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寺呈簫峰陳明府
水邊曾看題碑石,知是詩人扁寺名。
僧趁釣舟來赴供,魚聽堂鼓候拋生。
無多空地鋤松影,盡有寒湖載月明。
只合閑身吟向此,細將心事共鷗評。
水邊曾看題碑石,知是詩人扁寺名。
僧趁釣舟來赴供,魚聽堂鼓候拋生。
無多空地鋤松影,盡有寒湖載月明。
只合閑身吟向此,細將心事共鷗評。
我曾在水邊看到題有文字的碑石,知道是詩人為這寺廟題寫了名字。僧人趁著釣舟前來接受供養,魚兒聽著堂鼓等候著人們拋放生食。寺中沒多少空地,只能在松影下鋤地;寒冷的湖面卻足以承載明月。我只適合閑居在此吟詩,將心事細細地與鷗鳥評說。
扁:同“匾”,題寫匾額。
赴供:接受供養。
拋生:拋放生食。
只合:只應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湖心寺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寧靜的寺廟環境中,遠離世俗紛擾,心境平和,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湖心寺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鐵板銅琶唱,天荊地棘愁。
新亭周顗淚,舊院李香樓。
風雨神明泣,江山祖業留。
蒼涼感禾黍,寥落故宮秋。
我始就傅出,君實連墻居。同年一月小,共學兄弟如。先生君長兄,愛我常并譽。太翁白發健,攜我坐床敷。
分甘預一割,錦紳再拜趨。不見八九載,誰謂同州閭。樂群日可數,在遠跡愈疏。
言念小秦君,欲從治漢書。今我不強學,殖落殆成樗。
見日撫手忭,口呿窮須臾。聞君秋當婚,孟姜玱瓊琚。登高夥新詩,緣情故自殊。風流老司馬,厚子意有馀。
放衙接佳語,探懷出明珠。悢悢身萬里,藉問何止疋。
期會文書日日忙,
偷門聊得臥方床。
花藏密葉多時在,
風度疏簾特地涼。
野艇空懷菱蔓滑,
冰盆誰弄藕絲長。
角聲喚起東歸夢,
十里平湖一草堂。
囊底枯螢,檐頭干鵲,辛苦功名亦何樂。饒他虎氣今為鼠,盡教龍蟄猶如蠖。賣漿家,販繒市,多寥落。
私羨尚平登五岳,何用季心矜一諾。今古英豪總蕭索。東華軟塵劇奔走,北邙枯冢終棲托。猛回頭,上蔡犬,華亭鶴。
我此潑天門戶
大地一網俱收
若是祥麟瑞鳳
從教戴角擎頭
遠希大慧無,
近笑孤峰絮。
多少初地人,
爭問末后句。
石橋西下白楊堆
宿草初從暖氣回
一陌紙錢三滴酒
幾家墳上子孫來
昨夜宴南堂,華燈燭九光。
削青爭落筆,舉白斗飛觴。
祇覺輝裴玉,寧思夢謝塘。
解煩多蜜勺,藉俎半蘭芳。
促席風弦怨,開簾月露涼。
酡顏君莫訴,西北轉銀潢。
畏景苦炎蒸,風亭思櫛沐。
佳文來稚孫,急披若新浴。
老眼忽一明,細書耐三復。
理法頗愜心,精神亦滿腹。
山公曰馨兒,韓門數高足。
出語驚長老,翹秀動凡目。
不作巨川舟,定是豐年玉。
念昔爾高曾,德累膏加沃。
莫學癡伯翁,官同魚上竹。
業精無過勤,學優端在熟。
積書如積金,能使要能讀。
勿局管中窺,當穿垣外矚。
麟角果然成,鰲頭不難卜。
吾宗久未振,汝志毋待督。
海門一步地,形勢可全收。
欲作圖王想,來成控北謀。
臺荒摧雪浪,砌冷老邊秋。
欲問滄桑事,麻姑尚黑頭。
垂楊別館。矗矗高樓當翠巘。草綠閑階。蛺蝶尋芳自往來。
主人何處。客醉金卮愁日暮。燕入誰家。落盡東風第一花。
莽將覺悟了心傳,坐透鳶魚自在天。我亦鳶魚中坐看,此身元是碧圓圓。
一坐蒲團幾百功,渾淪打破作圓通。腐儒只欲泥君竅,萬古仍收混沌中。
昔年去看山,手扳萬仞如飛猿。今年去看山,循循咫尺如蚰蜒。彭殤老壯真倏忽,安得在世嘗酡顏。武彝天壽皆往昔,九仙戶牖反泫然。為因茲山稟神秀,天池絕頂吐涓涓。昆侖瑤池此滲液,星宿下注基流元。腴田繪地來灌溉,琪枝琳草殊翩翩。高比泰華耀南極,俯視南溟如杯盤。九仙列坐九拳石,團團似挹池之邊。樵豎相傳每如此,名稱至今雄九仙。青龍玉華皆子姓,神姿異骨得奇權。上游飛馳作門戶,回環百里分墻垣。日月風雷悉經此,飛魚宿豹藏般般。昔年宅兆居其下,嘗欲祭海先河源。偶修郡志乃搜入,招提亦與記靈園。靈臺靈沼半天上,巀嶭畏忌勞間關。非疑四愁在此處,何因平子發之嘆。蓋由宿昔好奇勝,功名不慕慕游山。襄陽冠蓋不愿往,愿從龐公采藥還。而今老病在山下,抱樸松風聽之間。簾泉石樓不可到,安不淚下如流泉。于戲,天地可望不可即,謾期兩腋習習生風翰。
扁舟遙指鴨婆潭
十里瀠洄水蔚藍
一片樓臺煙雨里
分明風景似江南
帆影入蒼翠,霞光散碧霄。
平沙人喚渡,高樹鳥爭條。
古堠消殘雪,寒風生暮潮。
客情容易倦,莫負月明宵。
春風吹客思,高詠滿山川。
落日疏森木,孤帆貼暮天。
潮平鷗夢穩,江靜月光圓。
漫說征途苦,深宵未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