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重過如鏡上人房
憶昔敲門賦瑞筠,鹿園佳話又重新。
屋頭能拓三三徑,林下知非陸陸人。
鑿沼何須晉康樂,種蓀還憶楚靈均。
老師煉得心如鏡,更把高臺比月輪。
憶昔敲門賦瑞筠,鹿園佳話又重新。
屋頭能拓三三徑,林下知非陸陸人。
鑿沼何須晉康樂,種蓀還憶楚靈均。
老師煉得心如鏡,更把高臺比月輪。
回憶往昔敲門來此,曾為瑞筠賦詩,鹿園的美好故事如今又有了新的篇章。房屋前能開辟出曲徑通幽的小路,可見主人并非凡俗之人。開鑿池塘何必非要像晉代的謝靈運,種植香草還讓人想起楚國的屈原。老師修煉得心如明鏡,還把高臺比作那皎潔的月輪。
如鏡上人:一位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瑞筠:可能是如鏡上人房中的一種竹子,或代表某種祥瑞的事物。
鹿園:佛教中說法之地,這里指如鏡上人的住所。
三三徑:化用“三徑”典故,指歸隱者的居所。
陸陸人:即碌碌之人,指平凡、庸俗的人。
晉康樂:指東晉的謝靈運,他喜好山水,常鑿山浚湖。
楚靈均:指屈原,屈原常以香草自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舊地重游,再次拜訪如鏡上人,回憶起往昔的經歷,有感于如鏡上人的高雅品行和超凡境界,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佛教文化可能較為盛行,詩人與如鏡上人或許有一定的交往,對其十分敬重。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如鏡上人的高雅品行和超凡境界。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清幽,語言典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對高雅精神追求的表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形影相隨語意關,調琴弄瑟兩都嫻。
心如江漢交流水,夢在羅浮合體山。
承露綺蘭雙箭起,凌波羅襪一弓彎。
春晴不敢樓頭望,恐被桃花妒玉顏。
凈慈門下,牛欄馬廄。一拶透關,豁開宇宙。咦,切忌追風捕影。黃金殿上一轉語,烜赫紅輪照萬方。草木叢林成正覺,磚頭瓦礫放毫光。
截斷千差,單提一著。那邊放下龜毛,者里拈起兔角。咦,敲開歡喜妙樓閣,瑞靄祥云充碧落。轉入梅花爛熳看,春風撼動玉欄干。
人天普會,佛祖透關。發大機,顯大用,鐵錘混隊骨毛寒。四海五湖皇化里,太平無象有來端。
一言相契,萬古不移。柳眼發新條,梅花滿舊枝。今朝二月初一,拂子眼睛凸出。明似鏡,黑如漆。驀然?跳,吞卻乾坤一色。衲僧門下,猶是撞墻撞壁。
霖霪大雨,豁遠大晴。蝦蟆啼,蚯蚓鳴,古佛不曾過去,發揮金剛眼睛。咄,葛藤葛藤。
不曾生,不曾死,洞里桃花紅照水??蓱z開眼被渠瞞,人間天上風波起。檐聲不斷前旬雨,電影還連后夜雷。麥怕水侵秧怕冷,蠶桑猶要暖來催。眾生沒在苦,蒼天良可哀。咄,杲日當空慧眼開。
無憂樹下浴嬰孩,清曉薔薇帶露開。轉過衲僧相見處,后槽驢馬出胞胎。
結夏已過了,解夏猶未來。中間一句子,蓮花照水開。因甚落草止啼,元只為嬰孩。
四月十五日結夏,老鼠入飯甕。七月十五日解夏,烏龜上竹竿。諸方恁么,凈慈不然。翻身透出竿頭路,開眼掀翻甕里天。咄,兩段不同休寐語,機先鷂子隔驢年。
云漫漫,雨漫漫。中秋當此夜,漫漫黑漫漫。個般真境界,贏得倚欄干。
風颯颯,雨霖霖。圣人不曾滅度,演出清凈妙音。若將耳聽終難會,一句機先透古今。
至人垂化無生死,示現閻浮有去來。剎剎塵塵成正覺,黃金寶殿玉樓臺。
把釣歸來得錦鱗,充天塞地笑忻忻。雖然也只尋常事,歷盡風波驗盡人。
清凈法身盧舍那,衲僧隊里乾羅卜。逐日呼來打一槌,萬像森羅轉轆轆。知恩以此報深恩,大家贏得噇齋粥。
壽皇頂?老冤魔,痛念先師舊草窠。聊借蒲團供打坐,大家拍手唱山歌。
獨瞎頂門眼,大人具大見。掀翻甕里天,大智具大機。以大入小,萬化普施。鶯遷喬木調新舌,梅吐清香發舊枝。
涅槃堂里死功夫,風袞葫蘆水上浮。恁么點開參學眼,釋迦彌勒是他奴。
雨打虛空乾剝剝,日明大地黑漫漫。個中開得金剛眼,生死何嘗有異端。
須彌山,大海水,衲僧頂上波濤起。天得一以清,元正啟祚。地得一以寧,萬物咸新。且道衲僧得,一合作么生,太平歌有道,和氣笑迎春。
