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三首 一
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疎。
相逢一醉飽,獨坐數行書。
小池聊養鶴,閑田且牧豬。
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
倚床看婦織,登垅課兒鋤。
回頭尋仙事,并是一空虛。
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疎。
相逢一醉飽,獨坐數行書。
小池聊養鶴,閑田且牧豬。
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
倚床看婦織,登垅課兒鋤。
回頭尋仙事,并是一空虛。
像阮籍一樣慵懶度日,如嵇康一般疏淡意氣。朋友相逢就暢快飲酒飽餐,獨自靜坐就閱讀幾行書卷。在小池塘里暫且養鶴,在閑置的田地上牧豬。小徑上長滿了如陶淵明居所那樣的草,居所旁的花使揚雄的住處也顯得暗淡。靠在床上看妻子織布,到田埂上督促兒子鋤地。回首追尋神仙之事,一切都是空虛的。
阮籍:三國時期曹魏詩人、竹林七賢之一,以放任不羈、嗜酒著稱。
嵇康: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性格剛直,疏淡名利。
元亮: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他的居所門前有“三徑”。
子云:指西漢文學家揚雄,字子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塵世紛擾感到厭倦,向往田園寧靜生活的心境。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求神仙方術等風氣,而詩人通過此詩表達了自己對這種虛幻之事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田園生活,批判尋仙虛妄。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質樸。它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追求和價值觀念,在反映田園生活題材的詩歌中有一定的特色。
燈火長街閧小兒,龍鐘老子亦隨嬉。小兒作閧渾無度,老子貪嬉固有時。滿眼杯盤人盡醉,大家簫鼓夜何其。金吾不禁銷金事,莫為春城算酒資。
春欲雨,朝起怯新寒。文杏花嫣紅欲涴,柔桑葉大綠成團。慵自卷簾看。人漸遠,相見夢中難。照我花枝容易減,怪他銀燭淚無乾。心事見眉端。
陽坡日暖眼迷離,芳草春眠對兩兒。誰道姮娥曾作伴,廣寒孤宿已多時。
汝向句傳領百僚,予留滄海伴漁樵。風霜共飽誰終耐,日月如私未敢驕。地遠鱗鴻甘寂寞,天空鵬鴳各逍遙。相逢莫責元龍禮,豈有山人愛折腰。
野人再到城南寺,臨水芙蓉次第開。新酒瓦盆青映竹,舊題石壁綠封苔。夕陽半嶺牛羊下,秋色滿天鴻雁來。獨有新亭天地闊,不須揮淚灑蒿萊。
山中木薯正癡肥,乘雨持鋤深挖歸。香軟最宜療肚腹,豐余尚可及雞豨。青蘿白水心塵少,紅樹碧山詩興飛。勝似賢髦被名困,嘔心剔肺陷重圍。
閑愁擬向醉中灰,玉液能傾酒一杯。身似孤云難入夢,瓊花影里獨徘徊。
煮茶燒落葉,掃徑動閒云。水涸溪痕見,林疏岫色分。齋居長自掩,麋鹿動成群。短屐相過數,惟應鄭廣文。
風雨分林夜,蕭條十載前。故廬仍綠樹,精魄已黃泉。妻子今難托,詩文后日傳。不堪生死意,為爾久凄然。
闊略師生禮,相將把釣竿。青山閒共適,白發醉同歡。雨色尊前近,灘聲樹杪寒。踏泥連騎緩,歸路不知難。
境勝陰陽會,泉甘草樹芳。清池凝玉液,翠壁瀉虹光。澤潤京師闊,流交渤海長。山前亭子在,游豫憶宣皇。
今日缽囊南去人,當時雕句作新春。更知自昔相逢意,定是他生骨肉親。
天上仙人紫綺裘,偶題明月到揚州。日邊使者徵方急,泉下奸臣死亦羞。宣室正思前席問,淮南誰賦小山幽。玉堂信與人間隔,肯為瓊花更少留。
吾聞老郭之傳許與江,山水絕筆稱無雙。此圖夜景江所作,仿佛秋聲動林壑。長江澄澄月在水,遠山蒼蒼樹如蟻。如此江山夜放舟,若人真是逍遙游。爾來一百四十載,陵谷變遷圖畫在。世無蘇李兩詩仙,赤壁采石俱蕭然。老夫此興固不少,解裘亦足酤清醥。出門有礙行且休,不如燒香看畫樓上頭。
石門草色曳春裾,愁里春花滿舊廬。計吏征求那太急,蒼生憔悴竟何如。黃河北注魚龍泣,赤壤終年稼穡虛。天上近傳優恤詔,可能一夕起樵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