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卿有詩次韻 其三
別無穴隙可鉆窺,常恐冥行踐駭機。
恰則賜環煩內引,俄然只履已西歸。
都忘紫禁煙花繞,絕喜青山筍蕨肥。
應被水村翁冷笑,爭墩未了又爭磯。
別無穴隙可鉆窺,常恐冥行踐駭機。
恰則賜環煩內引,俄然只履已西歸。
都忘紫禁煙花繞,絕喜青山筍蕨肥。
應被水村翁冷笑,爭墩未了又爭磯。
沒有別的空子可鉆營窺探,常常害怕在黑暗中行走踏上危險機關。剛得到被召回朝廷的機會還承蒙內廷引見,轉眼間卻已像達摩只履西歸一樣辭官歸隱。早已忘卻了皇宮周圍繁花似錦的景象,十分欣喜于青山中筍蕨的肥美。應該會被水村翁嘲笑吧,爭官位還沒結束又開始爭歸隱之地。
穴隙:縫隙,這里指鉆營的機會。
冥行:在黑暗中行走。駭機:危險的機關。
賜環:古時放逐之臣,遇赦召還稱作賜環。內引:內廷引見。
只履西歸:傳說達摩祖師圓寂后,魏使宋云在蔥嶺遇見他,祖師只履西歸。這里指辭官歸隱。
紫禁:指皇宮。
筍蕨:竹筍和蕨菜。
爭墩:東晉王導和周顗爭著坐胡床(一種可折疊的輕便坐具),此處借指爭官位。爭磯:指爭歸隱之地。
這首詩是詩人退休時所作。當時官場可能存在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利益爭斗,詩人或許在其中感到疲憊和危險,所以選擇辭官歸隱。在友人載酒祝賀其退休時,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的厭棄和對歸隱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通過鮮明的對比和巧妙用典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官場和歸隱的態度。
薄宦歸來卜數椽,慳囊倍費買山錢。
地幽不減林泉盛,天闊渾疑風月偏。
事與心違方問舍,客將老至合歸田。
平生豪氣今如此,百尺樓高空自憐。
東漢之光武,高皇九世孫。
誅莽中興后,依前十二傳。
明章稱顯肅,乃及和殤安。
順賢沖與質,桓靈極不君。
終當孝獻帝,漢室遂三分。
獨醒眾所忌,尸素心懷慚。
既有不堪七,豈止宜休三。
再刖皆自取,百謫其猶甘。
歸歟一邱壑,卜筑蘭陵南。
入事其親,愉色融融。
出事其君,惟命之從。
威儀抑抑,曷不肅雍。
有而弗恃,是之謂恭。
聯篇杰作大音稀,云朶低垂向巧枝。
鈍學久嗟人去速,癡腸一任句來遲。
斷無錦向詩中織,但有春從筆底滋。
盡日齋宮云聚散,不知步武是誰移。
天造慈湖迥出塵,無冬無夏只長春。
四山桃李圍新錦,一邑風光讓絕倫。
澗水簷旁談妙理,山禽柳外說天真。
杏壇無限難傳意,付與憑欄寓目人。
簾垂不覺夜窗明,清曉從容始下平。
推戶忽驚瓊作地,登樓笑指玉為京。
暫停枰上猶賢弈,來作弦間太古聲。
甚念衣單塵甑者,毋令彼此有虧成。
刺史官已尊,郴左郡尤古。
太常墨莊家,帝命分竹五。
扶搖負勁翮,巨浸落雙櫓。
誰能極所至,千里看舉武。
紛紛轓兩朱,局局印一組。
世無元道州,萬物氣不吐。
一種銀潢秀,清名仰太虛。
甲科嘗擢第,午夜尚觀書。
已覺身非我,那堪丞負余。
斯人無復見,掩涕一欷歔。
東家十畝橘,治蠹苛于獄。
課童事剔決,生意長不足。
不如西家農,末麥土已熟。
一朝種子落,坐見天地綠。
湍水龍潭古跡遺,不因老叟有誰知。
鄉人禱雨無靈日,云魃常羊尚在時。
說與縣家誠且信,去從潭所宿為期。
囘頭甘澤蘇枯槁,插種工夫未是遲。
世間顛倒事,一切自酒出。
醒時清明心,醉后不可覓。
醉時顛倒苗,或發醒時實。
酒能醉人形,不能醉人心。
心儻有主宰,萬變不可淫。
大禹惡旨酒,拜善功最深。
久留瘴嶺苦思歸,安得身如越鳥飛。
老去宦情真是薄,年來樂事覺全稀。
衰顏得酒還如少,病骨添衣卻似肥。
只為莼鱸動歸思,非關勇退早知幾。
中堂此景亦不惡,疊嶂窮林張翠幄。
有時云氣間出沒,誰能繪畫得此樂。
詩人如麻筆如椽,擬待索紙莫莫莫。
孔子明目尚不見,枉費精神去摸索。
向來小宗伯,日侍太夫人。
地占梁溪勝,風流峴首春。
版輿隨處樂,彩服逐時新。
欻斷萱堂夢,居然跡已陳。