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周公謹見寄 其四
射洪高蹈翁,哀歌淚盈盈。
幽居觀元化,悼此歲月更。
感遇三十篇,讀之慨余情。
白露號玄蟬,春日鳴倉庚。
射洪高蹈翁,哀歌淚盈盈。
幽居觀元化,悼此歲月更。
感遇三十篇,讀之慨余情。
白露號玄蟬,春日鳴倉庚。
射洪那位超凡脫俗的陳子昂,悲歌時淚水滿盈。他幽居靜處觀察自然變化,哀悼著歲月的更迭。他寫下《感遇詩》三十篇,讀起來讓我感慨萬千。白露時節寒蟬哀號,春日里黃鶯啼鳴。
射洪高蹈翁:指陳子昂,他是射洪人,性格超凡脫俗。
元化:指自然的變化。
更:更迭、變換。
感遇三十篇:陳子昂所作《感遇詩》三十首。
玄蟬:寒蟬。
倉庚:黃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周公謹可能與作者有一定交往并寄詩,作者次韻相和。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定的變遷中,作者借陳子昂的事跡和感慨來抒發自己對時光、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以陳子昂為切入點,借其《感遇詩》抒發自身感慨。通過自然景象的對比,體現時光流轉。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以及對傳統文人精神的追慕。
不礙遙看冷翠微,盡教叢竹映窗扉。
籬根傍水知魚樂,屋角鄰花鳥自歸。
濁酒野芹安已久,華軒高馬到從稀。
人間回首皆堪鄙,羨汝幽棲得所依。
周子觀定海,
下窺東極深。
王君誇雁宕,
歷遍青瑤岑。
我有山水癖,
聞之熱中襟。
短屐蠟已屢,
長筇鏘有音。
今將別我去,
何時共登臨。
手定山河,二百載十有六君。空留得寶城松吹,金瓦苔紋。蟬奏千般羅帳伎,鴉如幾個錦衣軍。斷送他王氣后弘光,先建文。
孝陵路,村酒醺。靈谷寺,晚鐘聞。早銅駝歸魏,玉馬辭殷。幸少牛羊童豎火,已無龍虎帝王云。與漢唐開國幾英雄,爭夕曛。
暫結漁樵侶,相逢似舊鄰。多懷煙水趣,卻愧宦游人。雞黍間中味,桑麻世外身。終身五湖畔,瀟灑樂吾真。
屏跡荒郊外,逍遙絕世緣。立殘千頃月,釣破一溪煙。鹿臥青山穩,花開白晝妍。古來傳吏隱,從此得真詮。
絕壑渺無際,迂回路幾層。偶來尋古跡,回首失前村。待月穿松徑,沿鐘到寺門。繩床趺坐久,清磬半黃昏。
野田新霽后,散步足徜徉。戲水魚知暖,尋花蝶抱香。芹泥添燕壘,柳葉囀鶯簧。遙憶龍山畔,春風舊草堂。
今日春光好,晴郊看采桑。摻摻垂素手,緩緩出微行。有意悲公子,何心戀懿筐。夕陽歸去晚,春恨滿陂塘。
獨飲不成醉,閑吟興亦闌。鄉心歸夢杳,春意落花殘。未便幽棲好,還憂行路難。江州風雪滿,何處著征鞍。
此生何良苦,白首愧窮經。
紛紛事筆札,一藝不成名。
常為十口累,俯仰不解營。
塊然如木石,笑比偶人形。
東坡恨聰明,不得至公卿。
云何柳子厚,乞巧通天靈。
當世偉丈夫,善步猶卻行。
智慧先天下,難以口舌爭。
顧予甘薄劣,抱一學無生。
老樹丫叉。
瘦竹籬笆。
徑支離處士人家。
犬無驚吠,鶯有清嘩。
但席為簾,茅為瓦,紙當紗。
爐內烹茶。
瓶內簪花。
客來時、園有壺瓜。
紅塵不到,白發休嗟。
且讀離騷,點周易,講南華。
先生為郡冠諸公,
興學由來有古風。
青史無勞稱衛颯,
黃堂今復見文翁。
化行古水弦歌內,
道在金臺俎豆中。
老我河汾遺教遠,
相思應與此心同。
軒過何以答高情,
光祿新分九醞清。
琥珀浮來濃有色,
琉璃寫出細無聲。
試看寶鏡催人老,
肯使金樽負月明。
萬事如棋堪一笑,
幾番輸去幾番贏。
去越思吳居甫里,
并祠千載說三高。
到頭杞菊饒馀味,
不涉人間富貴勞。
有酒何勞月。盡拈毫、醉乘吟興,調翻鏤月。卻喜珠璣酬滿篋,更許弟昆批月。笑孺子、也隨哦月。綺幄獨憐香翠隱,羨簪花、眉斂還攜月。閑參個,僧敲月。
狂哉大阮偏嘲月。昵柔鄉、巫云夢隔,只懷閨月。慚我巴詞裒郢雪,搜卻幾多風月。差不負、這宵缺月。玳瑁且裝成,艷事芬流,留取爭評月。拚歲歲,重澆月。
掃地潑水相公來,
最好三門八字開。
祇恐玉堂便歸去,
未容蓮社久追陪。
毅毅掛榻翁,孺子來如家。
長安聚蚊兒,車馬紛囂嘩。
裔孫會兩窮,韶顏映蒼華。
長嘯敘孔李,驚翻籬角鴉。
蚤薄軒裳貴,高尋綺皓蹤。
一囊閭里藥,六尺水云筇。
午枕眠芳景,晴檐望遠峰。
柴門常不掩,應得野夫從。
車隨石路去迢迢,
夾岸楓林隱一橋。
松樹不知何處盡,
人穿蒼翠已三朝。
剖符守東海,所職在黔黎。
才疏寡惠愛,莫救饑寒啼。
多君美無度,三益開我迷。
常恐膠漆解,詎意參商睽。
君行樹鴻名,余當還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