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永
日永駒難過,庭空雀亦無。
花招蜂出早,草礙蟻行迂。
蕉葉露臺掌,水光天影圖。
下簾便道靜,煙篆起茶爐。
日永駒難過,庭空雀亦無。
花招蜂出早,草礙蟻行迂。
蕉葉露臺掌,水光天影圖。
下簾便道靜,煙篆起茶爐。
白晝漫長,時光仿佛駿馬難以越過;庭院空蕩,連麻雀也不見蹤跡。花朵招引著蜜蜂早早飛出,雜草阻礙了螞蟻緩慢前行。芭蕉葉如同露臺伸展的手掌,水光倒映著天空的影子宛如一幅圖畫。放下簾子便覺道路靜謐,香爐中升起裊裊煙篆,旁邊茶爐正煮著茶。
日永:白晝漫長。
駒難過:化用“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難挨。
迂:曲折、緩慢。
露臺掌:形容芭蕉葉像露臺伸展的手掌。
煙篆:指香爐中升起的煙縷曲折似篆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夏日寧靜場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夏日午后,于自家庭院中,在閑適的狀態下創作此詩,以記錄當時的心境和所見之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夏日庭院的寧靜之美,突出特點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微景象,營造出清幽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寧靜生活的喜愛。
來輿去馬禁城空,
豐樂樓消一炬紅。
說與吳儂莫惆悵,
龍墀猶化梵王宮。
獨上妙高臺,臺空孤鶴回。
江山自今古,英俊豈塵埃。
天樂松濤迥,云屏露障開。
坡仙有遺墨,讀罷意徘徊。
小雨破炎熾,滿懷貯清爽。
忽御兩腋風,太虛一登賞。
茲鄉濱海盡,眼界若為清。
禾黍高登廩,雞豚富入城。
欲消無事日,祇益可憐生。
牡蠣梅花市,吾思豆腐羹。
幸草青如許。長門春去誰為主。獸嚙金環推月出,冷閉梨花雨。望昭陽、笙歌鐙火宵連曙。山海誓、輸與長生語。惜阿嬌金屋,終隔回心院宇。
十載承恩處。垂楊慣惹羊車駐。胏附荊枝摧折甚,算倚簾人妒。曾幾日、銅鋪玉戺空朝暮。故劍求、傳說終無據。嘆城南桐柏,何異郎官壞土。
當時月下分飛處,依舊凄涼。
也會思量,不道孤眠夜更長。
淚痕揾遍鴛鴦枕,重繞回廊。
月上東窗,長到如今欲斷腸。
闌干十二曲,重回首、爭忍酌金卮。悵昨夜雨疏,今朝風驟,落花流水,飛絮平池。
餞春會、歌三兩闕,添譜懊儂詞。芳草有情,綠應如此,夕陽無主,紅不多時。
韶華歸何處,垂楊系不定,裊裊煙絲。一霎人間天上,香冷云癡。
近黃昏院落,湘簾半卷,玉階小立,數遍胭脂。腸斷數聲啼鳥,都在空技。
從來歌吹說維揚,
我念瓊花不再芳。
今夜窗前看明月,
卻疑明月是雷塘。
初旭濕霜痕,溪流緩復奔。路因頻到熟,心待舊交論。山勢隨村曲,窯煙接海昏。知君多善教,所至俗還敦。
聞說幽居僻,仙鬟翠崦南。陽坡饒美木,曲澗會澄潭。問俗何方古,藏名此地堪。深期帶經往,清夜擁爐譚。
野性便時棄,虛名恥世聞。目緣多慮暗,志為好奇分。傍日翻書卷,臨池寫練裙。思君同雅興,搔首誦停云。
混俗非真隱,深居學避囂。看云山映竹,坐石水通潮。道勝貧何病,神完趣獨超。遺經對千古,意頗似聞韶。
草沒階前石,云連戶外山。位居人下拙,身在病中閑。出處多難事,逢迎有瘦顏。仰看雙白鶴,暮向遠林還。
耄耋依然不老翁,
輕身健步少年風。
神州勝景全收眼,
天下奇觀羅入胸。
蹤跡相違百里程,只憑詩句附同聲。
十年中壘談經席,一代司空博物名。
詩為苦吟饒蘊藉,境緣多累愈和平。
因君盡滌疏狂態,不獨邯鄲故步更。
獨倚寒巖生意絕,
任他桃李自成蹊。
千官供帳出都亭,司馬名題在御屏。開府舊持滄海節,行邊新掃幕南庭。
劍寒北斗河流白,社僻東林岳色青。幾杖更操彤管去,門人將受漆園經。
陳情表上五云間,閶闔初分曳履班。未許留侯辭相國,暫容安石請東山。
黃花釀熟輿扶醉,青玉箱擎藥駐顏。歸去里門趨入謁,璽書行召石君還。
仗鉞西征十二年,歸朝丹詔降從天。開疆勝略虛韓范,系頸威名紀簡編。寵渥三朝沾鳳闕,姓名萬里勒燕然。猶龍即向滹沱渡,還有函關紫氣連。
原是當朝矍鑠翁,治兵今向帝城中。新兼節制仍司馬,舊領嫖姚盡總戎。刁斗風清山海北,旌旗日煖羽林東。高牙坐鎮烽煙息,爭看麒麟第一功。
十載旌麾獨鎮西,論功不止魏公齊。疆開千里生春色,波及三秦凈鼓鼙。延世緹騎星拱極,荷天雨露鳳銜泥。幾幾赤舄歸朝去,無奈攀轅父老啼。
陛見勛臣至自西,禁兵十萬許誰提。中軍上佐兼南北,一代元戎肅鼓鼙。飛蓋首回二華遠,登仙旌入五云齊。已知司馬屬人望,應筑長安拜相堤。
古剎浮屠映碧山,
狀元題墨最為嫻。
游人倦憩塵心寂,
云自青天水自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