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
此夜十分月,年時中半秋。
華夷同一照,今古幾多愁。
顥氣橫空白,天光際海浮。
兒時讀書處,桂子落巖幽。
此夜十分月,年時中半秋。
華夷同一照,今古幾多愁。
顥氣橫空白,天光際海浮。
兒時讀書處,桂子落巖幽。
今夜的月亮十分圓滿,正值一年中秋季的中間。無論華夏還是夷狄都被這月光普照,古往今來又有多少憂愁。潔白的浩氣橫在天空,天光在海邊浮動。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桂花落在幽靜的山巖。
年時:當年,這里指當下。中半秋:即中秋。華夷:華夏和夷狄,泛指天下。顥氣:潔白清新之氣。際海:海邊。桂子:桂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中秋之夜,詩人看到明月,引發了對古今、人生的思考,以及對往昔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圍繞中秋月夜展開,借景抒情,表達了今古之愁和對過去的懷念。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朝發濛?江,夕至曹溪口。雨歇石陂平,風微還擊牖。隔樹鵓鳩啼,沙際鸕鶿偶。行行四野寂,明月即朋友。倚岸托清吟,一吟一回首。天地何勞勞,群動總吹垢。儒者復爾忙,褒譏漫相守。豁然證無生,高叫破空有。南來不盡情,濯濯溪邊柳。
告行人,聽少訴。著假求真,也好回頭顧。勘驗行藏休慕故。不合虛無,怎得蓬瀛住。認元初,歸瑩素。勤拭靈臺,勿使塵埃污。心上貪嗔癡盡去。暗里功成,有個真師度。
百花頭上占春開,誰向山中折得來。碧水銅瓶甘作伴,夜深飛夢過瑤臺。
雨歇山晴鶯亂飛,水清沙暖日暉暉。竹籬緣路酒簾出,野樹漲陰梅子肥。千里鄉心隨夢遠,一春樂事與人違。年華過眼慚無補,零落青衫尚未歸。
太梵三天主,虛皇五老尊。尚難窺徼妙,豈復入名言。寶座臨金殿,霞冠照玉軒。萬真朝帝所,飛舄躡云根。
平生不識人間路,萬樹瓊瑤鎖竹關。剛為索詩城市去,杖藜今始出孤山。
君祖是吾師,和君共仰之。蒼黃同履戴,旦夕各參差。故國何時返,遺風每日持。相逢在泉壤,不可是蠻夷。
祗園雙樹不可見,臨濟一株今在茲。昨夜青天指明月,玉盤掛在最高枝。
厭看家園桃李春,踏青行遍四山村。芳菲看盡還歸看,看得園花特地新。
踏月松壇跡已陳,白云一別幾經春。圖成慧聚堂前樹,似向青山憶故人。
陽鳥尚謀食,候蟲猶念衣。口體見驅迫,使我遠別離。歷歷路半千,迢迢江兩涯。悠悠去鄉邑,往往見縶縻。年衰酒況惡,引飲不滿卮。形影相嘅惜,恐為時所悲。弁山非故山,愴然寄幽期。馀生茍木隕,猶及爾東歸。
井花滿注玻瓈綠,一片春澌瑩如玉。晴窗解下十八鬟,三尺青絲漾寒淥。蘭膏洗盡香膩消,滿手綠苔新帶潮。露蟬翅濕飛不起,花霧曉收紅日高。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何處同仙侶,青衣獨在家。暖爐留煮藥,鄰院為煎茶。畫壁燈光暗,幡竿日影斜。殷勤重回首,墻外數枝花。
考校新增八子同,三千文卷集窗櫳。五經搜閱分詩禮,兼判春秋十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