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一七
一日三,三日九。
只知暑往寒來,不覺??蹱老朽。
退一步,絕離微。
百花開盡后,黃菊在東籬。
一日三,三日九。
只知暑往寒來,不覺??蹱老朽。
退一步,絕離微。
百花開盡后,黃菊在東籬。
一日三次,三日九次。只知道暑去寒來季節更替,卻未察覺自己已老態龍鐘。退一步,遠離細微的分別執著。百花凋零之后,黃菊依然在東籬悄然綻放。
??蹱(lóng zhōng):同“龍鐘”,形容老態,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離微:指細微的分別、執著,佛教用語,意為遠離微細的妄念。
東籬:化用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句意,代指高潔的隱逸之境。
此為宋代禪門偈頌,多為禪師開示或自我體悟之作。創作背景或為禪師于日常修行中觀照時光流轉與生命狀態,借季節更替、自然景物喻示超越時間執著、回歸本真的禪理。
全詩通過“一日三”“暑往寒來”等日常場景,寫時光悄然流逝而人未察覺的狀態,后以“退一步,絕離微”點破超越執著的禪機,末句“黃菊東籬”以自然意象象征本真未染的境界,短小精悍,禪意雋永。
初魄無光覺夜寒,
繞城冰雪路漫漫。
十年涕淚今何補,
一病倉皇死未安。
擾擾世隨人意改,
冥冥天在霧中看。
支離與子尋詩夢,
覺后園林已歲殘。
虞兮虞兮奈若何,千秋腸斷項王歌。獻身愿學萬人敵,抗志奚辭眾口訶。長劍有光終射斗,密云無際竟成羅。碧天一閃飛星墮,慨撫華年去已多。
藥鼎茶爐伴短檠,鬢絲禪榻此時情。掩關盡日聽鈴語,支枕中宵對月明。南浦波光傷遠別,西江萍跡感浮生。忽思狐兔乘春發,躍馬中原好放鷹。
赤欄干外桃花雨。飛花已覺春歸去。柳色碧依依。濃陰春晝遲。
海棠紅未破。勻糝胭脂顆。風雨也相饒。應憐粉面嬌。
萬頃煙霞一草亭,開樽醉殺柳條青。停杯試問滄浪水,龍臥寒潭幾日醒。
湖上何來碧浪高,雷轟風猛怒相號。任公不是尋常手,欲下滄溟釣六鰲。
晚霞詩識六宮輧
嘗侍胡天亦可憐
伴得母儀還少主
觸邪數語又南遷
涂碑共說臺官去
局面還憂宰相來
今古幾多興廢事
只緣忠佞是胚胎
禊事初脩樂未涯,晴陽濃淡薄云遮。風光轉入庭前柳,春色隨來席上花。千載風流追曲水,萬人游豫掩長沙。相公今日攜諸吏,那比山公醉習家。
三春樂事揖蘭亭,駐旆名園敞繡扃。酒盞綠深須露白,花梢紅少已多青。賓裾特盛人間會,公袞能忘物外形?;P暫歸詩句里,清風一誦醉還醒。
指上蜃樓幻非幻,
能令四海朝龍王。
自從皈依入缽盂,
水晶宮殿空荒涼。
大青小青龍之子,
謫伏崖下千年藏。
青蒲赤鯉能變化,
滏口一雨神通張。
膜拜至人求法力,
蝘蜓欲脫腥皮囊。
至人慈悲心等夷,
磨頂初入選佛場。
如獅如象俱馴伏,
洪濤不降田廬殃。
我來欲訪尸陀林,
盧師坐處荊榛荒。
惟有此石瞰空洞,
巨鰲撐柱疑媧皇。
苔紋未蝕也常污,
雪花晴積寒無光。
摩挲神晴三嘆息,
潭波鑒我塵容黃。
何時跏趺此崖傍,
會看為霖遍十方,
猙獰頭角歸云堂。
橡楠緣冬氣,郁郁儲群煙。遠風振天羽,征雁皆南還。
一岸隔遙水,入路臨溪田。朝發甘羅城,夕駐清河灣。
偃息秣良馬,束書懸雙鞍。愛此嚴霜辰,高帽發連卷。
輪蹄動不息,佳興引勝緣。綺思托幽素,懷彼《行路》篇。
淮河日已遠,黃河何濺濺。握手石梁側,縱目當遐天。
丈夫安可悲,敬業尚慎旃。子歸拜堂下,堂上方盛年。
酒懷枯死渴不開,江口怒卷濤聲來。
臨東亭前日滟滟,將水添入黃金杯。
江亭主人舊張緒,岸柳留人不能去。
離情搖動十年前,寒綠須眉冷相聚。
飛云履舄我倦游,君尚逸興凌滄洲。
樓圖卷出武夷色,呼吸石髓窮冥搜。
君詩曲折寫清快,縱筆還愁海門隘。
鶴聲一一飛上天,無數江豚下風拜。
驚濤腳底黿鼉奔,拋珠濺玉不敢吞。
狂飆吹落闌干唾,恐有當年舊酒痕。
平生嗜酒不耽酒
不愛深斟愛淺斟
嵇阮詎能知此味
可憐一世只醺沈
柳岸花塘慵獨賞
閑門春盡阻閑游
少年多故心先老
卻被人疑似白頭
勢力交情何足數,廉頗相如自千古。
耳余亦號刎頸交,誓天指日如同胞。耳也兄,余也弟,同死同生不相棄。
一朝座中解將印,刎頸之交不可間。耳封王,余封侯,余雖未殺耳,快意已睹假耳頭。
井陘耳佐淮陰將,成安君斬泜水上,昔日交情今已忘。
吁嗟乎!如耳余者何,廉頗相如今不聞。
孤山之下。雨中正好看花也。待得晴時。杏嫁梅娠綠滿枝。
空囊烏有。三百青銅難貰酒。亟典春衣。莫待東君致政歸。
滿庭欣草木,一雨足郊原。
暮色林梢壓,灘聲枕上喧。
竹床疑水浸,茅屋似春溫。
輾轉過長夜,詩篇手自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