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頭鐘
晨鐘喚日出,夕鐘號月升。
兩曜如轆轤,遞轉不曾停。
人生于其間,誰能駐頹齡。
樓頭鐘聲催人入黃土,長生之學虛荒誕幻無可馮。
君不見嬴政入海采靈藥,回舟翻作鮑魚腥。
晨鐘喚日出,夕鐘號月升。
兩曜如轆轤,遞轉不曾停。
人生于其間,誰能駐頹齡。
樓頭鐘聲催人入黃土,長生之學虛荒誕幻無可馮。
君不見嬴政入海采靈藥,回舟翻作鮑魚腥。
早晨的鐘聲喚醒太陽升起,傍晚的鐘聲召喚月亮升起。太陽和月亮像轆轤一樣,交替運轉不曾停止。人生活在這期間,誰能阻止衰老呢。樓頭的鐘聲催促人走向死亡,所謂長生不老的學說虛幻荒誕沒有依據。你沒看到秦始皇入海去采靈藥,回來時船里卻只有鮑魚的腥味。
兩曜:指太陽和月亮。
轆轤:一種起重工具,這里比喻日月交替如轆轤轉動。
頹齡:衰老的年齡。
馮:通“憑”,依靠。
嬴政:秦始皇嬴政。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古人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有關。古代人們看到日月更迭、生命有限,常感慨時光易逝。同時,當時社會上存在追求長生不老的風氣,作者可能對此不滿,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觀點。
主旨是感慨時光流轉、生命短暫,批判長生學說的虛妄。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說理。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人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半世西風吹盛名,晚同朝路慰平生。
一言半語到金石,四海九州成弟兄。
雪嶺錦城君理棹,青鞋黃帽我歸耕。
長江萬里通吳蜀,逢著雙魚各寄聲。
茂林修竹翠光中,那得披蓑一老翁。
白石砌成珠子徑,黃茅裹卻水晶宮。
夏涼冬暖非人境,雪打霜封即釣篷。
老子明朝便東去,更攜瓦枕享松風。
天公極意辦元宵,頃刻挼云作雪飄。
茂苑長洲花剪玉,蘇臺香徑砌成瑤。
千燈剩喜開紅藥,兩鬢還驚插素標。
客子孤舟寒折骨,無端詩伯苦相撩。
杜家碧山銀魚詩,黃家虎臥龍跳字。
六丁難取真宰愁,程家十襲今三世。
程家蘇家元舅甥,子瞻正輔外弟兄。
正輔有孫文百煉,筆倒三江胸萬卷。
公車獻策五十篇,玉札國體航化源。
遠謀小扣囊底智,瓌詞未出海內傳。
三年抱璞咸陽市,子虛無因達天帝。
如今卻買巴峽船,峨眉山月秋正圓。
丈夫身健恐不免,即召枚臯未渠晚。
未到地黃灘,十里先聞聲。
檣竿已震掉,未敢與渠爭。
舟人各整篙,有如大敵臨。
搴篷試一望,濺雪紛淙琤。
乃是水硙港,為灘作先鳴。
真灘定若何,老夫虛作驚。
江遠澄無底,秋深分外寒。
太虛元碧浄,倒影動清湍。
浪雪翻空碎,天藍落鏡看。
光搖蘆葉冷,聲戰蓼花干。
畫手雕心苦,詩脾覓句難。
人間那有許,我欲把漁竿。
歸時路何近,去時路何遠。
山路無短長,人心有往返。
每因赴官期,一出謁鄉縣。
若非人事牽,無奈老身嬾。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孤愁念群騶,尺泥滑雙趼。
首涂天全濕,回轍云半卷。
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飯。
頹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暫勞新不堪,遐征舊所嘆。
松菊豈不懷,樊籠何時免。
瘦藤要覓閑,到了古道院。
玉殿朝初退,金門馬不嘶。
院深歸有處,柳暗跡都迷。
紫陌春無際,青絲舞正齊。
風煙忘近遠,樓閣問高低。
殘雪鶑聲外,斜陽鳳掖西。
少陵花底路,物物獻詩題。
儂愛山行君水游,尊前風味獨宜秋。
文戈卻日玉無價,器寶羅胸金欲流。
欬唾清圜談者詘,詩章精悍古人羞。
子房莫笑身三尺,會看功成自擇留。
百年幾暄涼,再歲三征行。
卻羨路旁叟,白首不到城。
人生如風花,去來能與爭。
且隨風吹起,會當風自停。
漁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
忽然重舉網,何許有逃鱗。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銀。
江湖無避處,而況野塘濱。
金莖分露與黃花,銀漢非煙作瑞霞。
萬國元良當誕節,重輪日月正光華。
祖堯父舜真千載,禹子湯孫更一家。
清曉壽觴天上至,蟠桃如甕棗如瓜。
才趁鋒車入帝關,又持使節過家山。
作仙茶囿芝田里,寓直蓬萊藏室間。
握手清談紗帽點,羨君白日繡衣還。
來年貢了云龍璧,便綴金鸞玉筍班。
僊人白日上青冥,千載如聞月下笙。
南北萬山俱在下,中間一水獨穿城。
江西個是絕奇處,天下幾多虛得名。
滕閣孤臺非不好,祇緣猶帶市朝聲。
筠庵稍不至,一至一回好。
風從林梢落,吹亂竹根草。
巾屨上下涼,鶑鵲左右噪。
市聲元不近,靜聽遠亦到。
石磴坐來溫,蘚徑浄如掃。
書空作愁字,已忘偏旁了。
猶自忘了愁,而況記得老。
客來談世事,欲笑還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