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嘉佑正字括圖書兼往揚州覲省
不事蘭臺貴,全多韋帶風。
儒官比劉向,使者得陳農。
晚燒平蕪外,朝陽疊浪東。
歸來喜調膳,寒筍出林中。
不事蘭臺貴,全多韋帶風。
儒官比劉向,使者得陳農。
晚燒平蕪外,朝陽疊浪東。
歸來喜調膳,寒筍出林中。
你不追求蘭臺那樣顯貴的官職,渾身充滿了平民儒者的風范。你身為儒官堪比劉向,出使行事如同陳農。傍晚的野火在平曠的草野之外燃燒,朝陽在層層波浪的東面升起。等你歸來能開心地侍奉雙親飲食,那時寒冷時節的竹筍會從林中長出。
蘭臺:漢代宮廷藏書處,這里代指顯貴的官職。
韋帶:熟牛皮做的腰帶,古代貧賤之人所系,這里指平民儒者的風范。
劉向: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曾領校秘書。
陳農:漢成帝時為謁者,曾奉命求遺書于天下。
平蕪:平坦的草地。
調膳:侍奉雙親飲食。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是李嘉佑要去括圖書并前往揚州探望父母,詩人為其送行而作此詩。詩人可能與李嘉佑相識,欣賞其為人和才學,故而在詩中表達了對他的贊美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以景襯情。通過對友人品格的贊美和旅途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半笏松煙伴歲寒,
尚勞隔海數衰殘。
釣臺歸試題糕筆,
聊作平生縞纻看。
仲連初歷國,
排難能解紛。
飛書下燕將,
立談卻秦軍。
不受萬戶侯,
長揖千乘君。
始稱天下士,
終為海上民。
精衛何知結構難
今來處處足盤桓
繞床流水清堪枕
排闥青山秀可餐
高唱竹枝歡進酒
輕拈蓮葉戲為冠
故人有意抱琴至
好就西窗石上彈
紅鮮高下照橫溪,
勃窣含情欲上堤。
手攬緗莖那忍折,
戲魚長在葉東西。
桐葉初飄大火流
待看織女會牽牛
傍人不織濃心苦
才過傷春又到秋
春三月,遣悶度時光。
兔穎帖臨黃子久,
膽瓶花插紫丁香。
不耐晝偏長。
畫檐鳴雨早秋天,不喜新涼喜有年。眼里香粳三萬頃,寄聲父老共欣然。
五十衰翁發半華,猶能把酒醉天涯。絲毫美政何曾有,惟把豐年贈漢嘉。
荷葉陂頭流水聲,
月華霜氣兩凄清。
自憐委翅蓬蒿底,
不得相從赴遠征。
韓信造浮橋,
李廣入布袋。
一箭透雙關,
乾坤無掛礙。
四世簪纓見祖孫
六朝鈇鉞衛將軍
清英不忝千金子
雅厚元從萬石君
劍蓄靈光徹牛斗
兵凝朝氣待風云
送君不盡懷人恨
目斷江東舊雁群
淚點白紛紛,飛去沾花葉。
一半作棠梨,一半為蝴蝶。
腸斷玉樓人,綠草藏嬌靨。
歲歲未清明,已有清明接。
山人不近山,一廛還近市。
柴門日掩開,市聲不到耳。
齋中何所有,一榻而已矣。
舉案對山妻,挾書授兒子。
文脈絲垂感慨深,
奎躔今直鄮山陰。
末流自逐狂瀾倒,
獨步直成空谷音。
四海園林春事里,
一家松竹歲寒心。
相知不必長相見,
明月春風處處尋。
張君拜官如謫官
柳州之南行復南
荒服圣朝深雨露
瘴江終日自煙嵐
長途旅櫬情何極
落日啼猿聽不堪
淚掩寒原歌楚些
滿林松槚碧相參
五嶺何煩漢節臨,暫來南國種棠陰。
詩親老杜真無敵,跡訪涪翁尚可尋。
登覽漫窮千里目,衰遲唯有五湖心。
江山彈壓歸詩伯,詩賦梅花雪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