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錄事誠二首 其一
歙州江見底,錄事亦如之。
休吏早封印,訪僧閑著棋。
舊鞍羸馬出,矮屋破簾垂。
行處與住處,官清人不知。
歙州江見底,錄事亦如之。
休吏早封印,訪僧閑著棋。
舊鞍羸馬出,矮屋破簾垂。
行處與住處,官清人不知。
歙州的江水清澈見底,張錄事的為人也像這江水一樣純凈。他早早結束公務封好官印,閑暇時去拜訪僧人、悠閑地下棋。騎著破舊鞍子的瘦馬出門,居住的是矮屋,垂著破簾子。無論走到哪里、住在哪里,他為官清廉卻無人知曉。
歙州:地名。
錄事:官名,這里指張錄事。
休吏:停止辦公。
封?。悍夂霉儆?,意味著停止辦公。
羸馬:瘦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員貪污腐敗現象,而張錄事為官清廉,詩人有感于此,寫下此詩來贊美他。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張錄事的清廉。其特點是通過具體生活場景刻畫人物形象,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社會中清廉官員的形象。
彩鳳欲將歸,提羅出郊訪。
羅張大澤已,鳳入重云飏。
朝棲昆閬木,夕飲蓬壺漲。
問鳳那遠飛,賢君坐相望。
鳳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但使雛卵全,無令[矰]繳放。
皇臣力牧舉,帝樂簫韶暢。
自有來巢時,明年阿閣上。
蠻絲系條脫,妍眼和香屑。
壽宮不惜鑄南人,柔腸早被秋波割。
清澄有余幽素香,鰥魚渴鳳真珠房。
不知瘦骨類冰井,更許夜簾通曉霜。
土花漠碧云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孀妾怨長夜,獨客夢歸家。
傍簷蟲緝絲,向壁燈垂花。
簷外月光吐,簾中樹影斜。
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佳人靚晚妝,清唱動蘭房。
影入含風扇,聲飛照日梁。
嬌嚬眉際斂,逸韻口中香。
自有橫陳分,應憐秋夜長。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籠桂,虛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妝樓上。鸞鏡未安臺,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勝情,庭前風露清。月臨人自老,望月更長生。
東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聲斷絕。昔年拜月逞容儀,如今拜月雙淚垂。
回看眾女拜新月,卻憶紅閨年少時。
紫皇宮殿重重開,夫人飛入瓊瑤臺。
綠香繡帳何時歇,青云無光宮水咽。
翩聯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發。
紅璧闌珊懸佩珰,歌臺小妓遙相望。
玉蟾滴水雞人唱,露華蘭葉參差光。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
霜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
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疎桐。
啟重帷,重帷照文杏。翡翠藻輕花,流蘇媚浮影。
瑤笙燕始歸,金堂露初晞。風隨少女至,虹共美人歸。
羅薦已擘鴛鴦被,綺衣復有蒲萄帶。殘紅艷粉映簾中,戲蝶流鶯聚窗外。
洛濱春雪回,巫峽暮云來。雪花飄玉輦,云光上璧臺。
共待新妝出,清歌送落梅。
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疎。
相逢一醉飽,獨坐數行書。
小池聊養鶴,閑田且牧豬。
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
倚床看婦織,登垅課兒鋤。
回頭尋仙事,并是一空虛。
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
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
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
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
前彈廣陵罷,后以明光續。
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
世無鐘子期,誰知心所屬。
正氣遶宮樓,皇居信上游。
遠岡延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搗麝成塵香不滅,拗蓮作寸絲難絕。
紅淚文姬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
君不見無愁高緯花漫漫,漳浦宴余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虜,欲吹羌管先汍瀾。
舊臣頭鬢霜華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萬古春歸夢不歸,鄴城風雨連天草。
提劒云雷動,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國老見星精。
發棹魚先躍,窺巢鳥不驚。
山呼一萬歲,直入九重城。
入叢臺,叢臺裛春露。滴瀝間深紅,參差散輕素。
妝蝶驚復聚,黃鸝飛且顧。攀折殊未已,復值驚飛起。
送影舞衫前,飄香歌扇里。望望惜春暉,行行猶未歸。
暫得佳游趣,更愁花鳥稀。且學鳥聲調鳳管,方移花影入鴛機。
竹生大夏谿,蒼蒼富奇質。
綠葉吟風勁,翠莖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鸞食其實。
寧知軒轅后,更有伶倫出。
刀斧俄見尋,根株坐相失。
裁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雖自傷,無心復招疾。
不如山上草,離離保終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