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其四
鼓鐘喤喤,磬筦鏘鏘。
劍佩充庭,濟濟洋洋。
禮典告備,皇心樂康。
于萬斯年,受福無疆。
鼓鐘喤喤,磬筦鏘鏘。
劍佩充庭,濟濟洋洋。
禮典告備,皇心樂康。
于萬斯年,受福無疆。
鼓鐘敲響聲音洪亮,磬和管樂演奏鏘鏘。佩劍著玉的官員站滿朝廷,眾多整齊又盛大。禮儀典章宣告完備,皇帝心中快樂安康。千秋萬代,享受無盡的福澤。
喤喤(huáng):形容鐘鼓等樂器聲音洪亮。
磬筦(qìng guǎn):磬和管,兩種樂器。鏘鏘:形容樂器聲音清脆響亮。
劍佩:佩劍和玉佩,這里指官員。濟濟洋洋:形容眾多、盛大的樣子。
禮典:禮儀典章。告備:宣告完備。
于萬斯年:即“于千萬年”,指時間長久。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宋孝宗傳位給宋光宗,冊立皇后等儀式舉行。此詩是在皇后冊寶儀式上創作,用于歌頌儀式的隆重和表達對皇室的美好祝愿。當時南宋政權相對穩定,宮廷禮儀活動豐富且莊重。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后冊寶儀式的隆重,表達對皇室的祝福。其特點是語言莊重、音韻和諧,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禮儀制度。
忽忽早睡。
五馬無勞事簡書
一生行止自如如
冥鴻有意隨高逝
野鳥忘機伴所居
千樹黃柑應自種
一窗青草不須鋤
門臨滄海秋先覺
長見寒光浴曉珠
山寒春靜早關門,
新月微光照短垣。
可恨暮云欺落景,
卻將殘靄助黃昏。
自昔繁雄地,蕪城壓錦城。惟公工活國,上課已蜚聲。
富庶幾當日,調虞屬老成。歸應演周頌,宗祀奏維清。
大漠煙塵靜,三公計畫奇。
定安唐廟貌,行復漢官儀。
捷奏騰千里,除書滿四維。
自然禽頡利,蚤晚贊無為。
腸斷當年翠玉鉤。新來不合強言愁。春風冷透鹔鹴裘。夢罷始知無夢好,情多暗被薄情留。誰教生長近紅樓。
花落聲中聽杜鵑。多情紫玉化成煙。珊珊小影是非間。無可思量裙簇蝶,不曾容易被裁鴛。今生已結再生緣。
空澗周遭厲石斑
白云深處鳥間關
不知今夜師雄夢
醉落南荒第幾山
鴻雁度河梁,秋陰送晚涼。
九天瞻日月,萬里駕梯航。
白雪都門遠,紅梅驛路長。
敝裘憐季子,皓首嘆馮唐。
世態風塵異,王程歲月忙。
儒流推獨步,文苑漱孤芳。
擊筑聞燕市,登樓望岳陽。
匡時懷赤牘,奏賦達明光。
愛爾金閨彥,慚予綠野堂。
春藏千日酒,溪隱百花莊。
贈別馀孤劍,題詩滿皂囊。
形骸能自外,天地亦相忘。
廊廟雙眉綠,江湖兩鬢蒼。
遙知風雨夜,偏憶水云鄉。
郊見帝兮琮璜,瑟彼瓚兮流斯黃。
物有專兮靈粹,寧糅雜兮尋常。
懿君子兮毓德,可蠡測兮蘊藏。
稟堪輿兮間氣,學遠紹兮皇王。
探墜緒兮鄒魯,集皋夔兮眾芳。
俗薆薆兮要艾,紛余佩兮蘭纕。
眾襜襜兮冶服,爛余裳兮織襄。
石渠兮紫橐,斗樞兮萬閣。
持眾美兮效君,寧濡跡兮康國。
世惛惛兮莫吾與,矯茲媚兮私處。
畦于閭兮珣琪,藝瓊蔬兮玄圃。
暖晴旭兮養和,霏瑞霧兮來下。
茍昭質兮莫虧,猶可遺兮遠者。
及羲鞭兮未晏,導帝之兮軌路。
霜葉冷江湄。
何處秋山嵌落暉。
行遍雨花臺下路,追隨。
我馬玄黃喚不肥。
借問酒家誰。
十五當壚解畫眉。
買得松醪休浪醉,葳蕤。
聽唱金釵兩臂垂。
玉魚金碗思悠悠,誰重皇山土一抔。
曾憶世家傳太史,況從至德表尼丘。
云凝故宅銀床冷,月落平墟碧樹秋。
讓國更推吳季子,應知高節自孫謀。
前山石盤紆,后嶺秀不如。
龜龍奠經緯,松柏守門閭。
邱中曠以奧,結構千載居。
下置青玉幾,上覆白云廬。
尊前愛聽打荷聲。鴛夢不須驚。天替我憐卿。贈萬斛、涼珠定情。
單衫喚酒,疏簾聽笛,忽憶五湖盟。枕畔墮釵橫。臥冰簟、銀床看星。
一心圓持種種心,
信心諸境絕追尋。
此中無分應難到,
便好回光免陸沉。
南岸花連北岸香,
前湖風接后湖涼。
生憎大別中央出,
江漢分流兩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