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山寄隠
寄隠幽蹤何處尋,春風十里薜蘿深。
青山不說是非事,黃鳥自賡長短吟。
百折畏途休著腳,十分明月是知心。
不應誤放桃花出,惹得漁翁話古今。
寄隠幽蹤何處尋,春風十里薜蘿深。
青山不說是非事,黃鳥自賡長短吟。
百折畏途休著腳,十分明月是知心。
不應誤放桃花出,惹得漁翁話古今。
想要尋覓隱居的蹤跡到哪里去找呢,在春風吹拂下那長滿薜荔女蘿的幽深之地。青山默默不語,從不談論是非之事,黃鳥自由自在地應和著長短不一的吟唱。那曲折難行的危險道路千萬不要涉足,那皎潔的明月才是最知心的伙伴。不應該讓桃花誤流出山,引得漁翁談論古往今來的故事。
寄隠:隱居。
薜蘿:薜荔和女蘿,常指隱者的服飾或住處。
賡:續,繼續,這里指應和。
畏途:危險可怕的路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紛擾和是非,詩人或許對塵世感到厭倦,因而向往隱居生活,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之景展現超脫塵世的情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和情感表達。
遙從南徼溯中原,玉帛車書統至尊。
東去羅浮紅日近,北瞻庾嶺紫云屯。
越裳重譯周官在,橫海樓船漠主恩。
不分芙蓉秋亦老,物華凋敝可推論。
麻姑忽款蔡經扉,剪剪明霞護彩衣。
夢里云深誰喚起,枝頭春老漫催歸。
頓教林屋生華潤,那許丹青品瘦肥。
亭愜素心軒待月,何嘗聚散與心違。
蕞爾城三里,悠然水一灣。
波添貴溪雨,云起建昌山。
儉俗雞豚少,耘時市井間。
數聲煙外聽,漁唱夕陽還。
清高誰復似吾兄,滿院栽花課早鶯。為訊偕兒過弱弟,春風二月柳條生。
夢里離家已六年,不堪人事悵烽煙。閒商雞肋渾無著,相待雄文碧漢邊。
邲鑒總龜如往學,
未見才名能廣博。
希點若來參學時,
同年從此不須疑。
白沙馳道絕山腰,山斷紅闌接石橋。最是萬松燈下過,月明山海望深宵。
沿山辟路夾青松,廔閣溪橋曲曲逢。夜夜月明橋上立,飛泉浩浩劈中峰。
月明山路冷生冰,馳道孤游記得曾。碧水碧山煙霧里,玲瓏樓閣萬枝鐙。
靈霧神風跨鶴游,蒼茫海嶠認蓬洲。欲挾飛仙過東海,瑤臺難好不淹留。
邊塵未靖抱殷憂,二頃田慵為鶴謀。誰把燕云資敵寇,獨持詩酒傲王侯。明珠祇合貽紅袖,寶劍何堪贈白頭。爭怪梅花多瘦骨,頻年風雪與為仇。
我亦投簪返故鄉,經霜衰草戀斜陽。咸憐夜雨滋苔綠,恒悵西風落葉黃。放鶴亭邊惟處士,騎驢湖上祇蘄王。舊園松菊無多剩,披發何時去大荒。
半生戎馬寄君身,擁旆平蠻捷若神。解甲歸田誰共隱,扶藜行野孰相親。苔岑契洽無多友,肝膽輪囷有幾人。養晦林泉應謝客,門前應已絕車塵。
請纓當時見孤忠,誓墓猶餞烈士風。曾與韓彭談偉略,羞同衛霍論奇功。邊疆弭定憑傳檄,滄海經游若轉蓬。夜飲張筵常起舞,劍光紅影落杯中。
