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惠酒因謝
山城物色正嚴冬,梅放長梢露小紅。
破萼未深聊敵雪,收香不密任隨風。
盡教插滿金釵上,休管吹殘玉笛中。
須至開筵召佳客,為公連夜賞郫筒。
山城物色正嚴冬,梅放長梢露小紅。
破萼未深聊敵雪,收香不密任隨風。
盡教插滿金釵上,休管吹殘玉笛中。
須至開筵召佳客,為公連夜賞郫筒。
山城的景色正值嚴冬時節,梅枝上綻放出點點小紅。梅花初開花瓣未展,姑且能與雪相抗衡,香氣散發不夠濃郁,任由它隨風飄散。盡管把梅花插滿美人的金釵上,不必在意它在玉笛吹奏的《梅花落》曲中凋零。一定要擺開筵席邀請佳客,為了您連夜品嘗這郫筒美酒。
物色:景色。
破萼:指花瓣初開。
金釵:婦女插于發髻的金制首飾,這里代指美人。
玉笛:笛子美稱。吹殘玉笛中,化用笛曲《梅花落》,暗示梅花易逝。
郫筒:指郫筒酒,是四川郫縣所產的一種美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山城”“嚴冬”等描述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冬季于山城時,友人吳公贈送美酒,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有心情欣賞梅花、享受美酒。
這首詩主旨是感謝友人贈酒,以梅花為襯托,展現出詩人高雅的情趣。其特點在于將寫景、抒情與敘事相結合,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厥祀四百馀,作者如排穿。五馬渡江日,群魚食蒲年。大風蕩天地,萬陣黃須膻。縱有命世才,不如一空弮。后至陳隋世,得之拘且緛。太浮如瀲滟,太細如蚳蝝。太亂如靡靡,太輕如芊芊。流之為?醟,變之為游畋。百足雖云眾,不救殺馬蚿。君臣作降虜,北走如?猭。所以文字妖,致其國朝遷。
吾唐革其弊,取士將科縣。文星下為人,洪秀密于緶。大開紫宸扉,來者皆詳延。日晏朝不罷,龍姿歡??。于焉周道反,由是秦法悛。射洪陳子昂,其聲亦喧闐。惜哉不得時,將奮猶拘攣。玉壘李太白,銅堤孟浩然。李寬包堪輿,孟澹擬漪漣。埋骨采石壙,留神鹿門埏。俾其羈旅死,實覺天地孱。猗與子美思,不盡如轉輇。縱為三十車,一字不可捐。既作風雅主,遂司歌詠權。誰知耒陽土,埋卻真神仙。當于李杜際,名輩或溯沿。良御非異馬,由弓非他弦。其物無同異,其人有媸妍。自開元至今,宗社紛如煙。爽若沆瀣英,高如昆崙巔。百家囂浮說,諸子率寓篇。筑之為京觀,解之為牲牷。各持天地維,率意東西牽。競抵元化首,爭扼真宰咽。或作制誥藪,或為宮體淵。或堪被金石,或可投花鈿。或為輿隸唱,或被兒童憐。烏壘虜亦寫,雞林夷爭傳。披揭覆載樞,捭闔神異鍵。力拋尾閭立,思軋大塊旋。降氣或若虹,耀影或如{艸/冖/殘}。萬象瘡復痏,百靈瘠且?。謂乎數十公,筆若明堂椽。其中有擬者,不絕當如綖。齊驅不讓策,并駕或爭駢。所以吾唐風,直將三代甄。被此文物盛,由乎聲詩宣。采彼風人謠,輶軒輕似鹯。麗者固不舍,鄙者亦為銓。其中有鑾戒,一一堪雕鐫。乙夜以觀之,吾君無釋焉。遂命大司樂,度之如星躔。播于樂府中,俾為萬代蠲。吹彼圓丘竹,誦茲清廟弦。不惟娛列祖,兼可格上玄。
粵予何為者,生自江海壖。騃騃自總角,不甘耕一廛。諸昆指倉庫,謂我死道邊。何為不力農,稽古真可嘕。遂與袯襫著,兼之籉笠全。風吹蔓草花,颯颯盈荒田。老牛瞪不行,力弱誰能鞭。乃將耒與耜,并換槧與鉛。閱彼圖籍肆,致之千百編。攜將入蘇嶺,不就無出緣。堆書塞低屋,添硯涸小泉。對燈任髻爇,馮案從肘研。茍無切玉刀,難除指上胼。爾來五寒暑,試藝稱精專。昌黎道未著,文教如欲騫。其中有聲病,于我如??。是敢驅頹波,歸之于大川。其文如可用,不敢佞與便。明水在稿秸,太羹臨豆籩。將來示時人,?貐垂饞涎。亦或尚華縟,亦曾為便嬛。亦能制灝灝,亦解攻翩翩。唯思逢陣敵,與彼爭后先。避兵入句吳,窮悴祗自跧。平原陸夫子,投刺來翩躚。開卷讀數行,為之加敬虔。忽窮一兩首,反顧唯曲拳。始來遺巾幗,乃敢排戈鋋。或為拔幟走,或遭劘壘還。不能收亂轍,豈暇重為篿。雖然未三北,亦可輸千鐉。向來說文字,爾汝名可聯。圣人病歿世,不患窮而蹎。我未九品位,君無一囊錢。相逢得何事,兩籠酬戲箋。無顏解媮合,底事居冗員。方知萬鐘祿,不博五湖船。夷險但明月,死生應白蓮。吟馀憑幾飲,釣罷偎蓑眠。終拋峴山業,相共此留連。
