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冊入門用《正安》。
節彼喬岳,神明之府。
秩秩威儀,肅肅靈宇。
懿號克崇,庶物咸臯。
帝籍升名,式綏九土。
節彼喬岳,神明之府。
秩秩威儀,肅肅靈宇。
懿號克崇,庶物咸臯。
帝籍升名,式綏九土。
那高大的山岳,是神明居住之處。祭祀時禮儀莊重有序,神靈的廟宇肅穆安靜。美好的帝號得以尊崇,萬物都來歸附。帝王在史冊上為其提升名號,以此安撫九州大地。
節:高大的樣子。
喬岳:高山,這里指五岳。
秩秩:有秩序的樣子。
肅肅:嚴肅、恭敬的樣子。
懿號:美好的稱號。
臯:通“歸”,歸附。
帝籍:帝王的史冊。
式:用。
綏:安撫。
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年號。在這一時期,宋真宗為五岳加封帝號并進行祭告。當時宋朝經濟繁榮,但外部有遼等政權的壓力,宋真宗希望通過尊崇五岳等宗教儀式來穩定人心、鞏固統治。
這首詩是祭祀五岳加封帝號時所用,主旨是表達對五岳的尊崇和祈求天下太平。其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肅穆,在當時體現了統治者借助宗教儀式來維護統治的手段,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宋代祭祀文學的特點。
西風瘦影錮長門,
一片寒砧欲斷魂。
聞道貴人曾賜死,
始知憔悴是君恩。
怪石頹云勢不平,
西風卷出大江聲。
漁郎醉臥蘆花里,
笑指何人觸浪行。
三峨直上片云飛,
飛過匡廬惹住衣。
我亦朱轓暫容與,
山南山北判清輝。
群胡競作天魔舞,?利天宮下兵雨。
空山月黑翁仲語,欲滅皇風掃三古。
滿目女媧摶土人,濛濛夢入蟪蛄春。
直甘大地作布施,何惜恒河沙等身?
是何世界今頓遇,一切法消偈四句。
相期出挽陽九厄,日輪天轉黃人氣。
秘甚先天學,誰傳陸士龍。
上方留自近,天豈不相容。
契托君家厚,情惟我輩鐘。
慇勤訓猶子,他日使追蹤。
頭顱碎擲哭瀏陽,
一鳳而今剩楚狂。
龜手正需洴澼藥,
語君珍重百金方。
戰鼙驚倒白頭翁,慨想青衿舊日風。
或厭三場爭小技,孰知一目網群雄。
齏鹽此地涵濡久,藻鑒他時賞拔公。
松老槐顛異疇昔,定應窮極道還通。
烏棲官舍靜,步屧偶經過。宿霧浮金闕,春星動玉河。交情別后重,逸氣醉來多。好去梁園道,因風寄薜蘿。
送君向河岳,歸思渺難堪?;厥坐櫝醣保敻柙抡?。宮云飄祖席,御柳駐征驂。去后聽黃鳥,芳菲誰共探。
昔年曾共聽秋聲,高閣藜燈一樣明。
今夜獨含懸榻愧,紫微空照月華清。
六法流傳派不同,南宗寫意北宗工。古今畫苑人如海,都萃先生一冊中。
礬山絹海喜臨摹,過眼云煙只自娛。解道墨能分五色,何難雙管寫生枯。
頰上添毫慣寫真,全從阿堵寫精神。愿將百幅藤溪紙,留得曇花一現身。
伸紙揮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時。若從繪事推能品,合讓甬東老畫師。
黃流在中,惟馨香祀。
于薦于神,爰祗厥事。
禮從多儀,以進為文。
尊斝三獻,昭示孔勤。
舊好疏毛穎,
新知得曲生。
幽居無一事,
枕臂聽松聲。
丙夜天門金鎖開,珠旂葆羽拂仙臺。櫜鞬躍馬新都護,夾轂前驅萬乘來。
千騎如云駐楚坡,楚人從此解燕歌。諸君莫作思歸調,指日鑾輿復渡河。
楚江西自岷山來,春日荊門煙樹開。千載襄陽多古跡,君王欲一望強臺。
錦字親裁龍鳳斿,羽林對對拱宸旒。楚人浪擬相如賦,天子元非云夢游。
云車清夜度千門,雷鼓轟轟河漢翻。帝座暫臨南楚分,前星正照太微垣。
蒼梧云深悲帝心,龍旟春向湘江潯。太史由來知圣孝,虞人何事獻官箴。
南陽舊是帝王家,西入長安望已賒。春風乍到龍飛殿,羽扇紛紛引翠華。
天臨北極郁崔嵬,玉帛年年萬國來。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漢回。
盡日爐中不炷香,
恐他薰襲惱紅妝。
低頭不敢高于竹,
空負花中富貴王。
條桑女子兩鬟垂,
車馬過門未省窺。
生長柴門蓬戶里,
安知世有二南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