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風固城湖
歷峽浮江萬里歸,一湖乃爾尼留之。
由吾天籟偶相值,豈汝川靈敢肆欺。
上水雖饒趨下便,北風會有轉南時。
浮生只作無心看,何用咨咨咄咄為。
歷峽浮江萬里歸,一湖乃爾尼留之。
由吾天籟偶相值,豈汝川靈敢肆欺。
上水雖饒趨下便,北風會有轉南時。
浮生只作無心看,何用咨咨咄咄為。
歷經峽谷、浮游大江,萬里歸來,卻被這小小的固城湖阻攔。這是我偶然與自然的聲音相遇,豈是你這湖神敢肆意欺人。逆水上行雖有諸多不便,但北風總會有轉為南風的時候。人生在世,只當無心看待,何必為此唉聲嘆氣呢。
歷峽浮江:歷經峽谷、浮游大江。
乃爾:如此,這樣。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這里指風阻。
川靈:河神,這里指湖神。
饒:多,有。
咨咨咄咄:嘆息聲。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萬里歸途中,于固城湖遇到大風阻礙行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經歷諸多波折,面對眼前的阻礙,以豁達心態看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面對困境應樂觀豁達。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蘊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態度。
幽蹤野徑舊時游
洞口云深變暮秋
把臂不知天上下
一談千古惘生愁
名園日日幾人過
坐石誰當共放歌
莫把文章易拋擲
子云門外問奇多
二難名下十年馀
諸從新題似子虛
不是名家高唱和
幾翻燈下阻歸歟
魚吼鐘鳴索飯錢,牧牛耕種別人田。淮師收得祖關在,一笛操江月滿船。
南山四至分明也,一日元來十二時。兩個泥牛齊著力,矛頭淅米劍頭炊。
荒冢斜陽歷古今,
池邊樹噪夜棲禽。
年前親詠僧敲月,
身后徒勞佛鑄金。
東野不來誰酹酒,
昌黎長逝罕知音。
石樓舊詠流傳久,
嘆息無人解細吟。
水仙宮外水通潮,
潮去潮來暮又朝。
幾陣好風吹得到,
碧桃花下聽吹簫。
美人遲嫁尚含羞,況復征歌到白頭。
忍抱銅琶彈別調,怕攜檀板唱梁州。
已拋絲竹中年后,更謝鉛華半世秋。
漫道周郎能顧曲,宮商不葉老伶愁。
年屆懸車念已隳,偶聞絲竹便心摧。
蛾眉謠諑非無色,馬齒增添枉有才。
明月難邀千里照,西風不管萬花開。
杜陵頭白知音少,怕聽東鄰玉笛哀。
嵂屼千盤石磴通,諸峰蓊郁白云叢。
兩崖泉響傳空谷,萬壑松濤度晚風。
臺上有碑封茂草,橋邊流水斷殘虹。
憑闌豈為悲秋色,仰止高山思不窮。
一結一切結,一解一切解。
結解兩忘,通身瀟灑。
絕瀟灑,脫羅籠。
巨魚縱大壑,一雁入高空。
一心憂國不憂家,
掠面黃塵帶晚沙。
郵傳不通音問隔,
家人夜夜卜燈花。
綠楊低指隔紅墻,
紫燕呢喃傍杏梁。
他日相思山下路,
銀燈桃盡記平章。
晨炊出避寇,中夜尚傷弓。
赤地眠枯秸,青天入短篷。
可憐窮白叟,所至聚黃童。
老耳雖多聵,時聞話相公。
聞說南州異,
寒來正月并。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軋軋下山時,彎彎向身曲。
清泉洗得潔,翠靄侵來綠。
看取荷戈人,誰能似吾屬。
溪館漲愁煙,寒沙落雁前。對床頭、短劍蕭然。恨乏故人攜酒送,漁燈畔,枕書眠。
無語淚空懸,征衫似舊年。望江心、白浪連天。盡把香車吹散了,剛留我,倦游船。
幽蘭咽露漂嫣紫,雌鳳凄吟秋月死。
富平年少嬌無愁,一生玉軟迷花底。
十二峰頭聚碧煙,彈破湘江五十弦。
青陵臺下雙棲鳥,不化鴛鴦化杜鵑。
無情網罥秋千索,行驄莫綰游絲弱。
散云團雪不成聲,銀瓶綆斷蛟龍攫。
玉鉤斜濕疏疏雨,笙囊繡襪埋香土。
橫塘西畔裊西風,蓮花褪盡蓮房苦。
秋霜下南國,
紅盡江邊樹。
終日不逢人,
十月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