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丞相廟
執簡焚香入廟門,武侯神象儼如存。
因機定蜀延衰漢,宣王請戰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
執簡焚香入廟門,武侯神象儼如存。
因機定蜀延衰漢,宣王請戰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
手持書簡、焚香走進諸葛丞相廟的大門,武侯諸葛亮的神像莊嚴地仿佛還活著一樣。他憑借著機智謀略安定了蜀地,延續了衰敗的漢朝。面對司馬懿請戰,他送去婦人服飾羞辱對方,這才看出他不僅有才能,氣勢也足以震懾敵人。
執簡:手持書簡,有恭敬之意。
儼如存:莊嚴的樣子好像還活著。
因機:憑借時機、智謀。
延衰漢:延續衰敗的漢朝。
宣王:指司馬懿,其死后被追尊為晉宣王。
貽巾幗:贈送婦女的頭巾和發飾,用以羞辱對方缺乏男子氣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諸葛丞相廟時,被廟中氛圍和諸葛亮的事跡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對諸葛亮的智慧和忠誠非常推崇,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諸葛亮的才能和氣勢。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對諸葛亮形象的詩歌表達,體現了后人對諸葛亮的持續敬仰。
生寡糜祿情,不復就羈紲。曝衣記蚤秋,置酒陶嘉節。
曲無二八舞,味薦水羞潔。輕紈怯迅飆,明燭欺初月。
林鳥戾且飛,玄蟬凄更咽。主賓聊晤語,兒女空感別。
耿耿候雙星,漏終河漢沒。芳燕樂清夜,浩歌悲暮年。
故國山河迥,殊方斥堠連。友于成契闊,賓客暫周旋。
念曠情易洽,懷歸思更綿。列星稀未出,金波澹始弦。
落燼秉殘蠟,繁吹起終筵。后會復經歲,舉爵共無眠。
朧朧瞑色雜平河,秋物深迷下草須。
不辨暗云驅木落,惟看鮫室浴鳧孤。
南通水府檣烏盛,北照高原樹影枯。
同向秋風搖白羽,愁聞戰馬待單于。
春光無近遠,往往在僧寺。
地靜心亦清,寓目皆生意。
小閣水中央,四顧臨無地。
纖鱗戲萍末,初鳥鳴天際。
波濤擁新色,云巒落空翠。
一一閣中景,盡泄三春秘。
登覽曠心神,余懷此獨契。
嵯峨萬仞是曹山,
氣岸雄雄坐祖關。
橫按鏌铘全正令,
太平寰宇斬癡頑。
醫罷歸來臥草堂,生涯竊自效韓康。參苓術草藥籠備,采向天臺歲月長。
游歷南洋十數年,醫人嘗自問心田。我公即得岐黃術,還幸傳家子象賢。
好讀醫書莫笑癡,存心須懷有天知。眼傷何損孫思邈,衣缽相傳自有兒。
藥書涉獵記從前,濟世平生不愛錢。敢謂清廉夸品節,養生竊幸有良田。
長兄能友弟能恭,廉讓家風比孔融。壽永萱堂多幸福,孫謀燕翼樂無窮。
長路阻幽隘,垂老見光明。駑駘自勉十駕,努力赴前程。
吾日反躬三省,有藥為醫諸病,蕩蕩莫能名。提挈起沈溺,我亦獲新生。
論矛盾,崇實踐,重批評。照臨無遠勿屆,麗日仰晶清。
天上高懸明鏡,萬姓歡騰謳詠,八表賴經營。終且泯階級,抃舞慶功成。
歸去銅龍咽漏遲,歡娘偏唱惱公詩。
盛名早慕羅昭諫,狂態寧嗤杜牧之。
竹葉翻時鸞獨宿,桐花落處鳳相思。
鄂君繡被香熏久,心悅夫君卻未知。
雪黯江城,滿湖嵐氣春寒淺。上燈樓閣晚晴初,簫鼓誰家院。
蜜苣圍香正暖,夜蛾愁,行云蘸遍。舊情無奈,踏月歌沈,淩波塵濺。
轉燭年端,雨聲空切吳娘怨。小梅落靨又東風,偏趁天涯看。
憶別皋橋酒散,寄橫枝,江南夢遠。暗聞笛語,早晚歸舟,花香篷捲。
青林綠幄春歸后,
翠岫蒼崖雨過初。
作意尋幽還得笑,
隨宜供客莫求馀。
幾度開樽宴畫樓,月華孤負好中秋。姮娥也厭笙歌沸,云幕重重不上鉤。
何處人登庾亮樓,癡云特地妒中秋。試憑弦管吹將散,江靜天空月滿鉤。
人寂寂。一派暮愁天色。
風剪輕寒落漸側。紙窗吹半黑。
正對孤燈蕭瑟。又聽孤鴻嘹嚦。
庭外黃花清露滴。淚痕依樣濕。
唐虞雖已遠,
至道豈無傳。
度日一編里,
懷人千載前。
抱暖驅堅徑,聲連千里白。
鍊水縛地骨,寒落石林瘠。
晴眶歸眾曜,遠明表微僻。
凍漲冰葉散,風洲霰紋積。
勁草創堅立,溪翎登岸躑。
陸壑坦殊貌,群峰態轉益。
陡巘未云青,潛澌結夐石。
淞流解屢合,風日爭向夕。
當險值歸樵,聳肩避塵客。
十年蹤跡混漁樵,藉草巖頭共聽潮。
路入瘴江風土異,雁橫星漢朔云飄。
長懷五岳天邊去,遠謝諸生館下招。
西望石樓明月夜,敝裘霜鬢暗魂銷。
幽漫飛鳥視平原,露過浮沉漠漠屯。
此日風煙給泗左,無勞弓矢蕩烏孫。
波翻魚雁尋新氣,水冷葡萄似故園。
惆悵亂云還極上,不堪晻暖肆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