明。
帝與九齡雖吉夢,山呼萬歲是虛聲。
月低儀仗辭蘭路,風引笳簫入柏城。
老病龍髯攀不及,東周退傅最傷情。
化成同軌表清平,恩結連枝感圣明。
帝與九齡雖吉夢,山呼萬歲是虛聲。
月低儀仗辭蘭路,風引笳簫入柏城。
老病龍髯攀不及,東周退傅最傷情。
教化成功,天下統(tǒng)一呈現(xiàn)出清平景象,皇恩深厚使宗室兄弟相連,令人感懷圣明君主。皇帝與賢才雖有如同夢中相遇的吉兆,可山呼萬歲終成虛聲。月亮低垂,儀仗隊告別了芬芳的道路,風帶著笳簫聲傳入了帝陵。我年老多病無法像攀龍髯追隨黃帝那樣追隨皇帝,身為東周退傅的我最為傷情。
化成:教化成功。同軌:指天下統(tǒng)一。
連枝:比喻兄弟。
九齡:典出《禮記·文王世子》,這里借指賢才。吉夢:吉祥的夢。
山呼萬歲:臣民對皇帝高呼萬歲。
蘭路:芬芳的道路。
柏城:帝陵。
龍髯攀不及: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成,有龍垂胡髯迎黃帝上天,群臣后宮攀龍髯,隨黃帝升仙。這里指無法追隨皇帝。
東周退傅:作者自指,作者曾任太子少傅。
開成是唐文宗的年號,唐文宗去世后,作者奉敕撰寫挽歌詞。當時唐王朝政治局勢復雜,文宗在位時試圖鏟除宦官勢力但失敗。作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為表達對皇帝的哀思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挽歌主旨是哀悼唐文宗,突出特點是用典和環(huán)境描寫結合,營造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唐代挽歌文化的作品,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對皇帝的情感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風格。
空谷籠煙碧,寒梢吐氣長。美人明月夜,睡起舞清光。震澤巡龍地,清流帝子鄉(xiāng)。年年春草碧,誰與問瀟湘。
籍籍通侯出桂林,三郎英氣自森森。因緣黨錮還中立,遭際時艱得直尋。陶侃石頭塵不鄣,趙衰原上賞知深。牙旗曉放宵鳴角,晉國云山北向心。
未見心先識,相逢意輒同。半生才得此,叔世若為容。力學君方壯,緣愁我已翁。泥涂斷還往,信矣命之窮。自嘆馮唐老,那堪李廣奇。歲寒斯可矣,吾道竟何為。麗日明桃葉,清風近竹枝。天機乃人事,到底孰成虧。
白銀宮。斷椽破壁宛積玉千頃,流水灣如月半弓。江邊寒梅自奇絕,何必更畫漁蓑翁。
相逢疑是夢,乍見總堪憐。良會來天上,長貧在客邊。青云違故舊,華發(fā)感流年。明發(fā)征帆去,依然各一天。
逸氣飄飄似欲仙,不論茅舍玉堂前。眾芳無此風神秀,十友推為行輩先。佳實尚堪為世用,香名更喜有詩傳。蕭蕭白發(fā)差同色,也欲拈花上鬢邊。幾回渴想此癯仙,誰為招邀倏在前。明艷弗為諸垢染,孤標獨出眾芳先。不矜顏色自奇絕,綽有馨香祇暗傳。空想名園千樹發(fā),何時持酒向花邊。
路繞黃家溪水長,春風灑淚復登堂。草荒求仲常來徑,塵滿元龍舊臥床。分手死生嗟契闊,傷心聚散覺凄涼。高丘數(shù)尺棲神地,碧樹爭凋不待霜。
披云千仞頂,縱目萬重山。歸鳥來三楚,飛霞出百蠻。南經(jīng)秦代郡,北是漢時關。今古興亡事,紛紛一夢間。
將軍出金微,夜戰(zhàn)交河北。一舉奪龍城,承恩乃朝食。
一畦失之荒,爾力亦可耨。天下方漫蕪,爾功亦何有。
峨峨華蓋山,下有隱者流。餐松養(yǎng)性靈,筑室事藏修。豈曰薄軒冕,世異還歸休。閉門恒著述,拄杖或夷猶。宇宙慨千古,煙霞娛一丘。相思對明月,羈思滿滄洲。
浣紗女兒顏如花,一朝進入?yún)峭跫摇峭鯇m中歌白苧,水殿芙蓉不知暑。翔鸞舞鵠雪滿堂,回風吹花響屧廊。宮門烏啼更漏長,曈曈旭日生榑桑。
蘿軒時散帙,苔澗亦垂綸。翠竹供詩遍,蒼林佐酒頻。岫重遲見旭,源曲易迷津。早契沈冥理,難為俗子陳。
放曉鶯聲啼不住,葉底深深處。數(shù)叢繁菊倚籬開,應謝多情將護百花來。雞雛三五階前過,猜道春相躲。知么春已滿羊城,待汝迎陽翹首試新聲。
自然歸正道,妙悟出天真。不信蒲團上,修成佛樣身。造化由心造,來生實此生。接應非我耳,雷電亦無聲。雨過嵐翠滴,峰正夕陽紅。景住行人去,萬般色皆空。有路難為徑,無花卻是春。溪亭鼓琴罷,不覺有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