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雨宿樹杞林
滿庭欣草木,一雨足郊原。
暮色林梢壓,灘聲枕上喧。
竹床疑水浸,茅屋似春溫。
輾轉過長夜,詩篇手自翻。
滿庭欣草木,一雨足郊原。
暮色林梢壓,灘聲枕上喧。
竹床疑水浸,茅屋似春溫。
輾轉過長夜,詩篇手自翻。
庭院里的草木因雨而欣喜,一場雨讓郊野充滿生機。暮色從林梢壓將下來,灘水的聲音在枕邊喧鬧。竹床仿佛被水浸濕,茅屋卻如春天般溫暖。翻來覆去度過漫漫長夜,獨自動手翻閱著詩篇。
足:使滿足,此處指雨讓郊野充沛、充滿生機。
壓:形容暮色濃重,如重物般籠罩林梢。
喧:喧鬧,指灘水聲音響亮。
疑:好像,表推測。
似:如同,表類比。
輾轉:翻來覆去,形容難以入睡。
手自翻:自己動手翻閱(詩篇)。
推測為詩人旅途中遇雨,夜宿樹杞林時所作。雨落郊原的自然景象與夜宿茅屋的生活細節,反映了古代文人行旅中對自然與生活的敏銳觀察。
全詩圍繞“遇雨宿林”展開,通過雨潤草木、暮色林梢、灘聲喧枕、竹床茅屋等細節,刻畫雨夜宿居的獨特體驗,既寫自然之趣,也表行旅之情,語言平實而意蘊生動。
千年檐卜四圍開,香里悠然上古臺。三塔遠從煙際出,一帆斜自洱西來。旗亭過雨行人集,梵閣銜杯老衲陪。醉后休談天寶事,夕陽荒驛野猿哀。
軟翠泛迢迢,是絕佳、春江設色圖譜。老我臥煙波,沙堤上、常狎睡鷗拳鷺。拖藍染黛,無端蕩起愁千縷。臨流洄溯,傷一舸難歸,好春虛度。當時送客懷人,慣腸斷西洲,魂滑南浦,逝水促華年,新來恨、更比別情酸楚。桃根渺矣,那堪重喚江頭渡。可憐弱絮。問甚日成萍,隨流飄去。
是孫思邈,嘆前輩仙去,風華微矣。樂石叢銅身后在,知有傳家肖子。劫火吹來,恒河數盡,得漏痕如此。撥灰重看,惹人多少清淚。空嘆初地莊嚴,橋長竺遠,無處尋根蒂。此去勤將遺墨抱,靜對桐嚴山水。揮灑云煙,一家手筆,付與人間世。風流遙想,此才天下能幾。
正月燕京雪,飛花落滿筵。輝輝映旭日,脈脈向春天。苑草寒猶細,宮云晚更鮮。中原有戎馬,何日凱歌旋。冉冉煙城裊,飄飄苑雪過。人稀春夜靜,花劇暮寒多。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柯。陽春有高調,莫惜為子歌。
一塔指朝暾,巍然雉堞存。斷碑留勝跡,殘壘吊忠魂。草長凄風帚,橋連舊日村。傷心遺士卒,猶說向軍門。
芳烈誰憑汗簡尋,淋漓遺韻倍長吟。煙況不假名山色,呵護應深往匠心。廿載銀鉤聯水乳,千秋鐵膽見人琴。清霜漫詫詞壇興,生氣由來字比金。
坐上何郎舊飲仙,別來牢落亦華顛。人生畏友誰能少,太息圭庵不假年!
風惡房櫳燕子歸,雨多山路蕨芽肥。青餈旋搗作寒食,白葛預裁充暑衣。稚子日長供課早,故人官達寄書稀。幽居自喜渾無事,又向湖陰坐釣磯。
勞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勢壓齊之東。下視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氣包鴻濛。幽巖秘洞難具狀,煙霧合沓來千峰。華樓獨收眾山景,一一環立生姿容。上有巨峰最崱力,數載榛莽無人蹤。重厓復嶺行未極,澗壑窈窕來相通。天高日入不聞語,悄然眾籟如秋冬。奇花名藥絕凡境,世人不識疑天工。云是老子曾過此,后有濟北黃石公。至今號作神人宅,憑高結構留仙宮。吾聞東岳泰山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東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絕連虛空。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稱域中。以外島嶼不可計,紛紜出沒多魚龍。八神祠宇在其內,往往棋置生金銅。古言齊國之富臨淄次即墨,何以滿目皆蒿蓬。捕魚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猶見山樵與村童,春日會鼓聲逢逢。此山之高過岱宗,或者其讓云雨功。宣氣生物理則同,旁薄萬古無終窮。何時結屋依長松,嘯歌山椒一老翁。
三十馀年住率庵,庵中無物可相參。有時南北東西去,白話閑嘈恣放憨。
錦城詞客顏如玉,元是名家千里足。嶺海清狂落魄生,相逢宦路傾心目。云霄羽翼總堪憐,煙水浮槎思渺然。漂泊偶同塵外侶,風流爭羨酒中仙。去年并賞燕臺雪,今年共酌桐溪月。身世悠悠任轉蓬,休論蓂莢知時節。只今風日正清和,西望瑤池瑞氣多。竹葉椒花遠相媚,華堂歌舞興如何。雅游亦有清蓮客,意氣平生稱莫逆。南飛一曲奏當筵,寫入丹青照瑤席。庭前玉樹出風塵,天上祥云護大椿。世事滄桑寧足問,但教長醉八千春。
來處緣應異,歸時壽已稀。校讎孫繼子,無限是春暉。數終還是福,道盡更何言。子到康民處,方知鞠育恩。文科名峻歸寧日,卿部官高致養時。罔極是恩誰報得,更緣霜露有馀悲。八十三年婦德成,綵衣歡笑過浮生。含虛臺上尋仙侶,瀨口愁人月自明。
君向南徐去,江山盡入詩。樓高吞海地,船放落潮時。問古懷昭諫,留情見牧之。勝游兼絕唱,他日慰相思。
夜合庭前不生香,凄涼舊事憶蘇程。雨馀樓關殘星照,淚共親朋滿座傾。二老全得營葬畢,諸孤半未婚嫁成。九原若有靈魂在,也鑒吟詩一慟誠。好人為甚命非常,總要憑詩問上蒼。向子靡教償志愿,蘇韶尚待著文章。逍遙侯嶺何時返,照灼蓮燈此夜長。畢竟靈現猶未散,驚儂無夢不悠揚。
江上凝冰約水痕,門前殘雪綴溪云。杖藜獨立梅梢月,成就清寒到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