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干越宿熊氏澹園偕東采駕閣西玉國正二同年登羊角峰觀天池訪昌國寺陸羽茶灶拏船過琵琶洲回延休觀聽琴記游四首 其二
當年曲江燕,并醉西湖舟。
芳夢故依然,落花水空流。
今晨定何朝,聯裾此夷猶。
暄風不驚波,小泊琵琶洲。
無人度新音,松聲澹蕭颼。
卻回羽人觀,復為瑤琴留。
俯仰信多感,逍遙且忘憂。
幸無商人船,喚起青衫愁。
當年曲江燕,并醉西湖舟。
芳夢故依然,落花水空流。
今晨定何朝,聯裾此夷猶。
暄風不驚波,小泊琵琶洲。
無人度新音,松聲澹蕭颼。
卻回羽人觀,復為瑤琴留。
俯仰信多感,逍遙且忘憂。
幸無商人船,喚起青衫愁。
當年在曲江赴宴,一同醉在西湖的舟中。美好的夢境依舊如昨,落花隨水白白地流淌。如今清晨也不知到了何年何月,我們攜手在這里悠閑漫步。溫暖的風沒有驚起波浪,小船暫泊在琵琶洲。沒有人彈奏新曲,只有松聲在輕輕呼嘯。于是回到羽人觀,又因瑤琴的樂聲而停留。俯仰之間感慨頗多,暫且逍遙忘卻憂愁。幸好沒有商人的船,勾起我青衫之愁。
曲江燕:即曲江宴,唐代新科進士的宴會。
夷猶:從容自在的樣子。
羽人觀:道士修行的道觀。
青衫愁: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指被貶之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與同年好友重聚游玩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雖未明確體現,但從詩中情感看,詩人可能經歷過人生起伏,在與友人的相聚游玩中感慨往昔、享受當下。
這首詩主旨是借今昔對比,抒發對過去的懷念和當下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細膩,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
富嫌千口少
煩惱何時了
地獄與天堂
歷歷無人曉
十月泛長江,風帆宛自開。
朝發江東門,寒風欣北來。
誰知中道間,風乃與時乖。
帆開飛不去,日暮江厓棲。
故人阻煙波,舟師委沙泥。
投詩謝河伯,潛心雁所懷。
清宵若有應,晨興路不迷。
千里倏然至,思親愿始諧。
何以報罔極,流風吾當回。
社雨初晴,煙光暖、吳山滴翠。望絳闕、祥云虧蔽,粉垣千雉。萬柳低垂春似酒,微風不動天如醉。遍萬井、嬉嬉畫圖中,歡聲里。
嗟倦客,道傍李。看人事,槐根蟻。立蒼茫俯仰,漫悲身世。靖節依然求縣令,元龍老去空豪氣。便乘興、一葉泛滄浪,吾歸矣。
春色今年稍較遲,賞心猶自托深期。綠情紅意無消息,漫和陽春一闋詞。
兩日東風作意吹,柳稍黃淺綠回遲。疏慵頗怯紅塵陌,羸馬探春獨不疲。
渺渺洇波護佛燈,回瀾光浸海云騰。濤聲入座清饒幾,客子維舟靜對僧。兩岸樓臺隨景見,長江帆影與時更。此中妙義原無住,正是禪家第一層。
云飛泉落兩悠悠,積雨初收聽鵓鳩。眼底自憐僧可共,腰間那有帶堪留。亭臺幾日吟將遍,水石何時話再投。更與相期煙火外,亂崖森樹竹門幽。
泛泛仙槎偶北來,光涵四面水瀠洄。推開東閣收江月,分得南溟入酒杯。境界離人真可愛,魚龍吹浪莫輕猜。兩涯煙火聲相接,笑我中流是島萊。
誰將清淚灑幽墀,散作瑤華別有姿。
最是玉人腸斷后,淡妝無語背人時。
□□□鳴夏
高秋響激空
翼雖映華冕
身自閉雕籠
一夕投荒萬里行,
增光日月更誰能。
相逢盡說空門話,
多少人閒有發僧。
夙抱縱橫志,
空言調護功。
惟聞譴蕭傅,
不見族江充。
吠犬聲何急,
傷麟道亦窮。
脫鉤同畀北,
掛席且徂東。
風掠晴云澹不收,夕陽吹影上扁舟。帖山樓殿平如畫,插水林巒碎欲流。爆竹聲繁逢臘日,荔枝香冷過戎州。船窗自擊泥頭酒,味諫軒南為少留。
碧水丹山好畫圖,一江金翠影模糊。層峰細碎通烏撒,古塔高寒表慶符。蠻女蹋歌愁欲絕,巴船維纜暮相呼。題詩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賈胡。
賦海才華筆一枝,
天教壯志遂男兒。
蘭因河畔維舟夕,
坐擁群花客賦詩。
小窗睡起覺衣松,
怪底幽情似酒濃。
立盡斜陽人不見,
目隨征雁到回峰。
鸞嘯舞,仙樂送霓旌。
摘得琪花飛散了,卻將何物贈仙卿。
衣上彩云輕。
青壺乃似壺中謫。萬象光輝森宴席。紅塵鬧處便休休,不是個中無皂白。
歌煩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謝客。共君商略老生涯,歸種玉田秧白石。
夜長稚子添書課,
霜近衰翁憶醉鄉。
盡道吳中時節晚,
菊花也有一枝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