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寄張野人
天地初開泰,云雷未厭屯。
泥深長閉戶,謀拙苦憂貧。
狼籍千株雪,空亡一半春。
仍愁三徑里,草色斷幽人。
天地初開泰,云雷未厭屯。
泥深長閉戶,謀拙苦憂貧。
狼籍千株雪,空亡一半春。
仍愁三徑里,草色斷幽人。
天地剛剛開始走向亨通安泰,可云雷還未停止積聚醞釀。道路泥濘我長時間閉門不出,拙于謀生讓我為貧困發愁。雪花狼藉地覆蓋著千萬株樹木,這春天已經白白消逝了一半。我還擔憂那屋前小徑里,荒草會阻斷了隱者的腳步。
開泰:亨通安泰。
云雷未厭屯:云雷還未停止積聚,象征艱難。屯,艱難。
狼籍:雜亂的樣子。
空亡:白白消逝。
三徑:指隱居者的住處。
幽人:隱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發展艱難的時期。詩人或許生活困頓,又擔憂友人的隱居生活,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艱難時世中的愁悶以及對友人的關切。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困境中的心境。
心如山上虎,身若倉中鼠。
惆悵倚市門,無人與之語。
夜宴李將軍,欲望心相許。
何曾聽我言,貪謔邯鄲女。
獨上黃金臺,凄涼淚如雨。
莫唱放歌行,此歌臨楚水。
人皆惡此聲,唱者終不已。
三閭有何罪,不向枕上死。
長河凍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盡,敢憚將軍遇。
古來死未歇,白骨礙官路。
豈無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親戚牽衣泣,悲號自相顧。
死者雖無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無手足,得見齒發暮。
乃知七尺軀,卻是速死具。
千年堯舜心,心成身已歿。
始隨蒼梧云,不返蒼龍闕。
宮女衣不香,黃金賜白發。
留此奉天下,所以無征伐。
至今汨羅水,不葬大夫骨。
千扉不當路,未似開一門。
若遣綠珠丑,石家應尚存。
嫁來未曾出,此去長別離。
父母亦有家,羞言何以歸。
此日年且少,事姑常有儀。
見多自成丑,不待顏色衰。
何人不識寵,所嗟無自非。
將欲告此意,四鄰已相疑。
落第非有罪,茲山聊歸止。
山猿隔云住,共飲山中水。
讀書時有興,坐石忘卻起。
西山忽然暮,往往遺巾履。
經時一出門,兼候僮仆喜。
常被山翁笑,求名豈如此。
齒發老未衰,何如且求己。
一車致三轂,本圖行地速。
不知駕馭難,舉足成顛覆。
欺暗尚不然,欺明當自戮。
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不見三尺墳,云陽草空綠。
游子想萬里,何必登高臺。
聞君燕女吟,如自薊北來。
長安高蓋多,健馬東西街。
盡說蒿簪古,將錢買金釵。
我祖西園事,言之獨傷懷。
如今數君子,如鳥無樹棲。
濟水一入河,便與清流乖。
聞君欲自持,勿使吾道低。
悄悄月出樹,東南若微霜。
愁人不成寐,五月夜亦長。
佳期杳天末,骨肉不在旁。
年華且有恨,厥體難久康。
人言力耕者,歲旱亦有糧。
吾道固如此,安得苦倀倀。
亂蓬無根日,送子入青塞。
蒼茫萬里秋,如見原野大。
鳥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對。
一馬沒黃云,登高望猶在。
驚風忽然起,白日黯已晦。
如何恨路長,出門天涯外。
太守龍為馬,將軍金作車。
香飄十里風,風下綠珠歌。
莫怪坐上客,嘆君庭前花。
明朝此池館,不是石崇家。
開目不見路,常如夜中行。
最賤不自勉,中涂與誰爭。
蓬為沙所危,還向沙上生。
一年秋不熟,安得便廢耕。
顏子命未達,亦遇時人輕。
黑黍舂來釀酒飲,
青禾刈了驅牛載。
大姑小叔常在眼,
卻笑長安在天外。
大道不居謙,八荒安茍得。木中不生火,高殿禍頃刻。
誰將白帝子,踐我禮義域。空持拔山志,欲奪天地德。
軹道人不回,壯士斷消息。父母骨成薪,蟲蛇自相食。
鼎亂陰陽疑,戰盡鬼神力。東郊龍見血,九土玄黃色。
鼙鼓裂二景,妖星動中國。圓丘無日月,曠野失南北。
徒流殺人血,神器終不忒。一馬渡空江,始知賢者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