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閻立本北齋較書圖
由余入秦毀詩書,意在兵強黔首愚。
弊極煨燼幾無余,高齊風俗元自殊。
豈料乃喜知卷舒,況復是正叢冠裾。
公言所貶固不虛,我獨謂其勝由余。
由余入秦毀詩書,意在兵強黔首愚。
弊極煨燼幾無余,高齊風俗元自殊。
豈料乃喜知卷舒,況復是正叢冠裾。
公言所貶固不虛,我獨謂其勝由余。
由余到秦國后主張毀掉詩書,目的是讓兵力強大而使百姓愚昧。這種弊端發展到極點,書籍幾乎被焚燒殆盡。北齊的風俗原本就與別處不同,沒想到他們喜愛讀書、懂得書籍的旨趣,還能校正文字、整理衣冠。您說的所批評的情況固然不假,但我卻認為北齊人比由余強。
由余:春秋時西戎人,入秦后,為秦穆公出謀劃策,使秦稱霸西戎,他曾主張廢除詩書禮儀。
黔首:指百姓。
煨燼:灰燼,這里指書籍被焚燒。
高齊:即北齊,因皇室姓高,故稱高齊。
卷舒:本指書籍的開合,這里指讀書、懂得書中旨趣。
是正:校正。
冠裾:指服飾,這里可理解為文化禮儀方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是看到閻立本所畫的《北齋較書圖》,圖中描繪了北齊人校書的場景,由此引發感慨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文化知識不同的態度,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文化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批判愚民政策。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來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文化傳承的關注。
一九與二九,相逢不出手。
面面各相看,人人自知有。
你若野犴鳴,我便獅子吼。
我若野犴鳴,你亦獅子吼。
十字縱橫自在行,切忌隨人背后走。
荊山天峙,辟立萬丈。蘭薄暉崖,瓊林激響。哲人秀舉,和璧夜朗。凌霄矯翰,希風清往。
矯翰伊何,羽儀鮮潔。清往伊何,自然挺徹。易達外暢,聰鑒內察。思樂寒權,披條映雪。
朱火炎上,淥水赴泉。風以氣積,冰由霜堅。妙感無假,率應自然。我雖異韻,及爾同玄。如彼竹柏,厲飆俱鮮。
利交甘絕,仰違玄指。君子淡親,湛若澄水。余與吾生,相忘隱機。泰不期顯,在悴通否。
人間誠難,通由達識。才照經綸,能泯同異。鈍神幽疾,宜處無事。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長短任真,乃合其至。
疇昔宴游,繾綣髫亂。或方童顏,或始角巾。搴褐攬帔,濯素□吝。壑無深流,丘無囂仞。
今也華發,卑高殊韻。形跡外乖,理暢內潤。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陽空餓。各乘其道,兩無貳過。
愿紡玄契,廢疾高臥。來贈載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濟,約以理當。非不悅子,駑驥殊量。鳥養養之,任其沈飏。取諸胸懷,寄想郢匠。
高秋風雨落荒城,伏枕遙傳天柱傾。報漢未能邀匹雁,系胡空自有長纓。七年大節凌霄上,千載英靈俟海平。聞道闔門皆殉難,恰如歸去赴蓬瀛。
一棹蒼煙北海灘,年來何意更彈冠。名從黃閣真無事,心在青云豈自安。帝子再開新霸府,諸侯皆擅舊登壇。不須更向君平卜,欲去應嗟道路難。
昔日投竿避地來,緣公數啟到金臺。郊居成賦先相示,賭墅行游屢許陪。每挹新型知雅量,常徵古事見清裁。一從門館飄零后,欲放招辭愧不材。
三十年前鼓篋游,
石龜祠下慣夷猶。
重來季子未金印,
前度劉郎空白頭。
往事與風同過樹,
故人隨柳半凋秋。
行經要遣閑愁緒,
暫代前聞作醉侯。
驥子南游學舜弦
春城淹疾友琴軒
神功深賴陽和力
青眼頻煩故舊憐
百草皆有根,靈芝有何托。九光三秀漫傳名,誰人曾見神仙藥。
吾家咫尺何氏園,水部風流傳世澤。小結臨南漪,中產六丹芝。大芝產堂北,云房疊疊披。中芝傍左三莖出,彷似三臺星并垂。稍前尺許兩芝小,幻出金光逾裊裊。云氣蒙茸濕不飛,長日祥光散林沼。
造化產此豈無緣,君不見漢家元封神雀年。九莖連葉尋常事,盛明嘉瑞非徒然。
又不見赤松子,青莖赤葉常為餌。隨風往來瑤池里,知昔瑞應總難量。
且對瑤光醉羽觴,他日餐芝上仙去。應使我輩得學淮南雞犬,隨風共到白云鄉。
唳鶴啼烏隔斗城,
喈喈辛苦報朝纓。
僦廬不識端門漏,
長愧東窗第一聲。
火里種青蓮,根蒂在何許。盡道蓮心徹底紅,誰識心頭苦。
薄命始為花,何況花無主。除是應官走馬人,知我傷心語。
卿是雨中花,儂是風中絮?;ㄐ躏h飖不自由,萬事憑天付。
俱是不如人,歲月風塵誤。紅袖青衫泣數行,點點花梢露。
帶露昨宵來,聽鼓明朝去。不獨卿憐我自憐,付與檀槽訴。
命也不如人,文采都成誤。卿作鴛鴦我作仙,歸結知何處。
水驛驀相逢,夜久疏星度。懷里逤邏燭下人,門外垂楊樹。
生長北河濱,近在墻東住。二月梨花薄媚時,記我銷魂處。
孤竹君原稱苦節,晚遺弱息江村。夜涼薦寢暫承恩。斑留江上點,冷浸月中魂。
青女秋來休見妒,此身自有根源?;癁闄M笛響夔門。但憑關塞曲,吹裂小龍孫。
雪云寒事正多風
詩與山陰興頗同
萬境縱陳渾不理
老身只是愿時豐
誰傳徐趙手,寫此秋一幅。
黃花得意香,芙蓉映江綠。
誰云搖落將滿林,艷陽紅紫錦成村。
但令顏色不薄惡,春雨秋風總是恩。
我本寂寞人,
幽憂不可支。
出門寡所歡,
不如守茅茨。
感子惠然來,
愜我心所期。
貧家雖乏供,
幸有酒盈卮。
形跡既已略,
言笑兩不疑。
人生行胸懷,
不醉復何為。
尊酒盈,爐煙裊。心事從前,都向今宵到。春去秋來容易老。莽莽紅塵,斷送人多少。
漏知更,鐘破曉。無限凄涼,并入郎懷抱。酒不常盈煙又杳。只有青燈,夜夜來相照。
戰伐驚前日,安危決此時。
諸侯今有望,萬里子何之。
市駿甘求骨,呼鷹苦待饑。
寸心懸日月,不為去來移。
錐末藏铦利,刀頭愜寢興。
為郎非白首,補郡有高能。
交分看前輩,離愁愧老僧。
亭亭望中塔,高處待重登。
九月春光強半空,
今朝禊事媚東風。
亂紅過雨應千點,
新綠含煙自一叢。
曲水無觴娛島上,
遠山似笏拱簾中。
子規歲歲啼成血,
不道勞人太轉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