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九
一句絕離微,渾侖無縫罅。
善財七日尋覓不得,趙州五年分疎不下。
靈山今日,快便難逢,為通一線。
六月賣松風,人間恐無價。
一句絕離微,渾侖無縫罅。
善財七日尋覓不得,趙州五年分疎不下。
靈山今日,快便難逢,為通一線。
六月賣松風,人間恐無價。
一句話超脫了細微的分別,渾然一體沒有縫隙。善財童子尋覓七天也找不到它的蹤跡,趙州禪師五年也分析不清它的道理。在靈山的今日,這樣便捷的機緣很難遇到,我為大家打通這一線。就像六月里賣松間清風,在人間恐怕是無價之寶。
絕離微:超脫細微的分別。
渾侖:渾然一體。無縫罅:沒有縫隙。
善財:佛教菩薩名,曾參訪多位善知識。
趙州:指趙州從諗禪師,禪宗高僧。分疎:分析、說明。
靈山:佛教圣地,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說法。
快便:便捷、機緣。
六月賣松風:六月炎熱,松間清風難得。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中表達佛法義理。作者創作此詩時,應是有感于佛法的深奧難測,以及修行者在探尋佛法過程中的艱難,同時也強調了遇到能通達佛法機緣的難得。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佛教修行、講法的氛圍中產生。
這首偈頌主旨是闡述佛法的高深和難以把握,突出了修行者探尋佛法的不易以及遇到佛法機緣的珍貴。它以獨特的禪意和形象的表達,在佛教文學中具有一定價值,有助于修行者領悟佛法。
一別情無限,愁心寄晚風。
羨君佳句好,白云和難工。
風雨平生七十年,關河萬里沐云煙。
天山絕頂捫星斗,大漠孤城識漢箋。
已過昆侖驚白玉,將登蔥嶺嘆冰天。
天涯浪跡無窮意,更上冰川續后篇。
午橋雨過杜鵑啼,歸客扁舟發宛溪。
下瀨薰風吹去棹,到家綠樹遍長堤。
伯兄稚子經年別,畫舸名園幾處題。
難忘敬亭山下路,清秋遲爾共扶藜。
掃盡巢痕舊燕鶯,滿天霜氣曉來清。平添夜月三分色,略減秋霖幾陣聲。蔭暍竟違平日志,歸根頗動暮年情。頹唐不學飛蓬樣,懶逐長風到處行。
落木蕭蕭景最佳,今年游屐欠安排。亂山荒徑難尋路,古樹斜陽易感懷。敝帚千金聊坐擁,斷琴三尺已深埋。此生不作南柯蟻,休問榮枯到大槐。
匆匆節序九秋臨,無復花陰與柳陰。寒士衣裳未裁剪,美人詩句久銷沈。驚沙滾滾流難塞,伏莽重重跡轉深。莫向亭皋頻極目,蕭條千里總傷心。
秋風不設護花鈴,任撲云亭又水亭。辟荔墻垣猶有剩,梧桐院落最先聽。爛紅乾翠都堪惜,轉綠回黃不暫停。我亦人間一蒲柳,敢同松柏斗遐齡。
英雄末路嘆蹉跎,何況儒寒拍手歌。
蛙井眼中天自大,鼠河腹里水無多。
發須漸覺絲相似,肝膽誰將劍與磨。
千首新詩百壺酒,醉翁騷客奈愁何。
客許真無定。乍重逢、勞勞亭下,片帆思逞。且盡臨分杯中物,小住長干煙艇。猛記得、春深三徑。朱沈風流雙點筆,井桐花、嫩拂斜陽暝。吟別曲,又秋冷。
平戎上策今誰并。看書生、援袍草檄,笑談俄頃。潭影閒云西山暮,不淺登樓清興。更遠渡、章江如鏡。懊惱澤家南禽語,想聽殘、瘴雨船窗憑。盼消息,早梅贈。
面槁發鬅鬙,衰殘百不能。
夜房侵戶月,晨硯滿池冰。
藥債多于酒,蔬餐薄過僧。
年深拄杖折,自斫澗邊藤。
行路難如此,山程信宿留。尚馀莊舄詠,再上仲宣樓。旅況真無賴,鄉心不自由。望中分楚粵,云外憶芳洲。
幾日秋將盡,山中葉亂飛。凄涼時物改,漂泊旅心違。王事應難緩,他鄉孰可依。故人猶在遠,云樹轉霏微。
計程殊不定,鳥道未全過。目斷來鴻少,心驚叱馭多。夢隨鄉思渺,寒奈客衣何。咫尺川原隔,中流想棹歌。
身去寥寥無朕跡,
此時誰會真消息。
黃金靈骨今尚存,
指示世人人不識。
柳青青。酒清清。雨腳涔涔憶渭城。一尊和淚傾。
山青青。水清清。水闊山重不計程。愁堆長短亭。
神武開天萬世功,真人駕馭必英雄。
家臣袞繡來姬旦,降表書辭得竇融。
電掃黃巾滄海畔,星馳金甲玉關東。
歸心豈假驅除力,云氣飛揚滿沛豐。
石門定與玉京連,
曾著方壺不老仙。
猶有當年丹灶在,
空巖寂寂鎖寒煙。
飛絮時光,熟梅天氣,片帆又到揚州。繞荒城十里,尚似舊淮流。
過多少、尋常巷陌,銜泥飛燕,何處勾留。望紅樓人語,沉沉深押簾鉤。
杜郎老去,有何人、能訴清愁。喜學語雛鶯,新聲百舌,不解含羞。
好向綠陰深處,西風動、怕報涼秋。已酴醾開到,行人休憶春游。
江邊欄檻竹中齋,緣我頻能掃又開。
茅屋蒼苔喚歸去,來禽青李待書來。
馬甘薦秣自投鞿,巧彈何曾射倦飛。
風急正看蛛去網,雨酣還見蟻爭圍。
不依本分去擔柴,
負石黃梅驗作家。
半夜三更設分曉,
和糠舂出古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