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墳
一月山行未有梅,
曉來戲著小詩催。
謝家墳寺更衣處,
初見墻西半樹開。
一月山行未有梅,
曉來戲著小詩催。
謝家墳寺更衣處,
初見墻西半樹開。
整個一月在山里行走都沒見到梅花,清晨我便戲作小詩來催促它開放。在謝家墳寺換衣服的地方,初次見到墻西半樹梅花綻放。
未有梅:還沒見到梅花。
戲著:戲作,隨意創作。
更衣處:換衣服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一月山間行走時,因久未見到梅花而創作此詩,或許當時詩人心境閑適,對梅花充滿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山中賞梅的經歷,以平實的語言寫出了期待與驚喜,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受,在文學上具有清新自然的特色。
肅肅振飄風,霏霏灑芳澍。遲客向南軒,徘徊眄庭樹。俶裝戒星來,傾羲未云赴。鳥鳴不相求,反已每自顧。我思郁以煩,孰克探其故。遐心邈霄漢,倏晷淹難度。沈憂抱孤景,中結豈外慕。今雨既無成,何由紆雅素。申訊吐清謠,殷勤待良晤。
白日登宸去,三珠幾度花。秦皇無覓處,第見棗如瓜。
我醉闕門外,臥備東藩臣。君從天上來,秀色落青云。留連三日語,多得所未聞。僻陋不自知,喟予久離群。南風吹白沙,六月天晝昏。送行不盡境,引望空復勤。相識何必舊,白頭或如新。有信當寄書,毋遺傾蓋人。
不盡天涯感,相思可若何。兵戈消歲月,朋舊遁山河。名士鄉關重,奇才幕府多。皖江江上路,回首一悲歌。我亦牽離緒,披圖憶舊游。浮云千里夢,流水半生愁。落落文章契,茫茫湖海秋。得君差慰藉,客路更何求。
垂老頻生女,呱呱亦寢床。妻邊三織素,妾處一平陽。但使桃花灼,何須柳絮香。先人留姆訓,一一與珠娘。弱女多逾好,陶公亦慰情。艱難孩抱物,斷續笑啼聲。漸漸吾衰老,遲遲汝長成。無窮婚嫁日,貧絕累難輕。歲歲生兒女,今冬復惠芳。雙雙初設帨,一一始扶床。賣犬知他日,乘鸞定故鄉。無令悲遠嫁,骨肉日相望。
無馬可租沖曉去,有筇堪策趁晴行。初程便是蕭山縣,噴火榴花兩岸明。
六月八日暑氣微,終宵積雨到斜暉。老天翻覆亦如此,舉世炎涼何所譏。但愿群生隨意足,休嗟萬事轉頭非。年時誰種城東柳,早見青青向十圍。
天然元不作,清水出芙蓉。自挹瀛洲秀,因思太華峰。神清天所降,根凈地攸鐘。若就觀蓮賦,名書必蔡邕。
新荷吐芬葩,庭階何裊裊。芳華忽在茲,托根亦不惡。的皪鮫珠碎復圓,輕盈翠蓋欹還弱。云是太華玉井來,一朵雨朵相當開。主人散帙遙憐汝,巡檐索酒屢徘徊。湖上采蓮蘭作楫,種得纖柯才幾葉。紅英照日故亭亭,綠莖著水長帖帖。英紅莖綠自菁蔥,把酒相看意不窮。疏影偏翻當砌月,輕香時引隔簾風。與君容與長如此,濯淖污泥真不滓。忽對故人思故鄉,羅浮玉女郁相望,白蓮池上競芬芳?;ㄌ度~嶼年年在,披為裯兮緝為裳。
比來緇侶頗言文,局促啁啾寧足論。私地蛙鳴徒聒耳,長沙國小僅回身。
十年扶醉金門路,秋風又吹萍梗。絳蠟圍尊,銀衿貯月,重話舊游清俊。筵前漫省,看零落何戡,半凋青鬢。怕說更深,畫簾斜墮桂花影。江南燕歸未準,天涯芳草遠,誰寄愁信。瘦賦傭金,清歌換米,同是隨人消損。商量舊飲,待種樹招鶯,借他清蔭。只恐年年,露寒鴉占穩。
聯娟雙璧照書奩,持似南豐更不廉。副墨倘從君乞與,雙垞公案一重添。
青蘿翠竹鎖禪關,門對松林第一灣。白發老禪應有道,等閒隨客過前山。
有龍矯矯,遭天譴怒。卷逃鱗甲,來遁于下。志愿不得,與蛇同伍。龍蛇俱行,周遍山野。龍遭饑餓,蛇割腓股。龍得升天,安厥房產。蛇獨抑摧,沈滯泥土。仰天怨望,惆悵悲苦。非樂龍伍,怪不盼顧。
突兀南山萬仞青,饜觀山頂白云生。今朝訪道五峰去,卻向白云生處行。煙樹云生若有無,行輿咿軋路盤紆。小風弄雨晴還落,身在龍眠水墨圖。一隨俗駕走紅塵,松竹生愁鶴怨人。杯渡老師相悉否,野僧心地宰官身。夢覺篝燈曀曀明,碧雞啼罷欲三更。定知山雨陣頭惡,但怪瀑聲雷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