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周別駕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六
剖符守東海,所職在黔黎。
才疏寡惠愛,莫救饑寒啼。
多君美無度,三益開我迷。
常恐膠漆解,詎意參商睽。
君行樹鴻名,余當還故溪。
剖符守東海,所職在黔黎。
才疏寡惠愛,莫救饑寒啼。
多君美無度,三益開我迷。
常恐膠漆解,詎意參商睽。
君行樹鴻名,余當還故溪。
我被授予符節治理東海,職責本是關懷百姓。無奈才學淺薄缺乏仁愛,無法解救他們的饑寒哀啼。您的美德無量令我欽慕,如‘三益之友’為我解疑。常怕如膠似漆的友情消散,沒想到如今竟如參商二星分離。您此去必將樹立顯赫聲名,我則該回歸故鄉的溪畔。
剖符:古代授官的憑證,此處指被授予官職。
黔黎:指百姓,黔為黑色,黎為眾,代指平民。
寡惠愛:缺乏仁愛之心。
三益:出自《論語》,指有益的朋友(直、諒、多聞)。
膠漆:比喻親密無間的友情。
參商:參星與商星,此出彼沒,永不相見,喻分離。
鴻名:顯赫的名聲。
故溪:故鄉的溪水,代指故鄉。
此詩為詩人任東海地方官員時,友人周別駕、王司理將入京之際所作。詩中既反映了詩人任上對治民不力的愧疚,也表達了對友人美德的贊賞及離別時的復雜心緒。
此詩為贈別之作,前半述己任上治民無方的愧疚,后半贊友人美德并抒離別之情。語言質樸真摯,情感層次豐富,既體現詩人的自省,又展現對友人的欽慕與不舍,是一首情感真摯的贈別詩。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比□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多。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隨緣披剃禮空王,頑殼猶能自主張。我祇愛嘗蔬筍味,人偏疑戀蕨薇香。向生游岳從憑吊,杜老憂時念拜揚。隱顯胥關天位置,世間何事苦評量。
四時相代謝,已度一日秋。風吹露下葉,月照水邊樓。堯舜今當御,巢由竟媚幽。山靈邀夢去,昨夜又羅浮。自我不出戶,歲星今十周。丹砂求未遂,綠鬢去難留。時節來將晚,山河值早秋。西風捲雨去,星月滿池流。
一第固已晚,九遷人共期。功名雖有命,壽考獨無時。門士韜圭璧,諸郎襲禮詩。他年振儒學,猶慰九原悲。
筠籃滿貯綠離離,白發村翁手自提。能學園人憐杜老,也分蒲鴿到花溪。
久作丹丘客,疑君去復來。高吟闖風雅,妙句斲瓊瑰。道誼心千古,文章水一杯。荷花時話別,別后又梅開。共醉荊溪酒,不論杯淺深。定交從此日,識面早知心。久缺寒溫問,忽聞長短吟。玉霄亭下路,幾夜夢相尋。
閶闔門開玉座春,金支遍插綺筵新。鏗鏘劍佩千官集,曼衍魚龍百戲陳。功定舞干歌靖亂,恩留過沛樂同民。大風猛士何煩憶,仗下班聯絳灌臣。
花光夾岸擁仙舟,觴詠良辰競逗遛。一自江濱開鄭驛,頓令海內識荊州。清尊到處金衣勸,好句成時錦簟酬。莫怪畫橈喧柳浦,風流都轉作遨頭。
舟行忽到寺門前,侵曉梳頭廢晏眠。老去已閒題柱手,平生多結看山緣。苔茵坐藉生公石,茗枕湯分陸羽泉。如此深春如此樂,還留馀興待明年。
同日霓裳詠大羅,人文誰足重登科。杜陵本自陳芳國,劉秩能當曳落河。猿鶴不從君子化,麟鸞未鞴古人多。西清二妙真無負,獨愧昌言被墨磨。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杖藜扶我過橋東,竹院莎齋小徑通。楊柳池塘科斗水,杏花村館酒旗風。一逢山色斜陽外,千樹蟬聲夕照中。劍匣指頭容醉臥,日光穿竹翠玲瓏。
懶曠期陶謝,呼兒讀晉書。葛巾傾泛瀲,蠟屐上嵚嶇。回向空門舊,揩磨意地初。未堪朝市隱,且欲去衡廬。
孤憤填胸怒不禁,一陽安得退群陰。有懷報國知何日,無力回天剩此心。草欲當風慚弱質,葵思向日抱愚忱。舉頭閶闔高千丈,路絕丹梯迥莫尋。
諸郎稱宿學,名姓滿西都。易出燕家豎,騷如楚大夫。宦情經歲月,客路半江湖。交莫論深淺,酣歌向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