燈點點,月團團,游人歌鼓鬧中看。咫尺鳳樓開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天蒼蒼,地皇皇。鐘馗元是鬼,赤口并消亡。衲僧八面無門戶,今古寥寥白晝長。
解卻禪和布袋頭,虛空豁達逞風流。去亦得,住亦得,大用現前無軌則。
大海汪洋,須彌突?!,F在說法不思議,稽首光明最奇特。
十五日已前,湖光瀲滟晴方好。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正當十五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中秋月似鸞臺鏡,贏得多才一首詩。連雨初晴九月一,日頭依舊東邊出。照見五蘊皆空,衲僧參學事畢。
一尺水,一丈波,謝郎船上唱山歌。坐斷老盧頂?,拈起無柄木杓。忽然舀出銅汁鐵丸,忽然舀出醍醐酥酪。佛祖大機難測度,猶是家常茶飯。
殺人刀,活人劍,轉磨轉精,累試累驗。乃上古之風規,亦今時之樞要。凈慈門下實相當,倚天照雪寒光耀。
煙濛濛,雨濛濛,芍藥花開濕嫩紅。我今灌沐諸如來,人間天上起清風。
鐘樓上念贊,床腳下種菜。不會不自在,會得是障礙。白狗吃生姜,胡人夜渡關。若不得流水,還應過別山。
人從平江來,卻得福州信。寒食拜新年,虛空突出柄。咦,打破虛空笑不休,大家徹底驗聱頭。
掩室摩竭國,老胡豁開頂門。杜口毗耶城,凈名敗缺話柄。提上古兩端公案,發今朝一段威光。
竿木隨身,逢場作戲。釋迦老子毒花開,達磨大師王小二。吹笛打鼓,攙行奪市,萬像森羅笑點頭。
元正啟祚,鼻孔發露。萬物咸新,笑面迎春。凈慈門下轉風流,飯滿缽盂茶滿甌。
春雨洗春雪,雪消湖上山。雨晴相對看,突兀髑髏寒。
一番雨,一番風,風雨湖山圖畫中。風搖水色琉璃滑,雨潑山光翡翠濃。咄,杜鵑啼血滴花紅。
鐵酸豏,金剛劍,吞了斬了,以活為驗。作家恁么共提持,超過佛祖增光焰。
秋水送歸艎。誰道輕帆滯故鄉。懊惱江頭鐵鹿子,長檣。那得風來借馬當。
綺閣漫焚香。閑煞金壚小鳳皇。屈指征程經勝地,瀟湘。九轉云帆楚塞蒼。
西來五葉法初南,遺蛻千秋尚在龕。心到空時真不二,教從歸處更無三。山前香霧長疑雨,林里幽花并是曇。京洛悠悠成底事,何如此地一皈參。
捫蘿散步拾階登,路轉山庭始見僧。龍去尚留聽偈石,臺荒空長護經藤。雨聲半入山泉瀉,霧氣潛消海日升。行役沖炎真火宅,登臨聊此濯清冰。
秋風亭上思悠哉,
想見鳴琴日日來。
野水孤舟故如昨,
為公長嘯一徘徊。
詩句日從窗眼寫,墨丸夜入枕頭收。
五岳起方寸,袖中有東海。唐句與宋句,磊落垂千載。
詩人興所到,句句須懸解。胡為曲解詩,字面生疑駭。
不見古詩人,奇想驚真宰。裂月還掣霆,人高說山矮。
酒杯瀉海波,拳石生煙靄。知常不知變,論詩良可慨。
可挾飛來峰,擲向瀛洲賣。可挽銀河水,直下雪山界。
力可負山趨,筆可驅靈怪。精神超越處,須彌納纖芥。
或謂此狂語,庶可稍寬貸。不同寫實詩,失實勿乃殆。
吾且退言實,實中虛相賴。實不滯于物,方是詩風概。
胸中有丘壑,攜去堆青黛。手中有園圖,攜去添松籟。
如此解挾山,諒亦非褦襶。論詩有別趣,合下滄浪拜。
詩不涉理路,義不為辭害。無理有至理,自有解人在。
孟子說理文,與詩了無礙。反用孟子語,亦可破險隘。
何況太湖石,攜向重洋外。植石造明軒,得遂挾山快。
虛實俱有根,不是掉書袋。嗚乎詩道大,胸襟宜豪邁。
貼切與空靈,兼之始可愛。且酌吸月杯,莫吃膠牙菜。
恨別驚千里,論交憶一年。
兵戈衰鬢外,樽酒落花前。
遠道思芳草,深山啼杜鵑。
故人在霄漢,誰覓孝廉船。
何人地下管天條,
不是皋陶即是蕭。
金埒謾誇錢過斗,
鐵圍寧問玉垂腰。
山根旋縛尖頭屋,
溪上新開數畝田。
老矣不能重展手,
倚筇凝目送寒煙。
祭遵儒將舊能文,廿載雄姿海國聞。
兵略世曾傳細柳,論交義足薄秋云。
臨池筆下毫偏見,賭墅棋中勝已分。
何意白頭憔悴盡,一丘徒有鹿麋群。
霸氣江東久寂寥,
永安宮殿莽蕭蕭。
都將家國無窮恨,
分付潯陽上下潮。
泛舟憑檻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
滿腹本來同偃鼠,吸川遂欲比長鯨。
歸來尚帶荼蘼露,夢想猶聞佩玉聲。
醉后狂歌能恕否,如今五日未全醒。
此是松壺畫,全無筆墨痕。
秋林團雪蓋,暝壁削云根。
日落猿啼樹,僧歸鶴守門。
最宜孫太白,花底酒盈尊。
三年羈病絕冠纓,此日家山眼力明。
歷遍世緣粗識道,恥從詩句得知名。
溪留鸂鶒能消毒,庭植冬青卻愛晴。
石鼎竹爐無一事,雕胡如掌露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