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首 其二
不于三界現身意,
誰謂維摩談不二。
山空晝永鳥無聲,
春光不在千花里。
不于三界現身意,
誰謂維摩談不二。
山空晝永鳥無聲,
春光不在千花里。
不在三界中顯現身形與意念,誰說維摩詰只是談論不二法門。山林空寂白日漫長鳥雀無聲,春天的光景并非存在于千萬花叢里。
三界:佛教術語,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是眾生生死輪回的三種境界。
維摩:即維摩詰,佛教中著名的在家菩薩,《維摩詰經》記載其與文殊師利等討論佛法,以“不二法門”聞名。
不二:佛教指無差別、無對立的境界,超越二元對立的終極真理。
晝永:白天漫長。
千花:代指外在繁華的景象。
此詩為禪宗“頌古”體裁,盛行于宋代,多通過詩偈闡釋古德公案或佛理。作者借維摩詰“不二法門”的典故,結合自然景象,旨在破除對表象的執著,引導修行者體悟真如本心,反映宋代禪宗以詩說禪的風氣。
全詩以禪理為核心,前兩句借維摩詰典故點題,后兩句以山空鳥寂、春光非花的意象,揭示真理超越外在形式的主旨,體現禪宗“見性成佛”的思想,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蕉葉領,橘花翹。
紅藤篾子束裙腰。
私念鵔雞顏色好。
從誰道。
栽作大郎頭上帽。
三三兩兩伏茅茨,有事難言只自知。
心破膽寒無處著,風枝露葉亦驚疑。
才入林巒屏跡時,此身自幸少人知。
嬰孩底苦不解事,偏是怕時方始啼。
憶昨曾將明使指,軺車踏遍東城。重來游戲擁雙旌。江山皆故部,英俊盡門生。
杖策翩然歸去也,送行滿坐簪纓。尊前雨淚不勝情。曲終人散后,江上數峰青。
若古兮多奇,御夏兮高明。
蹇千山兮在下,石吐泉兮泠泠。
采新果兮半熟,被疏絺兮全輕。
非老子兮孰悟,亦晉人兮予盟。
風來南兮洗琴,棋落落兮爭聲。
心有官兮自玉,天相知兮同醒。
夜來深雨聞花嘆。風不定、低垂簾蒜。
煙濕草光迷,樹遠鶯聲換。
生離死別誰經慣。待舉筆、心情又嫩。
詩瘦有誰憐,酒病無人管。
清眺入深林,露氣熏芳芷。
野寺聞山鐘,遙遙隔溪水。
牯牛下崇岡,野禽浴溪水。
煙霞蔽茅茨,犬吠深林里。
沙鳥寒禽對水涯,
茅亭古屋共橫斜。
他年買宅成高隱,
只傍孤山處士家。
小樓人去,是誰教明月,照向空房。一夜梅花千里夢,無言獨自昏黃。
雁不箋愁,蛩難絮恨,塵滿舊琴囊。朝來鵲噪,鄰家夫婿還鄉。
猶記簾底牽衣,尊前閣淚,此際怕思量。病骨天寒無一把,消受薄薄衣裳。
卿自須憐,儂還是福,鏡里守容光。少年過也,不成長恁疏狂。
野性偏宜野,
寒花獨耐寒。
經冬開未盡,
不與俗人看。
文軌通函夏,衣冠捧御筵。萬方來貢日,四海太平年。
湛露承堯酒,薰風被舜弦。濫陪欣頌賞,竊吹仰鈞天。
御醴傳銀甕,宮花剪絳羅。夾衢陳警衛,當席擁笙歌。
化洽提封遠,恩沾賜宴多。還聞使臣語,東海不揚波。
爾童一何忍,
爾雉一何慈。
孰謂天良心,
人禽乃倒之。
紀定家田籍入官,
均糧一詔例從寬。
應知當日持權者,
不獨湖民淚不乾。
雄峙平西拱極城,中原逐鹿幾兵爭。而今三路縱橫過,南北咽喉一宛平。
長虹萬丈跨盧溝,勝地流傳七百秋。橋上睡獅今漸醒,似知匕首己臨頭。
橋邊城外滿夷氛,嘶馬鳴弦一再聞。況是犬牙交偽境,盤根錯節費揮斤。
