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晚歸
苔錢隨履跡,柳絮點春衣。
塔影留殘照,鐘聲出翠微。
扶將藜杖去,挑取錦囊歸。
緩步微吟久,重城半掩扉。
苔錢隨履跡,柳絮點春衣。
塔影留殘照,鐘聲出翠微。
扶將藜杖去,挑取錦囊歸。
緩步微吟久,重城半掩扉。
青苔如錢,隨著腳步留下痕跡;柳絮飛揚,點綴著春日衣衫。塔的影子在落日余暉中留存,鐘聲從青山中傳來。我拄著藜杖慢慢離去,帶著錦囊而歸。緩緩漫步低聲吟詠許久,此時城門已半掩。
苔錢:苔蘚形似銅錢,故稱苔錢。
點:點綴。
殘照:落日的余暉。
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山。
扶將:拄著。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錦囊:古人多用以藏詩稿。
重城:指城門。扉:門。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一個春日傍晚漫步于郊外,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出其閑適的生活狀態和對自然的熱愛。
這首詩描繪春郊晚歸所見之景,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閑適心境。其特點是畫面感強,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捕捉和詩意表達。
前山后山異夷險
昨日今日分炎涼
人間萬事祇如此
那似一杯真意長
人去也,
人去費叮嚀。
推枕夢回茅店月,
束裝風急酒旗亭。
珍重曉寒生。
趁拍舞初筵。柳裊春煙。街頭桃李莫爭妍。家本鳳樓高處住,錦瑟華年。
不用抹繁弦。歌韻天然。天教獨立百花前。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團圓。
老樹枯苔雪乍晴
饑烏飛集噤無聲
蒺藜沙上花開早
且讓春風與燕鶯
君昔驅龍下三楚,湘妃漢女愁江渚。豈有高歌散白云,至今老樹作人語。
赤珠射斗牛欲圻,相逢疑是鮫人宅。忽然灑酒作江湖,明月長吹千里碧。
春風楊柳滿章臺,
定識君詩見別裁。
芳草有情偏有恨,
野鷗無事亦無猜。
誰憐伏驥堪長策,
難薄雕蟲是小才。
記否當年來月下,
秋階聯句共徘徊。
拂拭塵埃藝靡它,
象中系外得婆娑。
何人為我易弟子,
淚落一朝翻九河。
天涯游子好吟春,
一望蘼蕪倍愴神。
輕碧黏連三月暮,
落紅遮蓋一身新。
青衫東道迎詞客,
舊夢南朝葬美人。
回首龍砂莽云樹,
幾時歸路蹴車塵。
常侍先朝貴,仙宮上苑西。野分青嶂迥,路入白云迷。深樹花初發,閒階草自萋。當年供奉地,猶揭舊璇題。
小有蘭亭勝,臨流一放歌。酒邊橫落照,花底拂回波。何地疏狂少,吾徒聚散多。春衣渾欲綠,知是藉煙蘿。
遇酒逢春觸處春
白頭相視若天倫
須知丞相官儀重
不及琳宮自在人
九夏愁旸雨
千林葉正肥
秪因思避暑
端拱計頻違
三月琴川四月還,虞山佳處盡躋攀。曾于拂水巖頭望,一塔煙中認玉山。
殘書遍閱就窗明,少暢閑情賴鳥聲。斷送春歸花事了,一番細雨綠陰成。
繞頰蒙茸爾許長,問年深愧丈人行。
豪情雅慕虬髯客,文弱生憎傅粉郎。
未遇追兵漫割去,能添吟思故留將。
只愁銷盡須眉氣,仗此鬑鬑示不忘。
才罷杜鵑啼血。又見楊花飛雪。
碧蘚繡柴門,虧得落紅點綴。
休說。休說。好鳥枝頭惜別。
一日猶思種,長年可不栽。
初時叢足玩,歲久徑成開。
明月雖妨約,清風得敘懷。
未須緣客掃,頻肯為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