棨戟盈門有幾家,輕裘緩帶足風華。停驂靜卷旌旗影,返棹翻憐菡萏花。胸富甲兵多慷慨,門無車馬少喧嘩。馮唐已老心何壯,夢里猶聞出塞笳。
記返家園十六秋,上元幾見月華幽。常愁世運江河下,更悵時光日夜流。馬足關山同感慨,鵑聲風雨共耽憂。老妻為慶新年節,椒酒方篘取甕頭。
春到山城萬木森,衰年寧復動芳心。風前竹馬惟兒戲,雪后梅花祇鶴尋。遷客塵襟宜酒浣,故人潭水比情深。新詩險韻和初就,煮茗挑燈細細吟。
舊雨司空結草庵,茅龍風雨夜何堪。人稱仙品同甌北,我愛君詩似劍南。旨酒時花隨意向,名山勝水敢心貪。廿年云樹成遙想,安得清言月下譚。
余胡樂乎居廛肆,雙眼昏昏不識字。
醉魂吟魄望林泉,好山不到揚州地。
尺木先生古逸人,閉門為寫山水真。
萬斛漣漪滌埃垢,筆端不受纖毫塵。
廿尺鮫綃一千里,澹翠巖巒澈秋水。
埤堄樓臺霄漢中,紅葉青松道途里。
行者鹿鹿靜者閑,冥鴻隱豹在其間。
窗堆萬卷手持筆,一生著作藏名山。
名山之藏乃幽絕,不應龍求不石齧。
先生貌物兼貌心,一束丹青若冰雪。
可惜東南此山川,眼中下士心拘牽。
婚嫁畢來頭白矣,何時一鼓滄浪舷。
日永枕空支。漫折榴花綴五絲。
渡口寂寥歌鼓斷,尋思。病也何曾似舊時。
懶自醉芳卮。剪取清光寫楚詞。
此會明年何處所,差池。似客心情燕子知。
高柳忽催明月出,生公呼上湖船。世間難得有情圓。相逢常此夜,忘卻用兵年。
潑飲但愁鳴酒甕,傾囊再買江鮮。萬人耳語聽三弦。更深游女散,便借石場眠。
龜以靈故焦,雉以文故翳。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后生玩華藻,照影終沒世。安得八纮罝,以道獵眾智。
談經用燕說,束棄諸儒傳。濫觴雖有罪,末派瀰九縣。張侯真理窟,堅壁不與戰。難以口舌爭,水清石自見。
野性友麋鹿,君非我同群。文明近日月,我亦不如君。十載長相望,逝川水沄沄。何當談絕倒,茗椀對爐薰。
北寺鎖齋房,塵鑰時一啟。晁張跫然來,連璧照書幾。庭柏郁蔥蔥,紅榴罅多子。時蒙吐佳句,幽處萬籟起。
先皇元豐未,極厭士淺聞。只今舉秀孝,天未喪斯文。晁張班馬首,崔蔡不足云。當令橫筆陣,一戰靜楚氛。
張侯窘炊玉,僦屋得空壚。但見索酒郎,不見酒家胡。雖肥如瓠壺,胸中殊不粗。何用知如此,文彩似于菟。
荊公六藝學,妙處端不朽。諸生用其短,頗復鑿戶牖。譬如學捧心,初不悟己丑。玉石恐俱焚,公為區別不。
吾友陳師道,抱獨門掃軌。晁張作薦書,射雉用一矢。吾聞舉逸民,故得天下喜。兩公陣堂堂,此士可摩壘。
生理雖貧甚,胸中頗浩然。
常辭問字酒,屢卻作碑錢。
寧有駱堪鬻,尚無車可懸。
小須梅雨霽,散發醉江天。
春日垂霜鬢,江村亂水中。
偷生長避地,愁坐正書空。
乞米煩佳客,應門試小童。
布衾冷如鐵,長夜豈堪終。
食福年終是尾牙,
盛筵今日請頭家。
可憐索債從茲急,
安得臺高好避他。
這里如大火聚,
近之則燎卻面門。
直饒佛祖到來,
未免退身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