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還內用《采茨》。
五輅鳴鑾,八神警蹕。
天官景從,莫不祗栗。
祲威盛容,昭哉祖述。
祚我無疆,葉氣充溢。
五輅鳴鑾,八神警蹕。
天官景從,莫不祗栗。
祲威盛容,昭哉祖述。
祚我無疆,葉氣充溢。
五輛帝王車駕鈴聲作響,八方神明警戒清道。天上神官如影隨形,無不恭敬戰(zhàn)栗。威嚴盛大的儀容,先祖的風范昭然可見。賜福給我們無窮無盡,祥和之氣充盈滿溢。
五輅:帝王所乘的五種車子。鳴鑾:車上鑾鈴鳴響。
八神:八方之神。警蹕:帝王出行時,沿途警戒清道。
天官:天上的神官。景從:如影隨形。
祗栗:恭敬戰(zhàn)栗。
祲威:威嚴。
祖述:遵循、效法祖先的行為和學說。
祚:賜福。
葉氣:祥和之氣。
紹興二十八年即公元1158年,當時南宋政權偏安江南。圜丘是古代祭天的場所,此詩是在祭祀圜丘后皇帝回宮時所用的樂章。創(chuàng)作目的是為祭祀活動增添莊嚴神圣的氛圍,表達對上天和祖先的崇敬,祈求國家繁榮昌盛、福澤綿延。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繪祭祀場景,表達對祖先神靈的尊崇和對國家福祉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風格莊重,體現皇家祭祀的威嚴。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宋代祭祀文化和宮廷樂章的重要資料。
舟穩(wěn)湖平睡思深,
微茫煙月到天津。
平生不識秦川路,
夢里何由見故人。
尺木既有節(jié),寸玉亦有瑕。
清螭游濁水,玄澤□金沙。
小夫工指摘,巧言多諠嘩。
丘蚓嗤蟄龍,折楊笑皇華。
不遇明哲人,終然成嘆嗟。
浮沈薄宦走天涯,謠諑何來鬼一車!
在我雖非塵外驥,于人未免井中蛙。
斑痕春雨湘妃竹,瘦影秋風帝女花。
甘作黃冠歸里客,種瓜門榜故侯家。
過嶺南來便隔天,一冬無雪有花妍。
山河已入宜春檻,身世真同失水船。
明月滿床思舊節(jié),驚雷破柱報新年。
魚龍寂寞江城暗,知否姮娥換紀元。
一人出院一家春,三月曾醫(yī)膽固醇。
似否遐荒身去久,偶然風雪夜歸人。
小園枯樹晴朝賦,古硯殘荷雨點皴。
倘把騷壇比天下,一麾今可代天巡。
嚴君此地會鳴鐸,賢令于今更鼓琴。
遺響振時驚俗耳,頌聲高處快民心。
風清月白花封夜,云影天光泮沼陰。
試向山城聽輿論,一家重沛兩甘霖。
名心才放便身輕,識破高明多不情。
剖判佛儒成妄執(zhí),抑揚宗教亦紛更。
般般巧說何曾悟,個個渾成只貴行。
拙守空山無別意,免教人我長無明。
驪珠未剖價難酬,
灼爍寒光映碧流。
罔象未能知去處,
更憑子細說端由。
秋水澄清勝酒醅。野煙籠榭似樓臺。
彈聲林鳥山和尚,寫字寒蟲水秀才。
乘興去,興闌回。夕陽影里記徘徊。
正思修禊明年約,無奈鳴騶得得催。
南薰善陶冶,色澤泛金光。
海納洪濤氣,詩凝白雪腸。
清香浮敝幾,豐采美炎方。
正當強盛日,休云已老蒼。
軸簾霜緊,刬石煙疏,望中生怕秋色。老柳斜陽,向院落層陰如織。
雁際云遙,桑邊鬢減,不辭輕擲。嫩瓊鉤靜掩,綠綺長閑,金井外,無消息。
清魂楚些難招,剩黃花素水,為酹寒碧。點檢西風,行吟路舊游應識。
似深淺修眉畫里。殘碣空山忍誰憶。寸蠟消磨,天涯憔悴,憑闌愁絕。
君不見江上山,峨峨絕頂人莫攀。
又不見門前水,日夜東流何時已。
鄰家少婦長嘆息,青鸞日掩心相憶。
春來花鳥每關情,夫婿年年為軍役。
少小論交四十秋,驚聞二老足風流。
長安市上韓康伯,衡岳峰前李鄴侯。
陵谷已移貧未改,親朋欲盡詠難休。
白云舊社時來往,定話冰天老比丘。
暗樹秋風擺葉鳴,
桃枝竹簟冷逾清。
孤燈淡淡短亭客,
半夜蕭蕭聞雨聲。
驛樓風勁卷塵沙,
天上樓船向海涯。
北望官河潮正長,
片帆拖影夕陽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