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亭別客
諸公來此欲憑闌,禿樹粘云濕不干。
小燕正嫌三月雨,老鶑又受一春寒。
樓頭呼酒盡情飲,江上遇花隨意看。
莫怨人生有離別,人生到此別離難。
諸公來此欲憑闌,禿樹粘云濕不干。
小燕正嫌三月雨,老鶑又受一春寒。
樓頭呼酒盡情飲,江上遇花隨意看。
莫怨人生有離別,人生到此別離難。
諸位友人來到這里想要憑欄遠眺,光禿的樹木粘著云朵濕漉漉的干不了。小燕子正嫌棄三月的雨,老黃鶯又承受著一春的寒冷。在樓頭叫酒盡情地暢飲,在江上遇到花朵隨意地觀賞。不要埋怨人生總有離別,人生到了這般境地離別實在太難。
憑闌:靠著欄桿。
禿樹:光禿的樹。
粘云:形容樹與云相連的樣子。
鶑:同“鶯”。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在浙江亭送別友人。當時可能是春季,天氣濕冷,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與友人分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友人離別,特點是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象與離別之情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以其質樸的情感和自然的表達展現了古人送別時的心境。
一住仙祠絕世塵,庭前種玉已嶙峋。
朝昏龍虎常聽法,左右瓊瑤自逼人。
翠鳳有時翻瑞影,銀蟾通夕墮清津。
黃金絡馬何年醉,得去同游幾洞春。
琪樹無聲粉蘂圓,岧嶤雙闕射云鮮。
寒交玉珮趨三殿,曉拜珠旒下九天。
仙仗影翻初照月,高門塵絕欲生煙。
燕余寶陌騰歸馭,更為都人賦有年。
天涯畢昴隔煙塵,風雪梁山憶侍親。
行記簡書聊接淅,去懷印綬正逢春。
評依月旦情增戀,詩感蘭陔意重陳。
先向沙隄侯歸騎,郤瞻霖雨作伊晨。
明蟾此夜新,佇立爽精神。
幾夕隔霖雨,相看如故人。
風生疑折桂,云過欲埋輪。
應有關山客,長歌淚滿巾。
念昔都門手一攜,春禽爭向苧蘿啼。
夢回金殿風光別,吟到銀河月影低。
舞急錦腰迎十八,酒酣玉醆照東西。
何時得遂扁舟去,雪棹同君訪剡溪。
漢家宮省青槐下,信斷鰲峰日易斜。
應為能言鏁鸚鵡,翻愁無思學楊花。
風波滾滾驚人事,文字孳孳老歲華。
偶向東樓望春色,歸心不覺到天涯。
祖燕催移玉殿班,都人齊向苑傍看。
古來少有三師退,天下曾將大器安。
綠野春深花更好,石樓夜午月應寒。
塵埃抖擻無余事,卻憶磻溪舊釣竿。
蒼龍大火明堂分,原廟離宮萬乘居。
五帝遺聲在名頌,三公出使用安車。
去思尚想多耆老,條教祇煩讀舊書。
復道平臺彌百里,鄒陽何處曳長裾。
川光晚都白,岸色遠全青。
明月隨孤劍,浮槎送客星。
南飛鵲擾擾,北向雁冥冥。
誰謂悲歌短,能吟酒易醒。
秋曹壁上奇山水,官冷尤將野趣宜。
翠竹忽逢行盡處,白云相伴看多時。
于今絕筆誰還識,當日清吟亦欠詩。
猶喜一來重拂拭,慚無佳句續君辭。
南極陽生天地新,高樓氣色已含春。
得無鴻鴈翻歸翼,應有龍蛇動蟄鱗。
亦復書云占楚歳,不辭為壽引湘醇。
甘泉從祀雖能賦,悵望鉤陳擁北辰。
紅芳過盡綠陰多,索寞無如長日何。
午影遲留成蘊暑,熏風飄蕩作清和。
夢余欲騐松生腹,棋罷真知斧爛柯。
還想高吟酬美景,訟庭岑寂長青莎。
天地初開泰,云雷未厭屯。
泥深長閉戶,謀拙苦憂貧。
狼籍千株雪,空亡一半春。
仍愁三徑里,草色斷幽人。
璧宮人去水潺潺,帝輦空臨淚一潸。
白玉薦樽陪廟食,黃金灑翰落碑顏。
星辰掩靄移天上,桃李芬芳滿世間。
門外沙堤何日盡,只應陰施在銀山。
誰人畫素屏,中座對滄溟。
云氣隨蛟蜃,波濤涌戶庭。
風高鵬解羽,天近客浮星。
會有湯湯意,無琴亦自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