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甬東布衣碎錦畫譜四首
六法流傳派不同,南宗寫意北宗工。古今畫苑人如海,都萃先生一冊中。
礬山絹海喜臨摹,過眼云煙只自娛。解道墨能分五色,何難雙管寫生枯。
頰上添毫慣寫真,全從阿堵寫精神。愿將百幅藤溪紙,留得曇花一現身。
伸紙揮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時。若從繪事推能品,合讓甬東老畫師。
六法流傳派不同,南宗寫意北宗工。古今畫苑人如海,都萃先生一冊中。
礬山絹海喜臨摹,過眼云煙只自娛。解道墨能分五色,何難雙管寫生枯。
頰上添毫慣寫真,全從阿堵寫精神。愿將百幅藤溪紙,留得曇花一現身。
伸紙揮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時。若從繪事推能品,合讓甬東老畫師。
繪畫的六種技法流傳下來有不同的流派,南宗注重寫意,北宗講究工整。古往今來畫苑里人才濟濟,都匯聚在先生這一冊畫譜之中。喜歡在礬山般的紙和絹上臨摹畫作,過往的畫作如過眼云煙,只是自我娛樂。懂得墨能分出五色,那畫出生機與枯敗又有何難。擅長在人物臉上添筆寫真,全從眼睛處描繪出精神。愿用百幅藤溪紙,留住先生畫作如曇花一現的美妙。展開紙張揮毫作畫不用構思,像古人解衣盤坐盡情揮灑已很久。若從繪畫技藝來評判能品,應該讓甬東這位老畫師居首。
六法:中國畫的六種技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南宗寫意北宗工:繪畫流派中南宗注重意境表達,北宗注重工整寫實。
過眼云煙:指過往的事物像云煙一樣很快就消失。
墨分五色:中國畫技法術語,指以水調節墨色多層次的濃淡干濕。
頰上添毫:比喻文章或圖畫的潤飾。
阿堵:指眼睛。
解衣磐礴:指神閑意定,不拘形跡,進入自由創作的境界。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看到甬東布衣的碎錦畫譜后,被其繪畫技藝和畫譜內容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畫師的贊賞。當時繪畫藝術可能較為繁榮,不同流派相互發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甬東布衣的繪畫技藝和其畫譜。突出特點是從繪畫流派、創作狀態等多方面展現畫師水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繪畫藝術的情況。
碩鼠既穿墉,又嚙機上絲。穿墉有閑土,嚙絲無馀衣。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機。豈是無巧妙,絲斷將何施。眾人尚肥華,志士多饑羸。愿君保此節,天意當察微。
陰雨連朝昏,蟲鳥共啾唧。飯罷坐攤書,靜影自汲汲。野穫秋場寬,寒翔啄馀粒。笠鋤辟蔬畦,歲事未遑畢。衣食定須幾,辛勤或難給。操約而愿奢,淹泯何嗟泣。
鎖香亭榭。花艷烘春曾卜夜。空想芳游。不到秋涼不信愁。酒遲歌緩。月色平分窗一半。誰伴孤吟。手擘黃花碎卻心。
摩天拔地青巉巉,是何年月來人間。渾疑媧后雙蛾黛,染作長空兩壁山。飆車一箭穿巖腹,四大皆黝幽難燭。石破天驚信有之,惟憑爆彈遷陵谷。萬翠朝宗拱一關,山巔雉堞長蜿蜒。
無限離愁未易裁,今朝不覺笑顏開。春風江上孤舟近,烏帽青衫見汝來。
吳郎骨相非食肉,朝食桐花洞庭曲。洞庭三月桐始花,千枝萬朵搖江綠。吳郎采采盈頃筐,寶之不啻瓊膏粟。真珠龍腦吹香霧,夜夜山房搗玄玉。墨成誰共進蓬萊,天顏一笑金門開。河伯香飛噴木葉,太守噓氣成樓臺。龍賓十二吾何有,不意龍文入吾手。芙蓉粉暖玻璃匣,云藍色映彤墀柳。玉堂退食春晝長,桃花紙透冰油光。筠管時時濡秀石,銀鉤歷歷凝玄霜。君不聞易水仙人號奇絕,落紙二年光不滅。又不聞□□□□烏玉玦,坡老當年書柿葉。惜哉唐李不復見,吳郎善保千金訣。烏乎,吳郎善保千金訣。
萬世文章凌日表,驚人風采動朝端。窮經白首討論易,草詔丹墀潤色難。憂國淚多雙眼暗,歸田計早一身安。不堪回首昭陵道,落日西風莎草寒。
禮崇明祀,必先成民。奉牲以告,備腯其均。炮炙芬芬,俎豆莘莘。錫之純嘏,以佑斯人。
前日遠別離,今日生白發。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常恐百蟲秋,使我芳草歇。
山翁雪垂素,相逢乃傾蓋。同看艷雪舞,盡此威遲態。
兩剪秋痕,平分水影,炯然冰潔。未識新愁,眉心倩人貼。無端醉里,通一笑、柔花盈睫。癡絕。不解送情,倚銀屏斜瞥。長歌短舞,換羽移宮,飄飄步回雪。扶嬌倚扇,欲把艷懷說。□□杜郎重到,只慮空江桃葉。但數峰猶在,如傍那家風月。
岧峣豈僅人蹤絕,猿鳥欲度仍相遝。當時艱苦勞民力,荒陬亙古冤魂集。得失全憑籌措間,有關不守嗟何益。至今重譯盡交通,抉盡藩籬一紙中。金湯枉說天然險,地下千年哭祖龍。
養疴適林野,奉母營幽居。南湖最清深,一畝分隈隅。諸弟禿秋穎,力縮辛苦馀。名園足盛衰,天儻畀區區。但惜秋水涸,木石艱航桴。決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紆。山居日無事,諸子奉肩輿。弄漪坐山光,往往歸忘晡。涼風感予仲,朝朝公府趨。紅葉被徑深,夢熟山中廬。
何事今朝散客愁,阿咸兄弟候歸舟。驚看忽忽無他問,白發慈親健在不。
武皇雄略吞八荒,將軍分道出朔方。甘泉論功誰第一?將軍金印照白日。尚方寶玉將作匠,別刻姓名示殊賞。蟠螭交紐古篆文,太常鐘鼎旌奇勛。君不見祁連山下戰骨深,中原父老淚滿襟。衛后廢殂太子死,茂陵落日秋風起。天荒地老故物存,摩挲斷文吊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