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心禪人
寂寂古山根,閑房竹半分。
野禽聽佛偈,香草入禪薰。
白露滴孤壁,悲風生破墳。
昨來經世業,應已付浮云。
寂寂古山根,閑房竹半分。
野禽聽佛偈,香草入禪薰。
白露滴孤壁,悲風生破墳。
昨來經世業,應已付浮云。
寂靜的古山山腳下,那閑置的房舍被竹林半掩著。野禽靜靜地聆聽著佛偈,香草的氣息融入禪房的薰香中。白露滴落在孤寂的墻壁上,悲涼的風從破敗的墳塋間吹起。昨日所經歷的世間功業,應該已經如浮云般消散了。
禪人:對僧人的尊稱。
山根:山腳。
佛偈:佛經中的唱詞。
禪薰:禪房的薰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經歷了一些世事之后,對塵世的功名利祿感到厭倦,從而向往禪意生活,在拜訪禪人或身處禪境時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塵世的超脫和對禪意生活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營造出濃厚的禪意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禪文化的喜愛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插柳迂疏徑,移花傍小亭。
窗開新草綠,門對遠山青。
說鬼何須強,談奇任不經。
客來但瀟灑,有酒莫言醒。
月照席。不知天上今何夕。今何夕。鵲橋初就,玉繩低側。
暫時不見猶尋覓。那堪更作經年隔。經年隔。許多良夜,怎生閑得。
君家有西園,望我南山巔。觴詠繼曲水,花石希平泉。
長溝流砌下,遠岫列楹前。春風一披拂,百卉為渠妍。
迨茲夏日永,杖履宜盤旋。梅黃已過雨,清潤霽景鮮。
主人雖好事,欲往無由緣。似聞三徑深,日夜長苔錢。
行當載酒過,高情與君宣。飛鴻渺天末,浴鷺來平川。
良辰恐易失,勿待月下弦。前者坐中看,俱是桂堂仙。
酒豪倒金壺,詩健輕華箋。琴弄朱弦古,棋枰寒玉圓。
君才尤中的,霜鶻無空拳。諄復記幽會,舂容看大篇。
春風此地不堪論,
盡日蕭蕭斷客魂。
騾背行行何所見,
茅花千頃一孤村。
予愛秋泉清,況傍巖花滴。魚游日光中,倒見潭上壁。安得無機人,同坐相浣滌。
白術朝露香,紫芝秋霞熟。石上瓊瑤花,采來不盈掬。道人開石門,悠然在深竹。
金門白日開,行人亂如蟻。不得公卿憐,何由取青紫。
本乏入幕才,豈能令公喜。但撫千秋弦,一奏磻溪水。
一月山行未有梅,
曉來戲著小詩催。
謝家墳寺更衣處,
初見墻西半樹開。
一株怪石數莖筠,
明月清風不系身。
石月無痕竹無韻,
寓軒消息與君陳。
眉目云開月靜,
文章豹蔚虎炳。
逢世愛憎怡怡,
五朝公忠炯炯。
薩埵裝嚴已現成,
老僧恰合去游循。
有人問著西來意,
天上無僧地絕塵。
西風瑟瑟吹菰蒲,舟人喚渡白鷺湖。
湖光玻璃一色鋪,湖波活翠明雙矑。
翠波瀲滟新痕纈,波卷葦花白飛雪。
布帆掠波作三折,波影疑是狂龍掣。
沙灘驚起閑鷗眠,鷗飛亂點波心天。
昔時蓮葉何田田,蓮花落盡流寒煙。
寒煙一片碧無縫,風定夕陽紅不動。
漁舟欸乃歌相送,客心恍入江南夢。
雪夜江干月倍清,推篷遙望正三更。
天連玉嶠千山白,水漾金波萬里明。
旅況每依甘露寺,名心遙系石頭城。
沙寒洲冷漁燈滅,倦聽鄰舟摘阮聲。
埽地陰云撥不開,
北風吹落豆楷灰。
相逢父老應相笑,
直待山頭白后來。
贈策修門馬首東,伶俜已忍十年中。谷寒不轉吹鄒律,羽退真遭過宋風。
詩以窮工寧數我,官因名折只思公。相尋粗整輪蹄了,人去長安已覺空。
鏡里霜髭鑷數莖,長貧已分老諸生。敢言豹霧文章隱,肯為牛衣涕淚傾。
吹徹黃鐘君子舌,遺將金錯美人情。此身何事酬知己,名節如山晚或成。
溪翁愛野客,邀賞擷芳園。竹下憩瑤砌,花前開玉樽。
襟懷舒涑水,氣象逼桃源。欲和陽春曲,應慚大雅言。
徑曲花盈塢,池通水繞門。白云簾外岫,綠樹郭邊村。
撫景閒觀化,棲心靜避喧。微臣閒更樂,總荷圣明恩。
性癖甘從猿鳥群,出郊風物謾紛紛。
村前花逐諸溪水,雨后人耕滿壑云。
桂樹幾同騷客賦,松醪遙自野僧分。
共期結屋開青壁,為愛流泉盡歲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