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享先農十一首 皇帝入內壝盥洗用《隆安》。
大事在祀,齊潔為先。
既盥而升,奉以周旋。
下觀而化,無敢不蠲。
惟神降格,監厥精虔。
大事在祀,齊潔為先。
既盥而升,奉以周旋。
下觀而化,無敢不蠲。
惟神降格,監厥精虔。
祭祀是重大之事,以身心潔凈為首要。皇帝洗手后登壇,虔誠恭敬地進行祭祀。臣民看到這種情形受到感化,不敢不誠心潔凈。希望神靈降臨,洞察這精誠虔敬之心。
大事在祀:祭祀是國家大事。
齊潔:即齋戒潔凈。齊,通“齋”。
盥:洗手。
周旋:指行禮應酬,這里指進行祭祀儀式。
蠲:清潔,這里指誠心潔凈。
降格:降臨。
監:洞察。
精虔:精誠虔敬。
此詩創作于紹興年間,當時南宋朝廷重視祭祀禮儀,以彰顯對農業的重視和對先農的尊崇。皇帝親自參與祭祀先農的活動,這首詩用于皇帝進入內壝盥洗時演奏,體現祭祀的莊重規范。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祭祀的重要性和虔誠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典雅,是祭祀樂歌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朝廷對農業的重視。
結定銀灣,凍合銅溝,裝成玉玲瓏砦。到月明、轉覺嵯峨,便風吹、何曾澎湃。回思客夏,翠椀涼瓷,千家賭賣。只今朝,堆滿徑,文園縱渴誰愛。
見宣武門邊,西河沿上,有冰床一帶。更紫罽猩絨,穩墊嬌鋪,滑笏瑤京,若比風檣尤快。是誰家、茜裙斜載。逗香肌、冰前偷賽。還將四弦,猛彈破空潭,問吟龍安在。
匹夫負勇氣,
義俠報人仇。
提劍沖階上,
呼聲斬相頭。
門外春風吹倒人,
過門寧惜滯車輪。
君能勸我杯中物,
我亦揮君壁上塵。
神妙獨數李將軍,
安知伯仲非前身。
長安陌路。來往征車寧計數。底事關心,遠隔天涯沒信音。
剛才捲幔。偏惹楊花爭撲面。那得人歸,只見黃鶯作對飛。
寒云漠漠樹蒼蒼,
晉國山河幾夕陽。
獨有荒陵平水上,
行人猶解拜陶唐。
白霧重重山復山
山光樹色有無間
是中紫翠皆詩料
病起無聊著句難
御園西郭外,初夏景堪娛。
金線遮橋柳,濃陰夾道榆。
麥翻千頃浪,魚躍半池珠。
雨后平蕪綠,塵清輦路濡。
嚴城容逐客,
旅泊亦艱危。
留守時分韻,
將軍正畫眉。
坐看山色好,
浪作楚囚悲!
斷酒兼燒硯,
丁寧跛阿師!
昔人夢游上帝所,洞庭一聽鈞天樂。況今景業開重熙,二百年來雅音作。
圣人宮中奏云門,庠序諸生皆舞勺。揚旌樹羽曉充庭,伐鼓摐金晝開閣。
參差九夏紛然陳,肅穆八風暢而樂。鳳鳴獸舞此一時,韶濩英莖未寥落。
韋生樂譜是家傳,謳得中和樂職篇。管從嶰谷偏能采,磬出犍為每自編。
廣陵散絕白云墮,竇公鏗鏘半摧破。箜篌一曲世喜聞,歌翻古調文侯臥。
泱泱東海大風哉,此地延陵季子來。垂衣黼扆夷夔列,待爾持函殿上開。
生也際會趨蓬萊,南薰吹從天上回。小臣憶得師書在,藏寄九成千古臺。
三尺孤墳倚翠微,行人到此淚沾衣。羅浮四百魂何在,華表千年鶴未歸。塵世功名悲薤露,空山松柏冷斜暉。每逢寒食倍惆悵,風落殘花滿路飛。
丘墓凄凄鎖斷煙,墓前春草自芊芊。空林猿鳥寒云外,古路牛羊夕照邊。骨閉重泉悲永夜,櫬歸南海自何年。經過再拜薦蘋藻,宰木蕭森啼杜鵑。
莫向金門傲冕旒
歸來卻要著羊裘
乾坤不是劉文叔
那得長竿釣白頭
黃河如山挾沙走,清淮雪浪殷雷吼。白日風雨斗兩龍,濤聲五月清河口。
小舟飄忽若鳧鶩,大船嵬?如山岳。若鴉銜尾車接軸,北人騰笑南人哭。
突然一擲如破竹,粟米流脂膏魚腹。洪湖之水高于鎮,淮堂銅柱剝落無。
靈光山河七十二流注,何汪洋,石塘二百里,域水以為殃。
風狂雨驟向昏黑,欲上不上船頭裂,欲退不退船尾折。千夫力盡指流血,一唱督護心斷絕。
吾聞平江伯,經始資良策。孤懸三千里,引漕濟軍國。
往者湖決十三堡,千里淮揚急如掃。借黃濟運非良圖,廣川往往遵長途。
海上巨魚作人立,颶風駭浪迷方隅。倉卒可一不可再,策非萬全良可虞。
憶昔圣祖與神宗,翠華巡幸車書同。贊牲沈璧禮數崇,敬天勤民亮天工。
天開引河辟洪濛,汴泗交流涇渭通。濁河清濟貫當中,萬艘徐引洪濤風。
馮夷河伯來效忠,豐碑大書留禹功。佐者靳張數鉅公,蒸嘗百世銘鼎鐘。
河清作頌聲摩空,千秋萬歲歌年豐。
水晶簾外絕塵氣,鈴語隨風下界聞。
小閣窗寒微有樹,長江天遠不留云。
春衫羅薄依松靜,秋舫鐙明隔水分。
拈筆刻厓記游跡,下山歸徑入斜曛。
臘里三看雪滿衢,使君當奉十行書。先生履敝人應笑,泥滑東家許借驢。
九陌歌呼屬后游,一蓑風景付漁舟。相逢且向南溪看,玉作靈山萬石樓。
振廩縻金氣自和,政聲誰為勒嵯峨。牛羊壟上饑民絕,鵝鴨池邊勇士多。
天巧由來不露機,冰澌剪出萬花飛。瓊珰似識漢川女,瑤瑟更逢湘浦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