興亡事往山河在,潮汐天然日夜回。
一個是誰成就得,三公仁自舍生來。
廟門高倚夕陽開,古木蒼藤猿嘯哀。
金闕汴京何處所,慈元宮殿長蒿萊。
匡廬四大剎,各擅幽勝處。棲賢與秀峰,石泉窮窈奧。
澗流作深碧,交樹不可渡。亂山漸合沓,倉翠紆無路。
嶺開見歸宗,昭曠豁云霧。高標跨金輪,寶塔疑神造。
倒影入南海,長風灑印度。精宇漸增修,梵唄搖天暮。
一節苾芻廚,山簌亦可茹。我佛發金篦,人天作導護。
達哉貫休僧,共參玉版悟。我最愛趙州,奇特發妙趣。
此心如頑石,入地若可住。愿懷清凈理,宗風亦不誤。
曉發問蓮社,遠公應我顧。
天與深情,樓頭花萼,晴煙最是氤氳。葛巾拖杖,同采峽山云。
忽復移船入市,三通鼓、軍帳驚聞。鄉關近,蒪鱸佳趣,小隱幸曾分。
建安無俗調,名香寶鴨,竟夕須薰。挹芙蕖清露,五色成紋。
誚我金元弱藻,握蘭荃、濡手辛勤。懷遺事,驅車洛水,徐出宓妃裙。
盤姍不稱三公位,
掩抑空妨數畝庭。
只有老僧偏愛惜,
倩人圖畫作書屏。
夭娥屬客舞,樂府聲寂寥。
翹彥列中堂,于以娛終朝。
誰言野人樂,孤坐自逍遙。
青松有幽操,白石割圭刀。
人生若朝露,哀樂迭相招。
焉用金玉姿,甘被膏火銷。
翛然臥林下,不系市與朝。
何必薄周孔,使我為由巢。
太乙頻看降紫庭,劉歆再世闡全經。
淮南久建藏書室,薊北還依問字庭。
一徑草深煙漠漠,六街花落雨冥冥。
何時共剪西窗燭,金石遺文證鼎銘。
幽鳥不擇枝,幽花不擇地。
隨處泄天機,自得蕭間致。
嘹喨偏足聽,芬芳不須植。
清聲盡盈耳,天香正浮鼻。
俯仰聊自吟,活潑助詩思。
物理貴自然,人為乃其次。
印癖秦漢,愛古信情多。薄今亦近于隘,胡不并搜羅。
近自丁黃而降,幾輩標奇騁秘,遺緒接文阿。委竟源斯在,吾趙即先河。
拓芝泥,紆愛綬,重挲。精力各有獨到,爭忍付消磨。
六百年來高矩,十二時中清課,針度妙無過。解意西泠月,相伴坐煙蘿。
羲皇歲月葛天民,紀異探奇趣亦真。歸去東籬陶處士,不官卻自愛搜神。
點染閑中雅趣長,新紅淺碧雜深黃。嫣然自結鄰家伴,花亦如人兩過墻。
玉川幸有數間屋,
子美怕卷三重茅。
為君覓費易陶瓦,
夜窗寫詩聽雨敲。
一嶺江梅爛熳芳,追陪杖屨興偏長。
山幽日轉移疏影,人靜風回度暗香。
從爾輕肥多宴賞,嗟予清健對時康。
他年自許調金鼎,絕味應當獻帝王。
往日三語掾,解道將無同。我觀李校書,超邁有古風。談道屢入微,閉門長蒿蓬。誰能賞遠韻,太守似安豐。
流水鳴無意,白云出無心。水得平淡處,渺渺不厭深。云行不能雨,還歸碧山岑。斯人似云水,廊廟等山林。
俗士得失重,舍龜觀朵頤。六經成市道,駔儈以為師。吾學淡如水,載行欲安之。惟有無心子,白云相與期。
摧藏褫冠冕,寂寞歸丘園。一瓢俱好學,伯仲吹篪塤。正以此易彼,高車擇朱門。得失固有在,難為欲人言。
攜手力不足,七年坐乖離。愁思不能眠,起視夜何其。殘月掛破鏡,寒星滿天垂。明明故人心,維斗終不移。
窮閻蒿蔓膻,富屋酒肉臭。酒肉令人肥,蒿蔓令人瘦。欲從鐘鼎食,復恐憂患構。秦時千戶侯,寂寞種瓜后。
客從濟南來,遺我故人書。墨淡字疏行,故人情有馀。上言猶健否,次問意何如。只今意何有,思食故溪魚。
吾子有嘉德,譬如含薰蘭。清風不來過,歲晚蒿艾間。古來百夫雄,白首在澗槃。非關自取重,直為知人難。
翠柳堤邊舞,黃鶯樹上鳴。
瞿曇真實相,歷歷在而今。
誰言入滅向雙林。
東望巖巖古岱宗,攜筇獨上最高峰。
石壇曉映千崖月,日觀晴飛萬壑鐘。
天子何須尋漢策,大夫空自號秦松。
憑欄四顧無窮興,有客中原恨未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