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
只因生在胡元世,豈將襤褸換羅衣。
壯圖落落還中止,高蹈悠悠且遁肥。
松竹森然真有味,衣冠整飭不須題。
優游但效商山客,云谷叢生薤露稀。
只因生在胡元世,豈將襤褸換羅衣。
壯圖落落還中止,高蹈悠悠且遁肥。
松竹森然真有味,衣冠整飭不須題。
優游但效商山客,云谷叢生薤露稀。
只因為生在元朝的時代,怎么能把破舊衣服換成華麗的羅衣。宏大的志向最終還是中途停止,悠然自在地隱居起來。松竹繁茂真有一番趣味,穿著整齊得體無需多言。悠閑自在地效仿商山四皓,云谷中生長著薤草,露珠稀少。
胡元世:指元朝統治時期。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權,當時漢族人常稱元朝為“胡元”。
襤褸:指破舊的衣服。羅衣:華麗的絲織品衣服。
壯圖:宏大的志向。落落:形容志向遠大。
高蹈:指隱居。遁肥:隱居避世。
森然:形容松竹茂盛的樣子。
衣冠整飭:穿著整齊得體。
優游:悠閑自在。商山客:指商山四皓,秦朝末年四位博士,為避亂世隱居商山,后出山輔佐太子劉盈。
薤露:薤草上的露水,這里可能象征著塵世的紛擾。
此詩創作于元朝時期,當時元朝是少數民族政權統治中原,漢族文人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壓抑。詩人可能胸懷壯志,但因時代的原因無法實現,于是選擇隱居避世,這首詩便是他表達自己志向和心境的作品。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了詩人不與元朝統治者合作的氣節和隱居避世的志向。其特點在于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用典等手法,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漢族文人在特殊歷史時期的思想和情感。
花明鳥語綰行云
蕩槳歸來日未曛
轉過蘇堤人不見
停舟又到岳王墳
一犁秋雨北風寒
蓑笠縈煙濕不乾
但愿三冬田水足
敢將筋力暫求安
嗟房之空兮,空且可居。
門闌幽寂兮,孟氏之廬。
清鐙熒熒兮,有子讀書。
昏夜勤勤兮,吾志碩圖。
皇天垂鑒兮,兒能成儒。
終歸泉下兮,無愧吾夫。
修琢巧,
犀象并檀槽。
掠遍香絲珂響細,
飏憑纖手月痕高。
紅浸半規潮。
可憐遐地產,常化燎原火。
口哆聲嗔,
招舟孟津。
馬飲濁浪,
人立濁塵。
閉門不問門前事
燈火薰天自不知
聞道朝來雪又下
老人今歲未應饑
萬里春風二月花,十年塵土一烏紗。惟將素節酬知己,豈有黃金買歲華。愁邊熟食無煙火,江上堅城有鼓笳。憶我舊游如昨日,繡簾青舫越天涯。
終南山色翠含煙,太白峰高尺五天。春暖鶯花連萬室,月明笙鶴會群仙。黃塵白發三千里,流水浮云十二年。齊楚飄零成潦倒,令人猶自憶秦川。
洛陽城里雪初消,流水天津尚有橋。漢寢隋陵春寂寞,龍門伊闕晚岧峣。相如完璧無遺恨,王子吹笙擬見招。為報山人休索價,可能容我伴漁樵。
日射天門萬象新,繡衣朱履侍楓宸。云移仙仗千官肅,日映龍顏四海春。金碗玉漿來內侍,紫泥丹詔下王人。十年趨走金陵道,到老低垂漢水濱。
漢水東流日向西,孤村煙樹鷓鴣啼。纖纖岸草迎人眼,踏踏江花映馬蹄。有客問奇仍載酒,故人相過輒留題。暮年正爾逢知己,布襪青鞋信杖藜。
江漢漂零今六載,故園迢遞尚三千。新春隱幾看云坐,遙夜懸燈聽雨眠。彭澤官貧猶有酒,杜陵身老未歸田。桃花流水深千尺,擬向溪頭理釣船。
嘉禾呈瑞表神州,
負海連江拱上流。
澤國風生太湖曉,
華亭鶴唳九皋秋。
讀書堆廢空陳跡,
會景堂空感舊游。
自愧行人窮歷覽,
慨思今古不勝愁。
祇論親切不論時,回笑諸方陷虎機。一句未容開口對,片帆先逐便風歸。頭頭有路堪行履,物物無差莫棄違。不見黃梅足奇士,盧公卻得祖師衣。
愧爾相求識歲寒,不嫌危磴路千盤。歸堂一剳曾親訪,閉戶深山肯自瞞。月下篇章應獨和,壺中天地共誰看。臨機大用全收放,何必區區握雪團。
深綠依依配淺黃,
兩般顏色一般香。
到頭裊娜成何事,
秪解年年斷客腸。
林下于今不乏賢,
君歸卻是地行仙。
數莖白發詩千首,
一片青氈官十年。
覓句但尋歸詠客,
賣文須買耦耕田。
勸君婚嫁蚤宜畢,
更向煙霞續舊緣。
不于三界現身意,
誰謂維摩談不二。
山空晝永鳥無聲,
春光不在千花里。
此身碌碌付勞薪,小別鸰原百感頻。
鴻爪幾經江浦雨,馬蹄新踏薊門塵。
尚煩詩禮聞猶子,共勵冰淵慰老親。
從此陟岡南望處,故園花月十分春。
玉釵風,鸞扇月。閒過穿針時節。籠畫燭,待牽牛。無人獨上樓。
樓前路,孤帆暮。又送去年人去。將錦字,上金梭。淺秋生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