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姪比課五言詩已有意趣老懷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季賡和勝終日飽閑也 其三
日煖衣猶襲,宵長被有棱。
朝晡三楪飯,昏曉一釭燈。
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
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日煖衣猶襲,宵長被有棱。
朝晡三楪飯,昏曉一釭燈。
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
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白天暖和我還穿著厚衣,夜晚漫長被子都有了折痕。早晚三餐就吃幾盤飯,從早到晚就一盞燈相伴。陪我坐著的人蜷縮如小幾,扶我行走的人瘦得像枯藤。這一生的境遇真適合入畫,就像寂寞地在松樹下休憩的僧人。
襲:加穿衣服。
朝晡:早晨和傍晚。
楪:同“碟”。
釭燈:油燈。
跧:蜷縮。
生緣:人生的境遇。
從標題可知,詩人在病中創作此詩,為了啟發藻侄等晚輩學詩,讓他們賡和詩作。當時詩人處于病中,生活清苦孤寂,心境也較為落寞。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病中的生活狀態與心境。其突出特點是用質樸語言描繪清苦生活,營造出孤寂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真實的生活感受與創作風格。
春風亭館看花時,自變新聲教《柳枝》。只恨秀娘空第一,不曾歌得斷腸詞。
丘與馬,入道絕貪求。欲報師恩常念念,三年守服豈能休。何處好藏頭。舊居址,深謝許同修。但愿我公同我志,同心同德做同流。同步訪瀛洲。
水月爭流,水迅月遍能及。江山綿邈,似群龍倦息。銀沙一片,著個善愁人立。滿襟風露,隔江聞笛。遙憶嚴城,正燒登作元夕。笙歌消酒,舉杯和月吸。誰知云外,有客苦搜吟筆。一般勝賞,那分喧寂。
茂林新幄翠重重,猶有殘花掩映紅。庭館漸虛容散涉,時攀園果作狙公。
九重優詔許投簪,千里家山獨抱琴。明月清風黃閣夢,青山落日故人心。城頭片雨沾行旆,江上孤帆背夕陰。去去莫忘朋舊好,雁來還擬寄佳音。
情根割斷債難酬,一片云棲水上樓。扇底桃花紅未褪,銷魂最是秣陵秋。
探春繞遍玉闌干,香暗冰痕屐齒寒。怕有花頭遭凍損,枝枝呵手掐來看。
重理枯桐欲斷絲,可堪詩國久無詩。荒年谷與豐年玉,誰道蛾眉不入時。
荏苒春光去不還,朝來白發鏡中斑。簿書擾擾成何事,返我山中學駐顏。
騎鯨飛舄兩詩仙,簪盍東吳豈偶然。天畔云龍誰可比,舟中李郭世爭憐。泰山丘垤忘高庳,騕裊駑駘盡后先。一著輸君歸計早,畏途何似日高眠。
松陵第四橋前水,風急猶須貯一瓢。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濤翻雪小停橈。人家住近江城外,月色波光上下天。風景自佳時俗異,泊舟閒詠白云篇。白鷗飛處夕陽明,山色隔江眉黛橫。試看三高祠下水,悠悠中有別離情。
湖上風煙三月三,湖中新水遠拖藍。風流再續蘭亭后,文物誰當北斗南。林外鳥驚人語亂,花前春共客情酣。乘時張弛非沈湎,紀勝無才卻自慚。
孤根在寒谷,無分逐東風。流輩剛言好,中心只固窮。
前浮芙蓉翠,后汎石耳云。君欲竟幽討,絕壁更一捫。
吳江女娘冰玉肌,薄抺膩粉厚抺脂。蘭舟蕩漾翠波里,花間爛漫香風吹。蓮心苦難食,食之不療饑。藕絲短難織,織之不成衣。采蓮采蓮人未歸,山長水遠歸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