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其一二
正位長秋,容典備矣。
王假有家,人倫至矣。
儷極伣天,多受祉矣。
蟄蟄螽斯,宜孫子矣。
正位長秋,容典備矣。
王假有家,人倫至矣。
儷極伣天,多受祉矣。
蟄蟄螽斯,宜孫子矣。
皇后正位中宮,禮儀典制完備。君王治理家室,人倫之道盡顯。與皇帝匹配如天作之合,多受福祉。子孫如同眾多的螽斯,適宜繁衍后代。
正位長秋:指皇后正位中宮。長秋,漢代皇后所居宮殿名,后常用作皇后的代稱。
容典:禮儀典制。
王假有家:出自《易經》,意為君王治理家室。假,至、到。
儷極伣天:儷,匹配;極,指皇帝;伣天,與天相比,形容匹配之好。
祉:福祉。
蟄蟄螽斯:蟄蟄,眾多的樣子;螽斯,一種昆蟲,繁殖力強,常用來比喻子孫眾多。
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傳位給宋光宗,冊立皇后時創作此冊寶文。當時南宋政權相對穩定,冊立皇后是重要的宮廷禮儀,此詩用于表達對皇后的美好祝愿和對宮廷秩序的肯定。
這首詩是冊立皇后時的頌詞,主旨是贊美皇后正位,祝福家族興旺、人倫有序。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運用經典意象。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禮儀制度。
君不見武安前堂立曲旃,官高利厚多憂患。
又不見夏侯好妓貧無力,簾箔為衣人莫識。
兩人操行雖不同,辛苦經營實如一。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聽之有聲百無憂。
笙竽窈眇度溪谷,琴筑凄咽穿林丘。
高人處世心淡泊,眾聲過耳皆為樂。
退食委蛇石上眠,幽音斷續床前作。
正如古人樂易多歡娛,積土為鼓塊為桴。
但能復作太古意,君家水樂真有余。
道人何為者,陽狂時放言。
寶塔昔所構,鐵券今尚存。
漫浪難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無食輒行乞,一飽常閉門。
爾來二十年,未嘗變寒溫。
嗟哉豈徒然,此意未易言。
偶來一笑喜,但恐笑我昏。
壯心摧折漸無余,早歲為文老不如。
登木求魚知我拙,循窠覓兔笑君疏。
清尊獨酌夜方半,白發潛生歲欲除。
久恐交親還往絕,床頭猶喜數行書。
竹迷誰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栽向鳳池吹律處,??從蕓閣殺青余。
迎風一嘯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
應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飲作除書。
東武厭塵土,彭門富溪山。
從兄百日留,退食同躋攀。
輕帆過百步,船底驚雷翻。
肩輿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愛此忽忘歸,愿兄且三年。
我去已匆匆,兄來亦崩奔。
永懷置酒地,繞郭多云煙。
石門南出眾山巔,沃壤清溪自一川。
老令舊諳田事樂,春耕正及雨晴天。
可憐鞭撻終無補,早向叢祠乞有年。
歸告仇梅省文字,麥苗含穗欲蠶眠。
深宮美人百不知,飲酒食肉事游嬉。
彈絲吹竹舞羅衣,曲終對鏡理鬢眉。
岌然高髻玉釵垂,雙鬟窈窕萼葉微。
宛轉躑躅從嬰兒,倚楹俯檻皆有姿。
擁扇執拂知從誰,瘦者飛燕肥玉妃。
俯仰向背樂且悲,九重深遠安得窺。
周生執筆心坐馳,流傳人間眩心脾。
飛瓊小玉云霧幃,長風吹開忽見之。
夢魂清夜那復追,老人衰朽百事非。
展卷一笑亦胡為,持付少年良所宜。
少年高論苦崢嶸,老學寒蟬不復聲。
目斷家山空記路,手披禪冊漸忘情。
功名久已知前錯,婚嫁猶須畢此生。
家世讀書難便廢,漫留案上鐵燈檠。
蠶眠初上簇,麥熟正磨鐮。
云氣重重合,江流夜夜添。
薦饑人甚困,多病我仍兼。
欲就橋南宿,單衣莫雨霑。
芭蕉移種未多時,濯濯芳莖已數圍。
畢竟空心何所有,欹傾大葉不勝肥。
蕭騷莫雨鳴山樂,狼籍秋霜脫敝衣。
堂上幽人觀幻久,逢人指示此身非。
江國騷人不耐秋,夜吟清句曉相投。
鋒藏豈愿囊中脫,尾斷終非俎上羞。
擇地何年真得意,??糟是處可同游。
南遷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須更預謀。
區區非為己,懇懇欲忘生。
力盡心終在,身亡勢亦成。
遺民拋劍戟,故老半公卿。
魏丙生前友,俱傳漢相名。
桃李城東近不遙,偶聞花發喜相邀。
斷橋似欲妨佳思,好雨猶能借此朝。
隨分開樽依綠草,偶然信馬及余瓢。
重來莫道無閑暇,紫燕黃鸝日漸嬌。
客從南方來,信宿北方去。手棹木蘭舟,不顧長江雨。
江昏氣陰黑,雨落無朝暮。肅肅赴波濤,蒙蒙暗洲渚。
微涼入窗闔,斜吹濕蕉苧。漂灑正紛紜,談笑方容與。
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鶩??腿ズ齐y追,落日平西浦。
東游本無事,愛此山河古。周旋樽俎歡,邂逅英豪聚。
茲游有遺趣,此樂恐宜屢。賤仕迫程期,遷延防譴怒。
秋風日已至,輕舸行當具。陰森古城曲,蒼莽交流處。
懸知別時念,將行重回顧。非緣一寸祿,應作三年住。
君誦黃庭內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視片月墮我前,黑氛剝盡朝日妍。
一暑一寒久自堅,體中風行上通天。
亭亭孤立孰傍緣,至哉道師昔云然。
既已得之戒不傳,知我此心未虧騫。
指我嬰兒藏谷淵,言未絕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