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葒花
問花憶別向秋江,清占花叢白鳥雙。
落日裊愁歸釣岸,薰風吹艷入船窗。
情迷洲渚根無蒂,名寄閭閻曲有腔。
寒露拉摧浮脆盡,斷磯絕岸出枯樁。
問花憶別向秋江,清占花叢白鳥雙。
落日裊愁歸釣岸,薰風吹艷入船窗。
情迷洲渚根無蒂,名寄閭閻曲有腔。
寒露拉摧浮脆盡,斷磯絕岸出枯樁。
對著水葒花回憶起在秋江邊的離別,它清雅地在花叢中與雙飛的白鳥為伴。落日余暉中它似含著愁緒,在釣岸旁裊裊而立,暖風吹拂著艷麗的花朵映入船窗。它的情思沉醉在洲渚間,好似無根無蒂般自在;它的名字流傳在民間,還有著小曲傳唱。寒露襲來將它脆弱的部分摧殘殆盡,只剩下斷磯絕岸旁的枯樁。
清占:清雅地占據。
裊愁:似含愁緒的樣子。
薰風:暖風。
洲渚:水中小塊陸地。
閭閻:泛指民間。
拉摧:摧殘。
浮脆:指水葒花脆弱的部分。
斷磯:斷開的石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詩人在江邊看到水葒花,由花的生長與凋零聯想到離別、時光等,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以水葒花為主題,描繪了其在秋季的生長與衰敗過程。主旨是借花抒情,展現美好事物的易逝。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細膩表達。
酒脯今宵列綺筵,祭詩醉灶不遑眠。
親朋索寫宜春帖,兒女爭求壓歲錢。
痛飲每貽鄰里笑,浪吟偏惹姓名傳。
回頭頓覺前非悟,明日吾生又一年!
坐聽風雷起空谷,俄看四面野云生。道人不作英雄氣,可笑當年失箸驚。
幾檻虛明不著埃,忘機鷗鳥自飛來。北窗高臥羲皇世,九陌紅塵安在哉。
陂塘五月迎秋爽,脩竹成陰一徑開。俗客自應慚到此,幽深雅稱杖藜來。
林宗烏幘任攲傾,緩帶荷風拂面清。城市輪蹄鬧如織,飄然從此便登瀛。
篆香如霧細縈簾,始信壺中別有天??蜕狳S粱今熟否,邯鄲無夢夢游仙。
湖光空闊水天秋,翠蓋紅衣永日留。惟有詩情磨不盡,碧云吟就喜湯休。
度塹昏鴉接翅稀,斷霞相映霧山微。騶車不用飛青蓋,試作山翁倒載歸。
黃金勻揉萬英開,步繞清芬過砌臺。一笑欣然超鼻觀,知公曾到月中來。
內熟先從一念收,浩然勿藥更何求。西山故自朝來爽,政不驚人語不休。
絕景頻因警句誇,莫傳俚耳便紛挐。須知味道耽巖穴,志意難將富貴加。
秋藕繅絲綴冷香,蓼花靺鞨染輕霜。
月津巳轉從云妒,星渚初離更夜長。
臨水登山悲郢客,守庚煉己老丹房。
白蘋一罅清泉鏡,風飐霜髭照影涼。
荒地欲松園更腴,
誅茅覆草令秋枯。
種時禾秸驚風雨,
雜植還教薏苡扶。
地棘天荊滿目遮,雨花臺外夕陽斜。當年帝子今何在,無限傷心付落花。
萬戶千門夕照中,彌天暮色裊長空。何來多少萍飄客,憑吊當年明故宮。
昔有兩間屋,晨昕西夕照。長夏苦炎威,炊煙雜茶灶。
我依二母居,一經課后效。床前書幾陳,蛟蚋??澙@。
攤書紡車旁,形影互相吊。庭闈樂復樂,寬窄那計較。
即今擴新居,高爽向南曜。雖殊廣廈觀,幸免偪仄誚。
是處可延佇,堂隨所到。誰云熱難避,廢書日坐嘯。
古賢容膝安,努力事仇校。
誰氏園林擇勝開,山環抱復水瀠洄。
川橫橋喜路不斷,岸轉船如峰自回。
意入敞亭趣有永,目游高閣望無埃。
分明層疊淺深處,欲問丹青能是哉?
前度寒林去不回,
洞門今為小猿開。
不因擲果為香餌,
未必人呼肯下來。
官不追求盜不窺,得閑終日閉荊扉。
有時斸圃趁春事,幾度荷鋤隨月歸。
酒里最思陶靖節,江邊時憶謝玄暉。
自知此外無他障,一任蕭然鬢發稀。
我生漫道不逢辰,有志愿從屈處伸。
半壁山河留義士,十年征戰禍庸臣。
煙消村市樓臺靜,雨霽郊原草木新。
怕聽湖邊雙燕子,呢喃偏向故園親。
頃傳湯序心傾挹,茲得姚鈔手闔開。
朱子所疑非孔傳,漢儒之罪甚秦灰。
時清縱未經筵召,歲晚寧無掌故來。
攬轡遠臣慚力薄,不能為國論遺材。
春山青,春水綠,
鳥弄笙簧,梅飄香玉。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聲色純真豈容攢簇。
聽不足,觀不足,
一會靈山儼未分,斷弦須是鸞膠續。
圣主仁恩務息民,
收兵方外卷威神。
老農自保太平樂,
焉用空言羞使臣。
司農論議朝端重,副相聲名輦下聞。
豈意尚煩西顧策,翻教暫領朔方軍。
河邊遠道人千里,天外鄉書雁幾群。
到日關城春色早,李陵臺畔柳紛紛。
十尺樓闌三尺臺,碧山綠水自周回。
百年老樹春仍媚,半畝方塘天亦開。
漫倚南山歌白石,誰從東海問蓬萊。
安期一去無回首,且把新醪滿瓦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