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茂悅提舶二首 其二
洛社忘年契,
惟公最己知。
誦言司馬賦,
喜說項斯詩。
問字時攜酒,
鉤玄共訂碑。
豈期三日別,
遽作百年悲。
洛社忘年契,
惟公最己知。
誦言司馬賦,
喜說項斯詩。
問字時攜酒,
鉤玄共訂碑。
豈期三日別,
遽作百年悲。
在洛社與您結下忘年之交,只有您最了解我的內心。常一起誦讀司馬相如的賦作,歡喜談論項斯的詩句。請教文字時總帶著酒來,探討精微共同校訂碑銘。怎料三日之別后,竟突然成為永別之悲。
洛社:原指宋代洛陽文人雅集的團體,此處借指文人交游之地。
忘年契:不計較年齡差異而結下的深厚情誼。
司馬賦:指漢代司馬相如的辭賦,代指優秀的文學作品。
項斯詩:項斯為唐代詩人,其詩格清奇,此處代指佳篇。
問字:指向人請教文字或學問,典出漢代揚雄《方言》。
鉤玄:探索精微的道理或內容。
訂碑:校訂碑銘文字,指共同研討學術。
遽(jù):突然、急速。
此詩為挽悼友人王茂悅而作。二人相交為忘年之友,常以詩文相契、學問相砥。王茂悅猝然離世后,詩人追憶往昔交游,作此詩表達哀思。
全詩通過回憶與王茂悅的詩酒酬唱、學問切磋等細節,展現深厚友誼,末句以‘三日別’與‘百年悲’的對比,突顯驟失知己的痛切,是一首情感真摯的挽友之作。
岳樹五千仞,蓮花千萬枝。
宛然明月夜,非是少年時。
已自歡悰少,那堪官緒羈。
人言急行樂,何以且遲遲。
國爾懷孤憤,麟兮嗣古風。
謂宜空冀北,何意召河東。
榕葉烝山祲,梨花慘殯宮。
傳家今有子,身后未應窮。
日煖衣猶襲,宵長被有棱。
朝晡三楪飯,昏曉一釭燈。
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
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憶昔單車使,惟君勇輔行。
馬隤招共載,羝乳約同盟。
老去長懷舊,悲來遽隔生。
故人凋落盡,衰涕不勝橫。
江欲浮秋去,山能渡水來。
娵隅蠻語雜,欵乃楚聲哀。
寒早當緣閏,詩成未費才。
愁邊正無奈,歡伯一相開。
天地同浮水上萍,羲娥迭耀案頭螢。
山中名器兩芒??,花下友朋雙玉瓶。
童子昔曾夸了了,主翁今但諾醒醒。
歸田贏得多無事,輸與諸公汗簡青。
炭熟香濃石鼎煨,人言小合是春臺。
蕉心翠展一冬在,梅藟粉融連夜開。
肅肅九冰妨發育,溫溫三火護恢臺。
養生此外無遺說,梨棗元須趁暖栽。
身濟投艱業,時乘撥亂機。
荊榛荒帳殿,風雨颒戎衣。
有日臨黃道,無星彗紫微。
至今淮海上,猶詠六龍飛。
二山巉絕照南州,俯看千檣總芥舟。
日腳镕金浮巨浸,波聲翻雪撼高丘。
鐘聞兩岸詩無敵,口吸西江話已酬。
別有英雄懷古意,他年擊楫誓中流。
晝坐既催頹,夜臥亦展轉。
檢校百骸間,無一得安穩。
四大元假合,解散會歸盡。
何煩造化兒,前期苦相窘。
咄咄方書空,忽發一笑囅。
都緣有我相,浪把此身認。
于中有安否,隨即生喜慍。
蟬聲耳根響,蠅趐目中暈。
無明徧大千,祇自植愁本。
化兒安在哉,作詩謝不敏。
神仙懶學古浮丘,祖意慵參老趙州。
四壁塵埃心似水,一生風露鬢先秋。
病衰謹謝吳中客,技拙甘同楚國優。
斥鷃蓬蒿元自足,世間何必臥高樓。
日以秋還短,涂緣熱故長。
也知茅店小,奈此竹風涼。
更遠終然到,而吾有底忙。
欲行猶小駐,咫尺便它鄉。
吾父先歸吾未可,吾母已行猶顧我。
兒女喜歸未解悲,我愁安得似兒癡。
墻頭人看不須羨,居者那知行者嘆。
昨日幸晴今又雨,天公管得行人苦。
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風鳴屋正無端。
人家養子要作官,吾親此行誰使然。
許國心如日,還家鬢未星。
四并供燕喜,萬事付攖寧。
東牖樽猶湛,南園醉不醒。
凄涼招隠路,苔蝕履綦青。
不著官人宿,無如野店何。
見容幸有此,雖陋更嫌它。
頭虱妨歸夢,鄰雞伴寤歌。
此生眠食爾,行路總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