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鄭廣文惟超
少年藝苑喜同攀
老別那堪兩鬢斑
南國書來投佩好
西秦夢繞報瓊艱
微名我自慚雞肋
早隱君應戀鳳山
惆悵故人天際遠
幾時攜手解愁顏
少年藝苑喜同攀
老別那堪兩鬢斑
南國書來投佩好
西秦夢繞報瓊艱
微名我自慚雞肋
早隱君應戀鳳山
惆悵故人天際遠
幾時攜手解愁顏
年輕時一同在藝苑中快樂地攀登,年老分別時哪能承受雙鬢斑白。從南國寄來書信投贈佩飾表友好,我在西秦夢中縈繞想回報美玉卻覺艱難。我對自己微薄的名聲如雞肋般慚愧,你早隱山林應是留戀鳳山的清幽。惆悵老朋友遠在天邊,何時能攜手共解愁顏。
藝苑:文學藝術的領域,此處指年輕時共同研習詩文的場所。
投佩:用《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佩"之意,指友人寄贈信物表達情誼。
西秦:指今陜西一帶,唐代都城長安所在地。
雞肋:比喻無價值、不足道的事物,典出《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此處指自己微薄的聲名。
鳳山:可能指友人隱居之地,代指清幽的山林。
報瓊:典出《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指回贈貴重信物。
此詩為作者晚年回應友人鄭惟超(曾任廣文館博士)的贈詩。二人年輕時曾一同研習詩文,晚年分隔兩地(鄭居南國,作者在西秦)。鄭寄信贈物表達思念,作者因感歲月流逝、現狀差異,寫下此詩以表懷念與感慨。
全詩以"少年-老年""同游-分隔"為主線,通過回憶、現狀對比與直抒胸臆,展現了老友間跨越時空的深厚情誼,同時暗含對人生際遇的思考,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酬贈詩中的平實佳作。
久客疏歸計,吾徒足醉眠。風塵猶逆旅,服食豈神仙。老母須微祿,郎官亦冗員。時名非我意,詩句眾人傳。雞肋堪誰棄,蛾眉幸自全。羈情驚歲晚,法署向秋懸。竊笑吹竽濫,深慚抱甕賢。青云浮世外,白眼貴游前。流俗終違性,佯狂始入玄。所甘才太拙,敢望病相憐。寄字存加飯,興言問著鞭。支離如昨日,飛動異當年。直覬亡殷社,殷憂切御筵。逐臣收佩玦,大將與兵權。報主謀安出,和戎議已偏。乘輿空汗血,錦繡被貂蟬。帷幄今何事,京師未晏然。乾坤多壘后,仕宦畏途邊。海岱生瑤草,朋從拾紫煙。伊余方物役,回首薊門天。
今日不來明日來,君之藉口亦圓乖。知他菊畔三盅酒,對月遲遲問幾回?
芝山何處是,呼白鶴、與君騎。恁富貴功名,黃梁夢熟,也是兒嬉。休拘束且孟浪,向新豐沽酒浣詩脾。光徹胸中星斗,氣騰筆下虹霓。相逢邂逅吐珠璣。聲價簸南箕。恐素發慈親,青燈兒子,應怪歸遲。鄱陽半帆秋色,正蘆花瀟瑟鲙魚肥。舒卷洞云無際,長江煙雨離離。
芳宴妖姬集,紛如竊月來。回身迎夜燭,連手逐春杯。緩舞盤中柳,新妝屋里梅。停弦將送態,猶畏上聲催。
地濕泉流礎,庭虛石臥云。井闌行小蟻,蛛網掛飛蚊。云合虹腰斷,風回兩腳斜。淺灘屯宿鷺,高樹競棲鴉。
氤氳何處送花舟,歲晚相看碧玉秋。笑把一杯花亦笑,年年公酒為花留。
祖席陳瓜果,征衣理薜蘿。云邊看露掌,花里出星河。仙吏揮金椀,佳人罷錦梭。新知天上少,秀句鄴中多。疏拙時名棄,歡娛鐵騎過。秋風吹鬢發,落日渡滹沱。匕首荊卿贈,刀頭桂客歌。明年見牛女,能不憶羊何。
經丘尋壑恰忙時,更有工夫到得詩。政用此時索詩債,素兄青士若為癡。
日照青城瑞色新,風微金殿自無塵。麝煤光照烏絲軸,親寫宸章賜大臣。
幾年不見臘前雪,今復三日迷長空。六出微茫眇毫發,墮地化作冰瓏松。大鈞播物本無意,妙巧如此豈人工。赫日三伏間,鑠石金為融。宇宙炎炎凈無滓,那有許物留蒼穹。徹夜春蠶聲,寒重頑無風。曉視漫漫玉滿界,琪樹冰柱交玲瓏。已喜萬古煩歊盡,并作一色乾坤同。山禽苦寒下庭除,此豈有意投樊籠。燮理當圣明,三白知年豐。黃竹蒼梧事已往,鄭田周鼎何時窮。置此勿復陳,憂心易忡忡。故山早梅凍未開,誰肯乘興探芳叢。黃陳齊名世稀有,祗共清樽擁爐紅。我欲策蹇驢,路危梁不通。憑欄作詩寄遠目,賡酬細味毋匆匆。
冷落蕪叢照水枝,孤云暗雨不分時。君看朽草蕭蕭處,曾是紅桃斗白梨。
五十年中幾別離,誰知此別遂長歸。紅顏白發終千古,敢向蒼蒼怨小兒。
脩竹叢中屋半楹,坐來天際數峰青。定知俗物不掛眼,只許飛云過短欞。油然膚寸起巖巒,縈抱山腰玉帶寬。會作旱天三日雨,莫將空闊等閒看。
見說延廄馬,來儀自海西。尋春金作彗,教舞月為題。未必能生角,偏知惜障泥。何如歸大漠,猶得保天倪。
寒食清明近,知春不久歸。眼驚紅作陣,心愛綠成圍。宿鷺立晴瀨,棲鴉掀夕暉。狂游付年少,我已省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