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秋風生桂枝
又勝春風處,秋芳宇宙清。
由來天路遠,幾許桂枝生。
古道寒云色,空山落葉聲。
忽看金粟綴,如在蕊宮行。
香入銅盤飲,根愁玉斧驚。
小山人倚袖,延佇不勝情。
又勝春風處,秋芳宇宙清。
由來天路遠,幾許桂枝生。
古道寒云色,空山落葉聲。
忽看金粟綴,如在蕊宮行。
香入銅盤飲,根愁玉斧驚。
小山人倚袖,延佇不勝情。
秋天的景致比春風吹拂時更有勝處,秋天的芬芳讓天地都清爽起來。向來通往天庭的路遙遠難行,不知有多少桂枝生長。古老的道路上寒云呈現著暗淡的顏色,空曠的山間傳來落葉飄落的聲音。忽然看見如金粟般的桂花點綴著,仿佛行走在仙宮之中。桂花的香氣融入銅盤中的飲品里,只怕桂樹的根會被玉斧驚擾。一位隱士倚著衣袖,長久站立,不勝深情。
秋芳:秋天的花草芬芳。
天路:通往天庭的路,也可指高遠的仕途。
桂枝:這里可能指桂樹的枝條,也有象征科舉功名之意。
金粟:桂花的別稱,因其花朵如粟米般金黃。
蕊宮:仙宮。
銅盤飲:可能指用銅盤盛裝的飲品。
玉斧:傳說中吳剛伐桂所用的斧頭。
小山人:指隱士。
延佇:長久站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在欣賞秋景時,有感于秋景的獨特魅力,同時可能也聯想到自己的人生境遇和追求,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秋景,突出了秋景的獨特韻味。其特點在于將自然之景與情感、想象相融合,營造出豐富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十分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秋景細膩的觀察和獨特的感受。
驄馬翩翩,薦冠矗矗,豐采超群。記閶闔排云,當年封事,樓臺得月,此夜清尊。舊話偏長,好懷難盡,笑口平生得共君。靈峰麓,喜謾勞車馬,特駐柴門。
五云北望天閽。正迢遞、江湖引夢魂。念老我余齡,自宜田野,看君壯氣,久負經綸。邊塞煙氛,閭閻疲瘵,須向明廷仔細論。茲行好,愿匡扶圣主,早建奇勛。
誰云燕趙敵瓊酥,
何似君家一綠珠。
酒罷早歸香閣睡,
也應蘭麝早添爐。
久踐中臺座,終登上將壇。
誰言斷車騎,空憶盛衣冠。
風日咸陽慘,笳簫渭水寒。
無人當便闕,應罷太師官。
不復蹋踶人,踶地地欲穿。盆隘歡繩斷,蹋壞絳羅裙。
不復出場戲,踶場生青草。試作兩三回,踶場方就好。
陽春二三月,相將蹋百草。逢人駐上看,揚聲皆言好。
暫出后園看,見花多憶子。烏鳥雙雙飛,儂歡今何在。
湖水無聲事已闌。馀酸猶染筆毫間。九峰三泖重重恨,不堪看。
容易好天隨夢遠,盡多宿草泣秋殘?;厥紫﹃枱熈?,有欄干。
臨軒再策豈虛文,
要語詒謀敢弗遵。
昭格天心惟至敬,
封培邦本在深仁。
詳延喜見洋洋對,
來譽知為蹇蹇臣。
始進便當思遠到,
會須華國有儒珍。
石橋斜斗水
竹杖行堪把
隔溪鶴如人
相看不知野
神龍天表露端倪,
億萬蒼生望眼迷。
盡道風云隆際會,
掃清東海惡鯨鯢!
平生積學未經施,
玉折徒增士友悲。
存順沒寧男子事,
晨窗慰爾五峰詩。
世人愛讀書,將以榮其軀。
山人愛讀書,亦以樂其軀。
倦臥置枕邊,行止常與俱。
人言何苦爾,我亦笑其愚。
不愿天中天,胡為效世儒。
久慕西林不關佛,廬山面目此能窺。
浮峰煙雨碧如幻,夾澗杏桃紅未知。
七級浮屠新矯正,千年僧舍盡歸尼。
舊題殘壁依稀在,遙念坡仙潑墨時。
隱機倚不織,尋得爛熳絲。成匹郎莫斷,憶儂經絞時。
碧玉搗衣砧,七寶金蓮杵。高舉徐徐下,輕搗只為汝。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生并頭蓮。
春歸殘臘里,行色在孤舟。
山入毗陵翠,河經溧水流。
青氈寒榻共,絳帳夜燈留。
時雨諸生望,休過太白樓。
感深情,秋日借寒泉,寶瑟結清游。任急弦飛聽,昔心長系,夕飲未休。漫譜家山何處,天地入孤舟。猶似荊南客,倦賦登樓。
又聞笛聲哀怨,叫中天明月,鄉夢悠悠。自清商寢響,唱起海西頭。憶行窩、梅為誰好,怕蕓黃、驚葉點波浮。待描入小窗短幅,與畔牢愁。
玉砌曉光寒,
家風個樣生。
須知平白處,
著腳是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