河山寸土屬中華,保衛毫釐敢失差。逆料風波終險惡,不教蹈隙與乘瑕。
一聲刁斗動孤城,報道強鄰夜弄兵。月黑星沉煙霧起,時當七夕近三更。
報國殲讎正此時,紛紛將士盡登陴。十年我亦曾磨劍,安敢軍前后健兒。
消息傳來待折沖,當時尚冀息狼烽。誰知一勺揚波起,故道夷兵忽失蹤。
诪張為幻本無根,慣技由來不足論。藏本當年原自匿,詰他松井欲無言。
燃犀一照已分明,容忍都因在弭爭。得寸翻教思進尺,更憑強力迫開城。
挾持左右盡弓刀,誰識書生膽氣豪。談笑頭顱拼一擲,馀生早已付鴻毛。
譎計俱窮出遁辭,強論舊貫益支離。三年縱得墻東立,堂奧何曾許一窺。
脫身單騎縱歸來,未格蠻心尚費猜。激勵三軍堅壁壘,任教強敵也難摧。
飛鏃漫空動地來,開端戰責豈容推。一聲霹靂訇然起,無數民居付劫灰。
暗影沉沉夜戰酣,大刀隊里出奇男。霜鋒閃處寒倭膽,牧馬胡兒不敢南。
一局棋爭我著先,森田不振更牟田。增兵再調河邊旅,依舊逡巡不敢前。
岳家軍力信難撓,一紙書來欲代庖。我讀春秋知大義,大夫絕不論私交。
三章約法且言和,令下前鋒共止戈。畢竟夷人無信義,撤兵意少緩兵多。
我軍進退自堂堂,狡敵乘機又跳梁。明去暗來同鼠竊,沙崗殺氣尚埋藏。
保安小隊出填防,孰料中途阻夜郎。三百貔貅來一半,綠沉零落不成行。
爾詐如何說我虞,弓刀不放見深圖。背盟盡有辭堪藉,莫問殘骸究有無。
片語陰霾可掃開,一波三折敵遲回。魚潛鳥散蹤難覓,虜眾如潮滾滾來。
遍野煙塵晝復昏,又看豕突與狼奔。漢旗方指劉家廟,敵騎先馳大井村。
熱血如湯正沸騰,重聞擐甲益蒸蒸。同聲滅此方朝食,背約荊舒合創懲。
東傾雉堞北崩墻,血肉長城筑更強。眾寡懸殊攻守異,孤城屹立豈尋常。
滿目創痍困待蘇,乞鄰將伯賴相扶。失家縱有流亡苦,得粟差無凍餒虞。
見危授命分宜然,卻敵全憑眾志堅。遐邇關情勞慰勉,近來士女遠飛箋。
睡獅一吼震寰瀛,伐木丁丁見友聲。博得同情人共贊,不辭艱險到危城。
取義成仁早鏤膺,流言何待止金滕。但看三事宣天下,耿耿孤忠已可徵。
漫論玉帛換干戈,鬼蜮由來伎倆多。一夕殷雷聲徹曉,怎禁臨去送秋波。
舊約新章數數更,一波未止一波生。寇巢本自來關外,馬首如何指北平。
馮異精忠終為漢,趙云大義獨知劉。男兒衛國同心志,妄效狙公動詭謀。
不煩血刃吞長白,四省沉淪劇可哀。舊事已非重演日,圖窮匕見戰書來。
刀光如電吼如雷,抵死拚爭寸土回。重疊捷書如雪片,萬家爆竹克書臺。
睢陽大節見遺風,南苑孤軍盡守攻。先后捐身差頃刻,千秋奕奕表雙忠。
投筆軍前盡荷槍,莘莘學子武維揚。丹心碧血同千古,是好男兒總國殤。
未辟荊榛蜀道艱,三軍進退最相關。果然眾志成城易,不讓神功擘華山。
兜牟藥物載輕車,感動軍心力倍加。履險傳書瀕九死,急中智計幸無差。
血灑長空大地間,寒流衰草盡朱殷。忠魂合傍佳人冢,匹馬西風淚欲潸。
與城愧未共存亡,人慶更生我獨傷。國步方艱應有待,頭身終合向沙場。
延安振臂起高呼,合力前趨愿執殳。萬眾一心同御敵,山河保障定無虞。
山縣登高真勝事,滿筵當代英奇。黃花無語笑東籬。龍山真鼠輩,巴嶺漫羈棲。
醉后風流情更好,笑談落落珠璣。莫將烏帽任風吹。動容皆是舞,出語總成詩。
桂樹兮團欒,籬菊兮可采。
石磊磊兮沿荔,雁嗷嗷兮離叆。
人心悽兮易涼,時令遷兮誰縡。
攬古昔兮自悵,視彭殤兮何待。
吁嗟秋兮,不以悲而能輕,不以愁而為怠。
若得意兮騷者,酒淋騷兮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