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縣
蕞爾城三里,悠然水一灣。
波添貴溪雨,云起建昌山。
儉俗雞豚少,耘時市井間。
數聲煙外聽,漁唱夕陽還。
蕞爾城三里,悠然水一灣。
波添貴溪雨,云起建昌山。
儉俗雞豚少,耘時市井間。
數聲煙外聽,漁唱夕陽還。
安仁縣不過是方圓僅三里的小城,有一灣河水悠然流過。貴溪的雨水讓河水上漲,建昌山上升起了云霧。這里風俗儉樸,家中飼養的雞豬很少,農忙時節人們在集市和田間忙碌。在煙霧之外能聽到幾聲漁歌,漁夫在夕陽中歸來。
蕞爾:形容小。
貴溪:水名。
建昌山:山名。
豚:豬。
耘時:耕種時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安仁縣時,被當地小城的寧靜、儉樸風俗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以記錄所見所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安仁縣的小城風光與淳樸風俗。其特點是畫面感強,以自然質樸的語言展現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為研究當時小城風貌提供了生動資料。
身輕忽到巨靈旁,長揖明星乞玉漿。十丈蓮莖持作杖,因探玉并不嫌長。
眉目真如畫,聰明解讀詩。見人為禮法,依母倍恩私。事事俱堪系,聲聲未忍離。不眠仍起喚,星斗夜空垂。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齒破晴沙。石欄獨立數歸鳥,高樹無風落柿花。十日不一見此君,春筍滿林深閉門。杖藜特特穿苔徑,問訊南階添幾根。我來點檢春蹤跡,山北山南綠暗叢。留與騷人做愁本,花根一點著泥紅。
便建油幢上木天,棠陰元不用蒲鞭。南州小試調元手,國步多難政要賢。
任俠有劉生,然諾重西京。扶風好驚坐,長安恒借名。榴花聊夜飲,竹葉解朝酲。結交李都尉,遨游佳麗城。
處士移孤干,高僧惠數竿。清風共明月,今夕稱閒官。
勞君五岳起雙眉,老病無能學羼提。祗是憐他善星輩,惡風吹送下泥犁。
我來患暌隔,唯子為好仇。禊事期云愆,于茲亦可修。危亭俯溪上,溪水傍城流。白沙映如玉,綠草披若油。濯綏垢既逝,行觴數亦周。漁父不可見,垂釣空滄州。
北宋詩壇晚得蘇,聲情豪健也嫌粗。流傳卻到關河外,便有遺山巧揣摹。
崦嵫下西日,翳翳風景昏。虎豹扼九關,廣利那復聞。重華不可晤,圣智乃沈淪。鴟鳶日連類,鹓雛遁其群。矢言引高步,行止遵時屯。
病深老迫宜歸去,莫作留侯范蠡看。
卷幔青山入,拋書白日長。苔茵承屐穩,竹粉惹衣香。病喜諳禽戲,貧嗔減鶴糧。自堪稱隱吏,不用問行藏。
仙翁歸臥白云堆,靜掩柴扉晝不開。采藥有時過窈窕,觀光無夢到蓬萊。閒收柿葉揮銀管,倦倚梅花醉綠醅。老我微名尚羈絆,幾時林下許相陪。
古者知何似,吾今獨杖筇。白云常入戶,青靄數當峰。薄照明秋雁,疏林起暮鐘。不堪人事改,誰與覓高蹤。
白云飛繞秦川山,山中人與云俱閒。黃金滿籯未足貴,貯書萬卷不為難。書日益多心益喜,欲把箕裘遺諸子。天上樓成忽見招,身后經傳竟誰是。丁寧為語結發人,我死兒存書可親。莫言孤寡即消落,當知富貴須辛勤。妻賢子孝念遺訓,下帷讀書初發憤。十載猶聞佔畢聲,九霄忽睹鯤鵬運。虎榜春題姓字香,簪纓曳紱在周行。烏府爭看新錦繡,白云還憶舊山房。山房書在人已逝,慈顏遠隔縈離思。一望云山更愴神,獨宿霜臺不成寐。昨來北闕荷恩榮,褒封應慰倚門情。郎官追贈賁幽壤,晝繡東來別上京。上京漸遠云漸近,浙水東頭是鄉郡。昔年猿鶴駭衣冠,此日風云護門徑。綵衣舞罷望天門,思將忠赤答君恩。焉能久作林泉客,還欲離家辭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